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安永和:吉州窑

知青教授踏歌行

2024.11.21,下午,井冈山大学廖教授开车带我们看了吉州窑——位于吉安市青原区永和镇。<div><br><div>吉州窑,早就得闻大名,并买过碗底有一片树叶的代表性的黑色釉面的开口碗。但,原计划并没有游览的意思。不知道还是个著名的景点。其著名情况,正如上面标示牌中之介绍。</div></div> 廖教授电话了宣传部的学生。学生又联系了景点负责人。然后,负责人给我们安排了导游小马。她根据我们的时间,有选择性地带我们游览,并作了简约介绍。<div><br></div><div>其实,她的安排和介绍是相当专业的。最后一处:江边码头,廖本说不用看,不去。但我一听来了兴趣,提出要去看看。最后发现真值得一看:否则,不知道吉州窑就在赣江边。怪不得正是凭借于如此方便的航运,才使的商贾如云,物行天下。当然,这是后话。</div><div><br></div> 这就是经典的吉州窑图案—— 这次知道了,古代的庐陵,就是指现在的吉安县。 这个全景图,小马介绍得绘形绘色,非常有趣。<div>我只记得廖说的其中的72条花街。</div> 它3个大的功能区,不记得了。<div>不过,这个图,显示了赣江与吉州窑的关系。</div><div>看沙盘印象不深,实地一走,印象就相当深刻了。</div> 庐陵文化,在中国古代是相当有名的。这个表,能说明一些问题。 先有吉州窑,后有景德瓷,这次算是听明白了。<div><br><div>而且,吉州窑的衰落,与文天祥似乎不无关联:他率领三千窑工抗元去了。</div></div> 这件展品,其貌不扬,却是“镇馆之宝”。 这次赣南-闽西之行,博物馆、展览馆、纪念馆、陈列馆,看了不少。当然,主要是红色景点、景观。因此,所见过的如此设计者,第一家。也可以说是唯一一家。古雅、大气、端庄、简约,且不乏历史的纵深感、厚重感,融现代风格与古代风格于一体,令人印象非常深刻。 这尊佛像,据说是本觉寺塔塔顶上发现并移位于此的。<div>本觉寺塔,我们后来见到了。</div> 看了最精华的部分,出来继续行走、观赏。 这种瓦片搭成的塔,我小时候见过,叫“瓦子塔”。是中秋还是什么节日,在里面烧上火,不断添柴泼油,火焰随着敞开的顶部直往上窜,火星则随着瓦片的空隙四处飞溅,非常壮观。<div><br></div><div>当然,小时候见过的,没有这么大,这么专业化。</div> 这个“瓦子塔”比前面的小,但比我小时候所见过的,还是要大得多。 这是古代吉州窑模型。 龙窑的两边,有许多孔。烧制时,也是添置柴火的进口。 这是出窑口。 晾晒制品的地方,有水,据说是增加湿度,以免开裂。 这是正在点火的实验性烧制。 据说,这是苏轼和王庭坚在饮茶对弈。 这就是本觉寺塔—— 这是著名的吉州窑的出土遗址—— 最后一站,导游小马带我们坐上游览车,到赣江大堤的码头走了一趟—— 这就是当年的渡口—— 码头对岸,是华能集团的火力发电厂。 重新坐上观光车,打道回府。<div><br><div>晚上,还得继续工作完成任务呢!</div></div><div>然后,22号,便自驾回南昌了。</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