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大明宫~丹凤门遗址游记

飞跃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justify;"><span style="font-size:18px;">-~甲辰年的大雪季节,时隔多年,又来到~唐大明宫丹凤门遗址。这座承载着厚重历史记忆的古迹,在冬日的阳光下更显庄重肃穆。</span></p> <p class="ql-block">~~丹凤门,大唐帝国的大朝正宫大明宫的正南门,唐朝的国家象征,位于唐京师长安北侧,始建于唐高宗龙朔二年,城门上建有巍峨高大的丹凤楼。北与含元殿、宣政殿、紫宸殿遥相呼应,构成大明宫的中轴线,是唐朝皇帝出入宫城的主要通道,也是唐代皇帝二百多年间举行登基、改元、宣布大赦及举行宴会等外朝大典的重要政治场所。</p> <p class="ql-block">-~丹凤门为五门道,是中国古代都城城门建制的最高规格,也被称为“五门”“凤门”等。丹凤门规模之大、门道之宽、马道之长均为隋唐城门考古之最,建筑体量比天安门还要大,被文物考古界誉为“盛唐第一门”“天下第一门”。</p> <p class="ql-block">-~1957年开始,考古工作者对丹凤门遗址进行调查勘探。2005年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对丹凤门遗址进行了全面考古发掘。结果表明城门墩台台基东西总长74.50米,南北宽33米,在中国古代城址城门考古中史无前例。由黄土夯筑而成,外表包砖。沿两侧城墙筑有长达54米的马道,丹凤门东西范围近200米(包括马道) ,与含元殿的东西跨度基本相称[5],占地约2460平方米,共开5个门道,2009年考古工作者对丹凤门遗址两侧“阙台”遗址进行了探查,对于探究丹凤门门阙提供了参考。</p> <p class="ql-block">-~2014年6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38届世界遗产委员会会议上,丹凤门遗址所在的唐长安城大明宫遗址作为中国、哈萨克斯坦和吉尔吉斯斯坦三国联合申遗的“丝绸之路:长安-天山廊道的路网”中的一处遗址点列入《世界遗产名录》。</p> <p class="ql-block">丝绸之路沿线分布图</p> <p class="ql-block">原城门墙基</p> <p class="ql-block">出车站北门,直对着的就是丹凤门遗址。</p> <p class="ql-block">空旷的西安车站北广场。</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