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冬月衡山西线行

邓子

福严寺赏银杏 <p class="ql-block">  原给自己制定的登山计划是至少每月爬一座山,因国庆节十天的西藏阿里之行持续高反让我元气大伤,蜷伏在家,养精蓄锐两个月,终于按捺不住那颗驿动的心,在冬月的第一天,出山了!</p><p class="ql-block"> 此次登山走的衡山西线,徒步路线:岳林村-茶园-龙池-藏经殿-古华居-红尘小道-天柱峰-磨镜台蒋宋官邸-福严寺赏银杏-南台寺-福严古道-天柱路-正门游客中心。</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此次登山的路程虽有16.2公里,但路程的难度比起以往却要小很多,只是上山的节奏被两牛人同事完全给带偏,这行程对于他俩来说相当于休闲游,可对于平时锻炼强度并不大的我来说,这登山速度还是有点够呛,心率一度在160下不来,直至我喘不上气的直嚷嚷着要半途坐景交车回山底,同事抱着不抛弃不放弃的理念坚定要带我爬完全程,这才有效地控制住了登山的速度。😏</p> <p class="ql-block">  到达天柱峰峰顶这座<span style="font-size:18px;">筑八角垂檐亭阁</span>的相思亭,这是上世纪60年代林业部门<span style="font-size:18px;">为观火警所建的瞭望塔。今天却成了驴友们中途休息路餐的场所,跟同事一路笑谈,为何领队要将路餐定在相思亭,欲与此亭名相契合不应是左手一把相思豆,右手一杯醉人酒,以寄相思之情么,来此进食路餐,不免有些失了雅兴。😊</span></p> <p class="ql-block">  福严寺,一座寺古、佛古、树古的寺庙,<span style="font-size:18px;">六朝陈代光大元年(567)由高僧慧思和尚创建。</span>山门上有“天下法院”(<span style="font-size:18px;">佛教禅宗七祖怀让法师在此大阐宗风,宣扬“顿悟法门”,所以又称“天下法院”</span>)的横额,两边有“六朝古刹”、“七祖道场”的竖联。宋朝时,由般若寺改名为福严寺,一直沿用至今。当时,寺中有位名叫福严的僧人增修寺院,并栽柏树10株,福严寺因此而得名。</p> <p class="ql-block">  比起寺庙这些人文建筑,我对自然风景,山川湖海,花鸟树木的兴趣要更为浓厚,当寺庙周围金黄灿烂的银杏印入眼帘,我的眼里除了粗壮直耸云霄的银杏树干,盘根错节的银杏枝,还有的也是阳光下明媚璀璨透亮的银杏叶,以至于现在回想起寺庙,居然对寺庙的建筑结构印象是模糊不清的。</p><p class="ql-block"> 赏银杏,比起远观,更爱站在树下仰视的角度,<span style="font-size:18px;">太阳与银杏的金色交相辉映,熠熠发光,抬眼间,瞬时</span>在满眼尽入黄金羽的梦境中沉醉; 恍惚间,又似被仙女在施展魔法棒魔力时挥洒出的点点金光🪄所笼罩,亦梦亦幻不能自拔。</p><p class="ql-block"> 我知道,用我拙劣的文字是完全无法描述出当时的心境和景致,只是想留下只言片语让这些美好的片段沉淀在记忆的深处。</p> <p class="ql-block">‌ 南台寺‌位于瑞应峰下,始建于南朝梁天监年间(502-519年),由高僧海印创建,初名南寺,后改为南天寺。唐天宝年间,禅宗希迁和尚住持,定名为南台寺。南台寺风景宜人,古寺四周绿树环抱,寺内有虎耳草、七里香等奇特植物,素有“天下法源”之称‌。(百度科普一下)</p> <p class="ql-block">  南台寺四周绿荫蔽日,古木森茂,寺前有一片落叶杉林,名叫水杉林。树高达二十余米,直插云天,羽状针叶,树影婆娑。</p><p class="ql-block"> 琢磨了一会这些百度搜索来的介绍,感觉这些语言的描述距我所观所感显得竟是如此苍白而贫瘠,有空,您还是<span style="font-size:18px;">身临其境去感受一下现场的震撼吧!</span></p> <p class="ql-block">  位于海拔六百多米半山上绿荫环抱、古松参天、历史悠久的磨镜台,在这流传着禅宗怀让禅师“磨砖成镜”点悟弟子的故事,磨镜台故而得名。</p> <p class="ql-block">  在这不得不提及照片中两次不约而同一起登山的两位同事——在我眼里他俩就是户外登山大神般的存在,在他们那里我学会了户外鞋带的系法,不同场景登山杖的正确使用,如何利用户外山中的条件攀爬野路……有他们在,手套掉了可以帮着回头去找回;难爬的路段,会想着我这短腿的菜鸟难过关而等着扶上一把;身体不适,会将随身带的药物给我服用……登山,那是感觉无比的安全、踏实、快乐!要是速度节奏能慢那么一丢丢那就堪称是完美了😄</p> <p class="ql-block">  磨镜台不远处的何氏别墅,为湖南省政府何健所建的别墅,也是抗战时期最高级别军事指挥部,蒋介石先后四次在此地召开军事工作会议。因而,这里也被称作为“蒋宋官邸”。</p><p class="ql-block"> 图为别墅一层右侧的军事会议厅。</p> <p class="ql-block">  军事会议厅的墙上正挂着对日作战军师地图和四次高级军事会议及蒋介石、宋美龄五次下榻别墅的时间图。</p> <p class="ql-block">  别墅一楼左侧的会客厅,正面挂着孙中山先生的画像。本以为算是客厅,应该是很正规的接待客人的地方,却在显眼的墙边处放置着一个并不显得华丽的衣柜。</p> <p class="ql-block">  衣柜左侧的两扇柜门居然是一个隐蔽的机关,打开呈现一个通向外面的暗道,这里曾是蒋介石、宋美龄躲避日军轰炸时通往防空洞的一个通道。</p> <p class="ql-block">  爬山途中连绵起伏的群山,不知名美丽的花草,不少时候我都来不及细细欣赏,更没时间拿出手机摆个角度,认真对个焦,因为要赶上牛人同事的步伐,太费劲,太费脑了,还好每次驴友登山群里有不少摄影爱好者慷慨相送美照,得以充实我的美篇素材。😅</p> <p class="ql-block">  邂逅叶隙间洒落的阳光,感受叶缝中倾泻的温暖。这光,如繁星点点,不经意间,温柔了时光,惊艳了流年。</p> <p class="ql-block">  总有朋友问我,难得的休息为啥费这精气神去爬这折腾人的山,每次把自己累得够呛,图个啥?</p><p class="ql-block"> 我想,图的是登顶时一览众山小的快意,图的是登山过程中的山水如画,图的是登山能磨炼自己的意志保持身心的健康,还有爬山时产生令人愉悦的多巴胺给低落的情绪注入活力……正是这些缘由,所以才会让我不断有“山高路远 看世界 也找自己”的豪情,所以才会让我怀揣对山野的热爱,产生“山不见我我自见山”的豪迈!</p><p class="ql-block"> 日复一日平淡的生活,需要注入激情,需要增添亮色,而爬山无疑是我最好达此目的的方式。</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咱们顶峰相见!</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