<p class="ql-block"> 2024年11月29日到12月1日,应抚顺党史学会会长、企业家、抚顺建联医药公司老总杜玉祥的邀请,民族英雄杨靖宇(本名马尚德)的孙子马继志来到他祖父生前生活战斗过的地方,新宾响水河子乡东腰堡村来看望这里的父老乡亲,并为大家上特殊的党课,介绍家世及祖父的生平。在陪同马继志老师,参与活动的过程中我感慨万千,对于马继志老师到新宾,抚顺的活动,我们应该有怎样的感想和认识呢。我想应该有这样几个问题需要我们去解答。杨靖宇的历史地位及东北抗联精神对国家、民族的意义和价值,对于今天新宾,抚顺有怎样的历史价值?对于杨靖宇后人我们应该怀有怎样的认识和敬意?杨靖宇及东北抗联精神对于青少年的成长有怎样的价值和意义?</p> <p class="ql-block"> 杨靖宇(1905年2月13日-1940年2月23日),原姓马,名尚德,又名顺清,字骥生,河南省确山县李湾村(今属驻马店市驿城区)人,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著名抗日民族英雄,鄂豫皖苏区及其红军的创始人之一,东北抗日联军创建者和领导者之一 。关于杨靖宇的历史地位,党内有这样的记载。1934年1月,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在瑞金召开,杨靖宇名列苏维埃中央执行委员会委员。1937年12月,杨靖宇被党中央指定为七大准备委员会委员。杨靖宇是唯一在抗战期间被党中央文件点名表彰的东北抗联领导人(1938年11月5日,党中央六届六中全会“致东北抗日联军的致敬电”)。唯一与毛泽东、朱德并列当选为东方各民族反法西斯大会名誉主席团委员的中共党员。新中国成立以来,唯一享有朱德题词“人民英雄”殊荣的我军高级将领。新中国成立以来唯一享有政治局委员和元帅规格葬仪的革命先烈。新中国成立以来,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朱德分别敬献花圈的唯一先烈。对新中国成立有突出贡献的100位英模之一。杨靖宇精神是东北抗联精神的高度浓缩和具体体现,是对东北抗联精神的升华,杰出代表和超越,是民族脊梁、民族精神的巅峰,具有超越时空的永恒价值。</p> <p class="ql-block"> 在这里我们不去赘述抗联一军一师、三师在抚顺地区的活动及丰功伟绩,单就杨靖宇将军亲自领导的在新宾、抚顺一带的抗日活动做一下介绍。</p><p class="ql-block"> 1933年11月下旬,杨靖宇亲自率领独立师政治保安连,抵达辽东山区清原县和兴京县湾甸子一带活动。</p><p class="ql-block"> 1934年2月,杨靖宇率部经岗山到达桓仁仙人洞小冰沟子,考察老秃顶子一带的地理环境,准备在这里建立抗日游击根据地。东北人民革命军挺进到“黑坑大地”,即新宾满族自治县大四平镇小四平村东1公里,在草帽顶大山延伸西地北坡建立游击根据地。1935年8月建立了辽宁大地上第一个民主联合政府。1936年7月到1937年5月,中共南满省委机关各科室、组织部、宣传部、青年部、地方工作部及编辑部驻扎此地办公,杨靖宇、李东光负责南满省委的工作,魏拯民负责东满。</p> <p class="ql-block"> 1934年3月,杨靖宇率领部队到新宾红庙子、哈塘沟、碗铺等地,原汪清门小学教员刘本福接受红军部署的任务,到岗山一带联络义勇军和山林队。杨靖宇春天率部进入桓兴边界。5月10日,杨靖宇率部攻打东昌台伪警察署。6月28日,杨靖宇组织桓兴境内碗铺、响水河子、四方台、海清伙络等四个反日救国会。1934年夏,杨靖宇在兴京碗铺建立第一支农民自卫队。1934年7月2日,杨靖宇所在部队及抗日义勇军苏子余部共同进攻兴京县城,在辽吉一带引起很大震动。同年夏天,杨靖宇率部在新宾开展游击活动,攻入大四平村,赶走了伪自卫团,火烧伪警察局和为保长刘德安的房子。1934年秋,杨靖宇在兴京西河掌,接见了地方政权大四平村政治委员的干部和西河掌大小四平一带的地方工作人员。</p><p class="ql-block"> 1935年3月,杨靖宇在兴京红庙子谷场沟里召集几十名山林队首领会议。