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1月27日到28日,我和姐姐陪同89岁的老妈,自驾前往建德和淳安,饱览了千岛湖斑斓绚烂的秋色。 <p class="ql-block">我们从杭州出发,走长深高速,首先来到建德博物馆。</p> <p class="ql-block">建德博物馆于2020年9月建成开放,有四个常设展厅和一个临时展厅。</p> 博物馆的中庭大厅。 大厅墙上的巨幅立体壁画展现了宋代建德严州古城(今梅城)三江口的历史风貌。 一层的《建德历史与文化陈列》是全馆的重头戏。先秦时期建德是古越属地,秦代纳入大一统国家版图。这是建德寿昌镇出土的东汉荷叶盖陶甑。 三国时期,吴郡人孙韶因军功卓著,被孙权封为“建德侯”,意为“建功立德”。东吴黄武四年(225年)析富春县置建德县,这是建德立县之始,至今已1800年。 <p class="ql-block">建德大慈岩悬空寺与山西恒山悬空寺有异曲同工之妙,被称为江南悬空寺。</p> 1959年,建德建成我国第一座自主设计施工的大型水电站新安江水电站,这是水电站大坝的大型模型。 接着我们来到二层的《建德非物质文化遗产展厅》,印象最深的陈列是模仿梅城特产青虾外形制作的严州虾灯,两人舞动的“大青虾”足有五六米长。 二层临展厅还有一个《江南绣品专题展》,印象较深的展品是各式虎头帽和三寸金莲。 看完出馆,我们走到馆后的新安江绿道,从这里向西可以眺望白沙大桥,夏季的清晨在此可看到“白沙奇雾”。 在江边回望,只见一字排开的A、B、C、D四座建筑由巨大的“飘带”连接起来,A、B两座为“最美江畔图书馆”建德图书馆,C座为建德博物馆,D座为妇女儿童活动中心和青少年活动中心。 <p class="ql-block">下午来到淳安博物馆。该博物馆2018年5月正式开馆,有三个常设展厅和一个临时展厅。</p> 博物馆一层中央圆形的序厅屋顶是由30万片贝壳组成的贝壳灯,代表30万新安江水库移民。序厅墙壁上写着历朝历代淳安的不同名称,湖蓝色的地面上则是一组非常有设计感的银色座椅,象征着千岛湖上的岛屿。 1988年在淳安出土的方腊起义刻石是镇馆之宝,上面刻着的11行铭文详细记载了方腊起义和被俘的时间、地点,为淳安目前唯一的国家一级文物。 明代的海瑞是淳安建县以来最著名的知县,在任职四年间,屡平冤假错案,打击贪官污吏。 <p class="ql-block">千岛湖形成前,淳安县境内有众多的宗祠、牌坊。上图中间的地图显示现存宗祠、牌坊、古塔等古建筑较多的村镇。</p> 博物馆三层是移民厅,主题为“国家特别行动:新安江大移民纪念陈列”。 展厅的屋顶为白色波浪形,象征着新安江的流水,也代表着千岛湖的碧波,串联起过去与现在。 1957年到1960年,国家为建设新安江水电站,截江成湖淹没了573平方公里的土地,包括淳安、遂安两座千年古县城、1377个村落,近30万库区移民远徙他乡,付出了巨大牺牲。在这座人工湖中,共有1078个大小岛屿,因而被命名为“千岛湖”。 这些都是被淹没的乡镇村庄名称。 展厅一角复原了原淳安县城淳城镇在被淹没前的模型,完全是一座明清古城的风貌。 四层的非遗厅介绍淳安县的81项非物质文化遗产,印象最深的是金峰乡朱家村的猪头祭祖,案几上摆放着12个猪头模型,非常有视觉冲击力。 此外还有一桌千岛湖淳鱼宴,十几盘菜全部用千岛湖中放养的“净水鱼”烹制而成。 看完出馆,我们开车前往秀水广场,正好赶上了绚丽的千岛湖日落。 这一刻的美好永远留在我们心间。 秀水广场上的雕塑。 这组留声机大喇叭造型的艺术雕塑非常有味道。 晚饭后逛逛千岛湖镇上的土特产店。 清早,我们步行来到千岛湖边,眺望中心湖区的风光。 <p class="ql-block">这是我们住宿的丽呈睿轩酒店正门中轴线的台阶,昨天我们通过地下停车场进出,对酒店外观没有概念。</p> 通过这趟步行,我们才搞清楚,丽呈睿轩酒店是“鱼街精品酒店群”中的四家高档酒店之一。 这四家酒店建筑风格统一,档次相当,分布在湖畔同一座山坡上。 回到酒店收拾好行李退房,开始了精彩的环千岛湖自驾之旅。这是第一站上江埠大桥观景台。 接着来到位于千岛湖西南角的枫树岭镇下姜村,这里曾是脏乱差的深山贫困村,现在已成为网红美丽乡村。 河边的小酒吧颇有情调。 我们走河边的游步道,走过一座石拱大桥“富民桥”,来到河南岸。 这是下姜人家文化礼堂,用红辣椒拼成的国旗。 <p class="ql-block">随后回到富民桥头,参观乡村振兴展示馆。习近平总书记在担任浙江省委书记时,曾经四次到下姜村调研,关心村民疾苦,为该村脱贫致富起到了关键作用。</p> <p class="ql-block">馆中介绍了总书记四次来下姜村、六次与下姜村书信或口信往来的具体过程,可谓饮水思源,致富不忘引路人。</p> 这是馆中的下姜村沙盘模型,河上右侧可见富民桥,中间可见连心桥。 接着沿着河南岸前行来到连心桥,这是一座仿古廊桥,非常上照。 过桥回到河北岸,路边可见一系列漂亮的民宿建筑群。 这是村里的网红小学。其实这并非真正的学校,而是为拍摄国庆献礼片《我和我的家乡》中的一个单元“最后一课”于2020年建成的外景地。 包括教室、宿舍、厨房,还原了上世纪90年代的乡村小学。 我和妈妈登上教室讲台,扮演乡村教师,姐姐给我们拍照记录。 最后,我们来到下姜村原村长姜祖海家,习近平总书记当年曾经三次在此与村民座谈,现在被改建成民宿农家乐,也是一处必游景点。 出村后,我们驱车前往第三站汾口镇龙门村,参观这里的明代古墓余四山墓和明代古塔龙门塔。 余姓是淳安县第一大姓,也是汾口镇第一大姓。余四山(1533年—1599年)出自汾口余氏家族,曾任云南道监察御史,后又奉敕巡按直隶、河南等地。 这座古墓是余四山与妻郑氏、马氏的合葬墓,墓门五间,造型如牌坊,石雕非常精美,墓前左右有石马、石虎、石羊各一对。 距离古墓不远处矗立着龙门塔。 塔高27米,六面七层,每层每面砌出券门,据记载为余四山所建。 远远望去,蓝天绿野映衬下的白色古塔,充满了田园牧歌般的乡土之美。 下午来到芹川村。我和爸妈曾经在2004年10月底和2007年五一两次来过这里,印象很好,这次特意安排故地重游。 这是村头水口的古树。 芹川建村于元末明初,距今已有八百多年历史,因一条S形的芹水穿村而过得名“芹川”。 村中酒坊里的艺术小品。 村中最重要的景点是王氏宗祠,堂名光裕堂,是这座王姓村落的总祠。 宗祠中精美的木雕。 在祠堂门口,我拍到了有趣的一幕,89岁的城里老太(老妈)和一位坐在轮椅上的88岁农村老太在一起晒太阳。 想来这位农村老太的健康状况和生活质量都比老妈相差太多了。 由水口出村,告别芹川。 在午后暖阳下,驾车行驶在环千岛湖公路上。 来到第五站竹里村观景台。夕阳斜射下一组“金腰带”绿色小岛散布在蓝色的湖面上,其间夹杂着点点火红的枫树和金黄的银杏树,背景是天际重重的山峦。 右侧是玻璃观景塔。 画面右侧一棵金黄色的银杏特别吸引人。 <p class="ql-block">临走前,姐姐在观景台采购千岛湖鱼鲞。</p> 到达最后一站红叶湾,虽然还没到日落时间,但因为西面的群山遮挡,这里已经没有了阳光。更为遗憾的是,这里并没有红叶,远处的一片树林都是黄绿色。 <p class="ql-block">日暮时分,我们踏上归途,结束了精彩纷呈的千岛湖二日游。</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