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176, 79, 187);">第一站 厦门</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176, 79, 187);"><span class="ql-cursor"></span></b></p> <p class="ql-block"> 这个冬天,冷的很晚。兰州的霜叶,过了小雪还赖在树上,伪装成秋天的样子,直到 11 月 24 日一场雪,才让它们放下最后的倔强,落到了地上。</p> <p class="ql-block"> 想这个时候南方很舒服,飞过去看看。</p><p class="ql-block"> 没有特别的规划,能到哪到哪,十一月的最后一天启程,第一站,飞来了厦门。</p> <p class="ql-block"> 懒人的游玩,几乎都是随性走。第一次来福建,也没有去攻略一下福建有些什么。</p><p class="ql-block"> 关于福建,只知道一些零碎,武夷山,鼓浪屿——小时候有一首关于它的歌,金门,厦大,陈嘉庚…至于有关这些名词的掌故沿革,互相关联,我基本是小白状态,我甚至刻意让自己保持这种小白状态。</p><p class="ql-block"> 让遇见都是初见,而不是预见。</p><p class="ql-block"> 人对事物的认知都是很主观的,即使是同样的事物,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认知,最简单如股市,无分歧则无交易。这是很浅而易见的道理,以前居然没有太意识到。</p><p class="ql-block"> 认知怎样变成事实?某些认知,写在纸上,被人认可,即为历史;不被认可的则为伪史,被人辩伪纠偏,然后形成新的认知和历史。历史是什么,就是这些玩意的糅杂拼凑。</p><p class="ql-block"> 以前我曾认为事实就是事实,是客观的,但近几年越来越魔幻的世界告诉我,什么东西都是可以随意解读的,都是可以爱信不信的。</p><p class="ql-block"> 所以,出去玩,让自己保持一种“空”的状态,不要让别人的经验替代自己的感知,碰到的一切凭自己的直觉去感受,或者会得到一些新鲜感。这个时代,最稀缺的是新鲜。</p><p class="ql-block"> 最不缺的就是知识,真想知道什么,问豆包,她啥都知道。</p> <p class="ql-block"> 从兰州经停郑州,到厦门已是天黑。</p><p class="ql-block"> 刀郎正在厦门巡回演出,机场到达厅设置了刀迷签到板,上面密密麻麻签满了名字。瞬秒的票我买不到,不然我也去现场感受一下。</p><p class="ql-block"> 一年来刀郎复出大火,今年的巡演,民间更是倾国的热情,最初的巡演,官方还比较平淡,后面,地方文旅部门见势头太火,开始顺便借借势,搞点顺应民意的欢迎活动。</p><p class="ql-block"> 纵观刀郎的经历和成就,我觉得,在他的领域他算是位不世出的人物,前看千年,挑不出几位。</p><p class="ql-block"> 关于刀郎的是是非非,目前还是叽叽喳喳,我们生逢其时,也只能听叽叽喳喳。然而,仍然回看千年,历史就像一面镜子立在那里,观照对比,里面有很多今天的影子,像的很!</p> <p class="ql-block"> 到酒店安顿下。酒店后面有一条夜市,过去转转。地方风情和物产<span style="font-size:18px;">大异北方。</span></p> <p class="ql-block"> 初到的热情,让我们忘了了解情况就去尝试,在某上过央视的店里小小挨了回宰。挨宰的负面影响往往不在经济层面,而在心理感受,自我酝酿的高涨情绪顿时下落大半。</p><p class="ql-block"> 在大城市,总有外地人扎堆的地方,会形成有异于本地人的商业模式,差异各有大小吧。</p> <p class="ql-block"> 安排一天的时间给厦门。</p><p class="ql-block"> 了解了一下,本地游玩,鼓浪屿是必选,其他的,时间上自由度就大一点了。</p><p class="ql-block"> 我们住在鼓浪屿对面的酒店,和鼓浪屿只隔一条江。酒店附近有个轮渡码头,但到对面的渡轮只有豪华渡轮,更远的地方有个厦鼓码头,有普通渡轮,船票价格只有豪华渡轮的一半,这么安排有什么玄机,我一时弄不明白,但利益导向,会买的不如会卖的。</p><p class="ql-block"> 于是我们打车去厦鼓码头坐普通渡轮。</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厦鼓码头差不多也就十来分钟的车程。