5月5日,杨靖宇率第一军军部和一师师部攻占兴京县城东部的东昌台,击伤为警察署长,俘虏警察数名,缴获大小枪支30余支。8月22日,领导了著名的清原南山城黑石头伏击战。1935年8月,抗联一师于岗山二道沟与日本守备队激战,一师师长韩浩殉国。9月,岔路子党支部成立。10月,红庙子党支部建立。10月份,响水河的惨案发生日军枪杀70余人。本月一师三团长侯振芳、自卫队长张鸿举率部80余人分两路进攻平顶山镇。</p><p class="ql-block"> 1937年1月14日,日军于下湾子村屠杀百姓20余人。1月28日,日伪军清剿红庙子村,逮捕村民500余人,押至县城杀害300余人1937年7月16日,杨靖宇率领军部直属150人从桓仁向北挺进,经永陵黄寺七、八道沟与敌遭遇激战。与此同时作为献礼,抗联三师在清原发动了著名的“七道河伏击战”。9月13日,杨靖宇指挥部队约300人,分别攻击兴京县第五区马架子和小堡两个集团部落。10月中旬,在清原莫日红山、筐子沟一带休整一段时间后,又返回兴京。</p> <p class="ql-block"> 马继志还重点谈到马家的三位母亲。1910年杨靖宇五岁,父亲马锡龄病故,杨靖宇是在母亲的教育下长大,其子马从云出生后的两年,即1928年3月23日女儿出生5天后,杨靖宇辞家远行。杨靖宇闹革命被敌人通缉时,母亲张君和妻子郭莲为了不牵连其他亲属,只好带着一双儿女逃去外地流亡讨饭。1938年,想儿哭瞎了双眼的张君被敌人抓去毒打,她回来不久就辞世了。郭莲被抓后遭毒打,被扔进粪坑,差点淹死,被乡亲救上来后,伤口生了蛆,也没钱医治,1944年9月13日,就在抗日战争即将胜利的前夕,郭莲病逝。1964年,在马继志仅四周岁时,年仅37岁的马从云积劳成疾辞世,马继志的母亲方秀云在马从云去世后,艰难地拉扯大了三个儿子、两个女儿,她以身作则,把“严要求、重责任、懂知足”家风家训传承给马家后人,用实际行动践行英雄精神。马家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信条:祖父是我们的骄傲,但绝不是我们可以依赖的资本!只有不慕浮华、坚定操守、尽职尽责,才是我们作为将军后人应尽的本分。</p> <p class="ql-block"> 抚顺市党史学会聘请马继志为特约顾问并颁发了聘书,马继志愉快地接受聘请。江山留胜迹,我辈复登临。讲座活动结束后,与会者和马继志一起踏雪进山,重走抗联路,寻访1960年被确定的抗联密营。报告中马继志谈到家中三位母亲的事迹时会场外面是飘着雪花,他上完党课之后却是艳阳高照,晴空万里。特别是岗山的景观是今年的二十五、六日,先下雨后下雪凝固,银装玉砌,气温恒定,冰清玉洁的状态,我理解这是英雄战斗过的山河、大自然等待和迎候英雄后人最尊贵的礼仪。</p> <p class="ql-block"> 十冬腊月天,松柏枝叶鲜,英雄杨靖宇,长留在人间。行军,打仗,打仗,行军,这就是光阴。密林,风雪,风雪,密林,这就是青春。光阴似水,青春不再,不老的是那颗心。今天你还在讲,讲述杨靖宇将军,又好像回到当年,跟将军出发,那个战马嘶鸣的早晨。</p> <p class="ql-block"> 大坎子抗联密营遗址,位于响水河子乡东腰堡村大坎子组新宾岗山林场原场部所在地东北2000米的岗山四道阳岔沟里北坡,东西两处房基址和一个小碾盘仅存。根据市县文物普查小组于1960年分别在春、秋两季的普查了解,1960年10月28日,新宾县组织的文物普查,记录者有裴文沛、张德玉、王运至、马德仁访问过当年的红军战士、红军被服厂的后勤人员、交通联络员以及地方办事员等。抗联战士徐长武(新宾旺清门公社双砬子大队豹子洞生产小队)、交通员叫徐少(绍)春(旺清门公社腰铺生产队大坎子生产小队,杨靖宇曾给老交通员徐少春一根拐杖)、办事员陈展奎回忆(当时与群众接触的还有军需部的胡部长,第一师的韩师长,红军服装是灰色的,配有肩章,抗联军的帽子有红五星),大坎子建有密营,杨靖宇来新宾在岗山住过多次,住在大坎子山一带的戗子里(普查时所见到的那个大戗子遗址,只剩一个7×8.5米的土坑),在老秃顶子的二层顶子上,头道沟的三层现在也有房子和医院的遗址,有些遗物1957年被中央拿去。这是杨靖宇将军留给我们的宝贵的历史文化资源和精神财富。