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竹有千节,始于幼笋;沧海吞吐,积于小流。青年教师是学校的未来,是学校可持续发展的不竭动力。为了进一步推进教师队伍建设,切实发挥师傅们骨干教师的引领作用,为青年教师发展提供个性化、针对性的帮助和指引,新庙小学本学期继续开展“青蓝工程”师徒结对活动。</p> <p class="ql-block"> 人民教育家于漪老师曾自述:“一辈子做教师,一辈子学做教师。”为人师者,学无止境,进无止息。入职不久的青年教师正如青锋待砺,虽已是讲台上的“先生”,却仍是从业路上的“学生”。学校搭建平台,提供机遇,接续师徒传承 ; 骨干教师勇挑重担,提灯引路,乐于倾囊授业 ; 青年教师乐学敏行,好风借力,敢于直上青云。</p> <p class="ql-block"> 新庙小学张春玲副校长宣读新庙小学2024年“青蓝工程”新老教师结对帮扶名单。张校长表示,师傅们的引领不仅仅是传授知识与技巧,更是帮助徒弟们树立为人师表的责任感与使命感。希望每一位青年教师都能珍惜这次机会,虚心学习,不断提高;也希望每一位师傅能毫无保留地传授经验,与徒弟们一起成长进步。</p> <p class="ql-block"> 张旭光书记和张春玲副校长为师傅们颁发聘书。</p> <p class="ql-block"> 精彩课堂展示</p> <p class="ql-block"> 徒弟崔建波老师执教《8.7.6加几》,干脆利落的语言,落落大方的教态得到了老师们的欣赏。上课伊始,教师出示情境图导入,给学生搭建学习支架,用数一数,摆一摆的方式,学习“凑十法”。学生习得方法后,通过练习进行实践,教师在指导中总结“凑十法”的方法。</p> <p class="ql-block"> 课后,听课教师及时给予反馈,指出本堂课的优缺点。张国刚校长表示:青年教师要及时跟进学校的教研活动,多和师傅学习,教学设计上,要多思考如何建立学生的数学思维。教学中要关注到每一个孩子的学习情况,抓住课堂生成,及时调整教学设计。要关注一年级学生的学习习惯,培养良好的倾听、表达能力。</p> <p class="ql-block"> 师傅于海超老师,在听完崔老师课后,及时调整教学设计,为我们呈现出了一节精彩的示范引领课。</p> <p class="ql-block"> 青年教师张姝伟老师执教二年级数学上册《解决问题》。教师出示问题,让学生观察,说说自己知道了哪些数学信息。随后出示学习单,学生自己根据学习要求,用不同方法用算式把完整的解题过程表示出来。</p> <p class="ql-block"> 师傅李英伟和听课领导及时评课。李英伟老师从本节课的课程内容,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和教师的作用几方面进行了详细的点评。同时也指出了不足之处,让老师明确了努力的方向。</p> <p class="ql-block"> 在二年级的奇妙数学世界里,我们开启了一场关于“认识时间”的精彩旅程。陈红老师通过师傅杨英男老师的悉心指导,呈现出了一节成长汇报课。通过“忙碌的早晨”这个真实的情境,使学生直观地明白了在钟面上分针走一大格是5小格,就是5分钟,钟面上共12大格,分针走一圈是60小格,就是60分,并且能够初步学会二者之间的转化这几个知识点,让学生充分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问题,同时也加深了对所学知识的理解。</p> <p class="ql-block"> 课后,听课教师进行研讨交流。课程导入环节,利用动画时钟展示时针和分针的运动,快速吸引学生注意力,自然地引出时间学习主题,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兴趣与好奇心,为新课讲授奠定良好基础。</p><p class="ql-block"> 王凤娟主任认为,教师把钟面结构讲解得清晰透彻。先让学生观察实物钟面,指出时针、分针、数字及大格、小格,再通过多媒体放大钟面局部,详细解说每个大格、小格所代表的时间含义,使学生对钟面有完整认知,符合二年级学生直观形象的思维特点。同时也指出了不足之处,教师要以学生为主体,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留给学生独立思考和表达的机会不多。指导学生试着用数学语言表述。</p> <p class="ql-block"> 尹帅老师执教三年级上册《数学广角——集合》,课堂起始,老师以排队问题导入,引导学生通过列算式法和画图法,引出“集合”概念,激起同学们好奇。</p><p class="ql-block"> 老师随后出示跳绳、踢键的学生名单,让学生说出发现的数学信息,自己动手画一画、写一写、圈一圈,让同学们理解集合元素特性与交集作用,大家在操作中积极思考。教学方法上,教师善于运用直观教具,如韦恩图的逐步构建,从简单的分类摆放卡片到形成完整交集图示,过程清晰,使学生能直观感受集合元素关系,符合三年级学生形象思维主导的认知规律。</p><p class="ql-block"> 最后,老师总结集合知识,点明其生活应用,鼓励同学们用数学视角观察世界,为后续学习埋下希望种子,让大家带着对数学的新认知与热情结束这趟集合探索之行。</p> <p class="ql-block"> 师傅翟伟岩老师和杨科伟主任在课后给予高度评价,符合学情的教学设计,娴熟的教学技巧,教师的示范倾听,让我们看到了青年教师的快速成长。</p> <p class="ql-block"> 信鑫冉老师执教的是体育课。教师带领学生跟随音乐进行各种跳跃的热身,引导学生总结跳跃类部分动作,学生再次跟随音乐自行跳动,音乐结束后做一个平衡动作保持不动。 随后带领同学们活动身体各个关节。</p><p class="ql-block">随着音乐快慢节奏做原地前后左右的小碎步练习,锻炼灵敏素质。