现在是淡季,游客不多——当然是相对于旺季的,在中国,<span style="font-size:18px;">景区</span>不踩脚后跟的人流量都叫人不多。</p><p class="ql-block"> 厦鼓码头也有豪华渡轮,我们早早去,自助购票机上居然没有普通渡轮的票了,一些游客无奈买了豪华渡轮的票。我们舍近求远打车来就为了普票,当然不甘心。服务台的小姑娘提示说,用手机 App 刷刷看。于是几个人一起用手机刷,一会儿果然冒出几张票,回头又没了,再刷,又有了几张,赶快抢,所幸抢上了。</p><p class="ql-block"> 虽然我没证据,但是我认为这是另一种套路。</p><p class="ql-block"> 因为后来我算过,以最低票价计,三十五元一张票,一船四百人,就是一万四。鼓浪屿和厦门本岛也就几百米距离,以现在的技术,修座桥或者海底隧道简直就是小菜,但那不是断人财路嘛,谁敢提绝对是厦门人的公敌。以此推测,任何套路不都是顺理成章的嘛。</p><p class="ql-block"> 小姑娘是好人。</p> <p class="ql-block"> 排队上船,看到巧妙的浮动码头装置,<span style="font-size:18px;">潮起潮落,码头和船的相对位置都不会变,</span>不禁大为感叹,如今的技术真是了得。以前的人未必想不到,怕是做不到。</p> <p class="ql-block"> 厦鼓码头到鼓浪屿有二十分钟的船程,既然是坐船,有点距离也好,看远近风景,<span style="font-size:18px;">听讲解员介绍鼓浪屿的景点和游览注意事项,算是免费导游了,当然少不了推销各种小纪念品。</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span>如果从酒店门口的轮渡码头坐船,一座桥的距离,上下船的时间比船走的时间还长,太没仪式感了。</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在钢琴码头下船,附近传来一阵叮咚的钢琴声。在船上听说这里有最大的管风琴,没有专门去找。</p><p class="ql-block"> 上岛就看见一棵巨大的榕树,感觉很壮观,纷纷照相。</p><p class="ql-block"> 一路走下去继续看到形形色色的榕树,联想到以前见到过的榕树,感觉榕树的生命力要用恐怖来形容。榕树向下垂下的气根像神经似的,只要接触到土地,条件适宜就发展壮大,碰到实在的东西,不管<span style="font-size:18px;">是石头还是钢铁,都会紧紧</span>攀附,还会绞杀别的树。在南方,榕树太多见了,经常会被地面盘结的榕树根绊到。</p> <p class="ql-block"> 在冬季看见鸟语花香还是很惬意的,南方的 12 月,秋装可以穿,夏装也不冷。</p> <p class="ql-block"> 我们选了一个方向随意走。这样一个称作屿的小岛,走一圈不到十公里,随意最好。</p><p class="ql-block"> 最先路过郑成功雕像,在船上听讲解员讲过,打算抵近打卡,发现雕像被围在一个园内,要购票进入。本来就是随便看,购票就算了。</p><p class="ql-block"> 岛上单圈起来收费的地方不止这一处,岛上的制高点日光岩顶峰也要购票进入。</p><p class="ql-block"> 遇到设卡处,我们一律绕过,麻烦。</p> <p class="ql-block"> 岸边有一片礁石,极像一头蹲伏的雄狮。</p> <p class="ql-block"> 在船上听了一耳朵,岛上有很多百年老屋。上岛一看果然,大量的砖构旧房子,百年前绝对是豪宅。不知道是什么样的机制能让岛上许多的老房子保留至今。</p><p class="ql-block"> 旧房子各有利用,有些改做了民宿,有些变成了小博物馆,还有教堂被改作托老院的,也有些似乎弃置了。</p><p class="ql-block"> 不管用还是不用,这些旧房子无不流淌出岁月的沉重,它们和现实社会好像天生有一层隔膜,外表面对着尘世的热闹,内里深藏着过往的寂寞。每天如潮的人来人往,多数的人大概是看一眼就走,有谁会关心过往的故事。无疑的,每座旧房子的过往都会是一本书,房子迎送过多少任主人?旧日的主人如何风光,又归往何方?房子又经历了多少的热闹与落寞?</p><p class="ql-block"> 很多房子会有一个标牌,简要介绍房子的来历过往,太多看不过来,我也不太愿意仔细看,感觉它所背负的岁月太过沉甸甸,似乎能感到岁月无声的叹息。</p> <p class="ql-block"> 海岛的道路,随地势起伏,建筑也因势而造。环境静谧优美,从它很早被经营的痕迹看,这里大概属于最早的“高尚社区”。