抗联文化在治国理政、社会文明和人类进步的坐标体系中,具有鲜明的历史感和时代感,对于当今时代的治国理政的功能和价值是不可替代的,是最有份量和最有价值的光芒。对于杨靖宇和东北抗联的事迹我们响应习近平总书记在视察东北座谈会上的讲话精神“要把东北抗联的事迹挖掘好,研究好,宣传好”,同时将以杨靖宇精神为代表的东北抗联精神作为立市、兴市之魂,推动城市教育、旅游、经济、文化的发展和建设。</p> <p class="ql-block"> 关于马继志,马继志曾在河南某部服役,在对越自卫反击战之中,被子弹击中腰部,马继志光荣负伤,立三等功,服役期满后,回到郑州铁路局,成了一名火车司机,坚守岗位34年,直到退休。他退休后的身份是:吉林省中国共产党党史和文献研究会名誉会长、吉林杨靖宇干部学院客座教授、辽宁雷锋干部学院客座教授、辽宁省科技学院东北抗联研究中心特约专家、吉林大学东北抗联研究中心兼职研究员、吉林省东北抗联研究会名誉会长。杨靖宇将军的曾孙马铖明受到抗联精神的感召,大学毕业后放弃薪资优渥的大企业,回到太爷爷牺牲的地方从事基层工作。</p> <p class="ql-block"> 英雄主义的教育在青少年自身的发展中起的重要的导向、动力和保障作用,对他们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具有引导作用,更维系着其一生的发展,而且关乎整个国家的面貌和社会的发展进程。杨靖宇将军作为伟大的民族英雄,所经历的磨难、艰难、困苦,体现出坚定的意志,信仰,情操,业绩可以说超越历史上的任何一位民族英雄,在青少年心中一定会具有“乳鸭印刻”的效果。所以作为将军的后人马继志、马继民先生到新宾、清原为青少年讲英雄的故事,和英雄的后人会面,光荣与激励,足以影响他们一生。</p> <p class="ql-block"> 寒风雕刻时光,岁月斑驳,时光留痕。</p><p class="ql-block"> 1958年2月23日,大雪飘飘,杨靖宇的唯一的儿子马从云和儿媳方秀云来到吉林,父子一别多年,相见时只是隔着玻璃瞻仰用福尔马林浸泡五六年的头颅,他们跪在地上磕头,行孝子礼。生离死别,谁能承受这样的国仇家恨、历史之殇,那是怎样的父子相见。12月1日马继志再次来到祖父领导工运,战斗过的抚顺煤矿的故地——抚顺煤矿博物馆,目光触及时光的斑驳,历史的沧桑,内心怎能不会风起云涌?情感怎能不会再次雪崩!心中一定有万水千山,波澜壮阔。</p> <p class="ql-block"> 马继志老师在讲座开始时,他十分激动地说:来到了这里我有种回家的感觉,毕竟这里是我爷爷曾经工作过、战斗过的地方。对于常人来说,回家是因为那有你思念的人,投奔那一份温暖,或是有你刻骨铭心的记忆。杨靖宇早期在河南省确山县参加革命,年仅二十三岁就远走他乡。离家的时候他对妻子说:我可能三五年都不会回来,这家就交给你了。当时他的儿子才两岁,女儿才出生五天,妻子让给孩子起个名字。他给起了个"躲",不是花朵的朵,而是躲避的躲,那时候他已预料到自己投身革命会牵连到家人。果不其然,他的家庭先后三次遭到查抄洗劫。从此以后,家对于杨靖宇及其子孙却有了另一番的含义。他战斗在哪儿?他为哪儿战斗?哪儿就是他的家。我想对于现在的马继志,也依然如此。如今马继志老师来到了抚顺新宾县响水河子乡,这里有其祖父杨靖宇生活战斗过的足迹,有父老乡亲们对杨靖宇血脉相承的情感、故事、敬仰的传承,还有他们温暖的笑脸和双臂,有祖父的精神信仰如岗山一样令人高山仰止,这是我理解的马继志回家的含义。岗山张开了怀抱,响水河激荡流淌着思念,新宾县政协、响水河子乡领导,特别是热情的父老乡亲,向当年迎接他爷爷一样,迎接他的到来,迎接亲人。还有活动的组织者、联络人杜玉祥的作为,对这片土地、对家乡的热爱,一定会感染感动马老师。我今天用杜玉祥先生充满深情的诗句来结语,来说明这次活动的动因和操作情况。“闲来看岗山地图,像悬崖上的佛手,他是如来掌,这么多年,我一直没有走出他的掌心”;“没有走远的朝代,没有走远的雪,还有我和岩柏没有走出一座山的博大精深”;“故乡,我是你游走的庄稼,秋天到了,颗粒都会归仓”。</p><p class="ql-block"> 2024.12.7</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