</p><p class="ql-block"> 通过敏捷圈进行了一系列的发展学生灵敏、反应、速度与体能的练习。进行了男女生分组灵敏速度体能的闯关,锻炼了学生坚韧的意志和勇于挑战的精神,通过毛毛虫大作战游戏激发学生们的团队协作能力。</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王锐老师执教体育课。根据二年级学生的学情分析,再结合实际的学习情况准备部分采用听信号跑停退游戏热身,原地拉伸和韵律操。基础部分运用上节课所学的脚内侧传球进行导入,第一个练习两人一组对传,第二个练习两人一组原地不停球一脚传球,第三个练习两人一组行进间一进一退一脚传球,比赛阶段用“过山车”提高同学们对足球的兴趣。结束部分采用行进放松的形式,最后集合队伍总结本节课的学习情况。</p> <p class="ql-block">课后,师傅们针对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时进行沟通。</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在李梦涵老师的语文课堂上,我们开启了一场奇妙的古诗之旅,一同走进李白笔下的《夜宿山寺》。</p><p class="ql-block"> 课堂伊始,那生动的故事引入,仿佛为孩子们打开了一扇通往古代山寺的大门。“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孩子们用稚嫩的声音诵读着,眼睛里闪烁着好奇与兴奋。</p><p class="ql-block"> 识字写字环节,老师带着孩子们仔细观察每个字的笔画结构,“危”字那高高耸立的感觉,都在一笔一划间被孩子们领悟。他们认真地书写,小小的身躯坐得笔直,每一个字都是他们与古人对话的密码。</p><p class="ql-block"> 诗句讲解时,通过精美的图片与直观的视频,孩子们看到了云雾缭绕的山寺,体会着“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的那份静谧与敬畏。</p> <p class="ql-block"> 课后的研讨中,吕晓丽老师认为梦涵作为青年教师,进步非常大,能够很好的驾驭课堂,对本节课给予了充分肯定,同时也指出了需要改进的地方。</p> <p class="ql-block"> 从一份份教学设计,一节节精彩的课堂中,我们也看到师徒携手、共研共学的模样,读到了新课标中的“教”与“学”方式的转变,读到了对教材结构化的把握,读到了对每个学生成长的关注,读到了对学科核心素养的落实……看似简单的设计,却饱含了每一位教师的独到“匠心”。</p> <p class="ql-block"> 随着“青蓝工程”徒弟汇报课的圆满落幕,我们看到了新教师们在教学水平上的显著提升和成长。相信在未来的日子里,他们将继续秉承“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的教育理念,不断追求卓越、勇攀高峰,为我校教育事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同时,我们也期待更多的优秀教师在“青蓝工程”的平台上脱颖而出,共同谱写我校教育事业的新篇章!</p> <p class="ql-block"> 座谈会 </p> <p class="ql-block"> 临近期末,青蓝工程的教师坐在一起畅谈一个学期的收获和感受。</p><p class="ql-block"> 师傅们肯定了徒弟的努力、进步和成长,从青涩到渐入佳境,从教学设计到驾驭课堂,无论是组织课堂,还是教学方法,都会进行深入的探讨和交流,通过听课和反馈相结合,徒弟们的教学理念不断更新,教学水平稳步提升。同时也提出了几点希望,抓住每一个成长的机会,认真学习,努力备课,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课后及时反思总结,才能进一步提升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p><p class="ql-block"> 徒弟们也感动于师傅们的无私帮助,深厚的学科背景和丰富的实践经验让徒弟们折服。师傅们平时会推荐专业书籍,认真进行教学设计,通过观摩示范课,能够运用多种教学资源,快速提升了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徒弟们为表达感谢之情,献出美丽的鲜花。</p> <p class="ql-block"> 张旭光书记作会后总结,他从教学技能掌握、问题解决、沟通与协作等方面反馈了半学期以来师徒结对取得的成效。提出了几点期望,希望指导教师要从德、才、教、研四个方面做好指导工作,不流于形式,扎实开展各项活动,帮助青年教师快速成长。</p> <p class="ql-block">青出于蓝而胜于蓝</p><p class="ql-block">冰水为之而寒于水</p><p class="ql-block">让我们借助</p><p class="ql-block">青蓝工程师徒结对的契机</p><p class="ql-block">携手并肩,薪火相传</p><p class="ql-block">将爱与赏识的火炬代代相传</p><p class="ql-block">让新庙小学成为孩子们</p><p class="ql-block">心之所向、梦之所始的地方。</p> <p class="ql-block">签发:张旭光</p><p class="ql-block">审核:张国刚 张春玲</p><p class="ql-block">编辑:王凤娟</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