</p> <p class="ql-block"> 林巧稚出生于岛上,地方名人,她的故居附近设了一个小园纪念她,展示她的成就。</p> <p class="ql-block"> 岛上很多棕树,高大,挺拔,笔直,跟水泥做的假树一样,仔细一想,才知原来北方的水泥棕树竟是仿真的。</p> <p class="ql-block"> 不大的一个岛,机构居然不少,随意的乱走,遇到有音乐学校,体育学校,部队连队等等。</p> <p class="ql-block"> 八十年代的时候,还是一个写诗的年代,当时舒婷很有名。日光岩下面的诗墙上刻有舒婷的诗《日光岩下的三角梅》。也没去考据舒婷是不是鼓浪屿人。</p> <p class="ql-block"> 三角梅在北方是娇贵的盆景,在南方多得跟榕树似的。</p> <p class="ql-block"> 路过一座教堂,这是一个在用的教堂,里面有人在弹琴,进去休息了一会儿。</p> <p class="ql-block"> 教堂铁门正对着耶稣牧羊的浮雕——主是好牧人。</p><p class="ql-block"> 耶稣真是好牧人,牧养了千百年来无数人的精神世界。</p><p class="ql-block"> 人是有精神依赖的,总需要有某些东西,让心去锚系在上面。即便不信教,也要找一个自认为够不着的东西去仰望。有些人执念重,把这东西标签化,成为一种情结。</p><p class="ql-block"> 情结是超现实的,在于“我相信”,而不是看事实,当相信的东西与事实有冲突时,则选择闭眼或者找到新的解读。</p> <p class="ql-block"> 岛上有一处打卡地叫“最美转角”,反正是闲逛,就专门导航去看看。</p><p class="ql-block"> 到了一看原来是一座小楼因地形而造,逐渐收窄,端头收成一个圆形,刚好卡在小路的转角处。如果不是无数人聚在那里照相,任谁走过都会忽略。不知道是哪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定义了这个“最美转角”。</p> <p class="ql-block"> 转回钢琴码头准备出岛,隔水看对岸的厦门,还是很美丽的。</p> <p class="ql-block"> 出岛正到午餐时间,按计划去品尝有名的沙茶面。</p><p class="ql-block"> 沙茶面在厦门的地位可能和兰州的牛肉面一样,但沙茶面配料的搭配要丰富的多,本地人对配料搭配和点餐方式很熟悉,哪种搭配最合口,随口报上,很快就出餐了。我们没吃过,点单的见我不知道点什么,直接推荐了一个豪华套,里面海鲜牛杂什么都有,如同外地人来兰州吃牛肉面,窗口问规格,往往报说给我来一碗兰州牛肉拉面,伙计就直接一碗细的打发。</p><p class="ql-block"> 邻桌的本地热心食客给我们介绍沙茶面的配料最佳搭配,最好就两三样,多了没主次反而不好。确实如此,一碗大杂烩吃的我很辛苦,如果配料单纯一点会好很多。</p> <p class="ql-block"> 味道是不错的。头天来酒店的路上问出租车司机,司机推荐的“四里”。</p> <p class="ql-block"> 剩下半天,我们安排了南普陀寺、厦大,一国两制沙滩。</p><p class="ql-block"> 现代的城市过于庞大,一天的游览,大约只能蜻蜓点水。就算我们久居兰州,就算兰州算是一个小城市,我没去过的地方也不少,何况初来乍到一个城市一天时间,只能看看比较有代表性的东西,什么能代表一个城市,其实也很主观,跟个人偏好有关,既然是点水,点哪里也不很重要了。</p> <p class="ql-block"> 到南普陀寺门口,有黄牛上来说入寺免费,要提前预约,今天预约满了,但他能带我们入寺,兼做导游,给点导游费就行。</p><p class="ql-block"> 这逻辑,既然预约满了,如何能带人进去?预约是给黄牛的名额吗?逻辑不通,本能排斥,不进去了。本来不知道的地方名胜,看不看就那样了。来都来了,门口照张相走人。</p> <p class="ql-block"> 厦门大学为什么要参观?是因为陈嘉庚吗?我觉得更多的可能是早先港片的梗:“你以为我是吓大的吗”。反正一提厦大,讲梗的多,说文化渊源的少。</p><p class="ql-block"> 厦大就在南普陀寺旁边,和南普陀寺一样的套路,预约参观,预约已满,付费带路。</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这也是地方特色吗?</span></p><p class="ql-block"> 不合逻辑的事一样的应对,来都来了,门口照相走人。</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继续打车前往“一国两制”海滩。