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八三年以前,镇安小城是一个二龙戏珠围成的小盆地。宏华山和秀萍山环抱着小城,从云镇小磨岭由西向南流的县河和从柞水由东北向南流的乾祐河分别顺着宏华山和秀萍山的山脚在县河汇合,在向南方流入旬河。沿河有一条柏油路,链接着小城通向外面的世界。我家就在这个小城的最中心(现在不是了)奶奶经常给我们讲,先有刘家院后有镇安县。大舅在弥留之际,几乎忘记了所有,看见妈妈吵着要让姐姐带他去刘家中院,那就是四五十年代繁华市井了。</p><p class="ql-block"> 七,八十年代到过镇安小城的人,不知道政府在哪里,一定记得我家门前的那口井。</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改革开放前,镇安小城就一条主街,从东关到西关,外加一个后街,全程走完就十几分钟的路程。我家门前的那口井,常年流动着清澈的泉水,冬暖夏凉。这口井孕育着东关人。我们渴了,跑回家拿个瓢或者碗,直接在井里舀一瓢水,咕咚咕咚,甜丝丝清凉入口入喉入心入肺,燥热和汗水随着一口清凉散去。冬天,井口冒着热气,暖暖的,我们渴了跑回家拿个瓢或者碗,直接在井里舀一瓢水,咕嘟咕嘟微微热正好暖暖寒风中的饥渴自己。</p><p class="ql-block"> 在井边洗菜,洗衣服时,路人口渴了,看见清澈的水,也会讨一瓢水解解渴,喝完不自觉的称赞好甜。</p><p class="ql-block"> 夏天,爸爸买回西瓜,我们就打一桶水把西瓜泡在水里,就吃到了冰镇西瓜。冬天,和妈妈一起拿着盆在井边洗衣服,暖暖的泉水让洗衣服变成了一件快乐的事情。</p> <p class="ql-block"> 后来,和朋友一起聊天,都会说起我家门口的那口井。可惜在九零年,为了城镇的发展,新城镇城市化建设,拓宽县城。把宏华山劈开,将青槐村西菜园绕宏华山的河道引直,河水走了新修的水道,家门口的那口井也失去了水源,渐渐干涸,偶尔存一低水,失去灵性的水源的井水,很快发出阵阵难闻的气味,不知何时井被填埋。</p><p class="ql-block"> 从此,东关家门口的那口井就成了儿时的一摸记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