</p> <p class="ql-block"> 海滩倒是没人要求预约和带路。早先厦门在面对金门的海岸边立了八个大字“一国两制统一中国”,据说台湾针锋相对,在金门面对大陆的岸边也立了八个大字“三民主义统一中国”,如今绿营执政台湾多年,“统一”的标语还能有吗?</p> <p class="ql-block"> 金门遥遥在望,海面波澜不兴,渔船悠然飘荡。</p><p class="ql-block"> 从郑成功收复台湾,几百年这里从来没有平静过,不过,我觉得彻底平静的时间不会太久了。</p> <p class="ql-block"> 沙滩游人不多,有一些休闲露营的。淡季旅行的体验很好,选择余地大,若赶到旺季,就经常是“来都来了,只好看脑袋”。</p><p class="ql-block"> 对游客来说,这才是旅游黄金季。</p> <p class="ql-block"> 沙滩上有个大叔拎着一个篮子,里面放了几根细麻花,对游人一通介绍:我是台湾人,是坐小船从对面过来的,金门几个大岛是我们台湾的,你们大陆只有这边几个小岛…… 这东西你们大陆有吗?然后指指篮子里的麻花。</p><p class="ql-block"> 感觉这家伙像是<span style="font-size:18px;">在搞</span>行为艺术的。</p> <p class="ql-block"> 一座金像面对金门,大约是妈祖。我不了解妈祖文化,不懂雕像为什么脸是黑的。</p> <p class="ql-block"> 海滩上走走,吹吹风晒晒太阳就折返了。风很柔和,太阳也温和。</p><p class="ql-block"> 大冬天的,满树繁花,是紫荆。</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车窗里抢了一张路边的建筑,像银帆,很漂亮。厦门的高楼大厦很现代。</p> <p class="ql-block"> 一天很快,到酒店不久,天就黑下来。来到酒店的附近的码头,最后隔水看看对面的鼓浪屿。明天去潮州。</p> <p class="ql-block"> 第一站结束。</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2, 126, 251);">第二站 潮州</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2, 126, 251);"><span class="ql-cursor"></span></b></p> <p class="ql-block"> 12 月 2 日一早,从厦门乘高铁前往潮州。</p><p class="ql-block"> 浙厦多丘陵,但到了厦门往潮州一路的沿海地带,山倒不多了,即便有山川湖海,遇上了中国高铁,也就不存在任何阻碍。</p><p class="ql-block"> 一路上城镇工厂田园湖塘山林刷刷刷从车窗闪过,没多久,潮州也就到了。</p> <p class="ql-block"> 按计划,在潮汕<span style="font-size:18px;">我们租车</span>旅行,这样自由度大一些。</p><p class="ql-block"> 在潮汕火车站取了租好的车,一辆九成新的大众探歌,省油够用,<span style="font-size:18px;">五人正好。</span></p><p class="ql-block"> 从没租过车,一直担心会有什么套路,从交车的过程看,程序出奇的简单,钥匙车况油量等等全在手机上,放心了一大半。在技术带路的时代,经济效益来自于效率和规模,新闻上提灯定损的案例都是成不了器的混混干的,走投无路,骗的一单算一单,但凡良性经营的车行,谁稀的干这个!</p> <p class="ql-block"> 驱车前往潮州古城。南方的县乡道路,路况平坦,但是车辆较多,特别是摩托车四下穿梭,开车的体验很紧张。好在路不是很远。</p><p class="ql-block"> 沿途南方村镇的景象,建筑全新然呈纷乱,工商发达但显萧条。</p><p class="ql-block"> 到潮州古城,发现没有停车的地方,绕着古城转了两圈,终于在离古城一公里外的路边发现一个车位,如获至宝停了进去。已经过了旅游季尚且如此,不知道旅游旺季停车难到什么程度。也许是我们没做攻略,没找到门道。</p><p class="ql-block"> 大家整理了随身带的东西,前往古城。</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古城边的江岸上,有个老头在树荫下钓鱼,不由羡慕这份自得的生活。</p> <p class="ql-block"> 潮州古城,我是近年才从媒体上得知它的存在,当你关注到一件事物,就会有更多的有关它的信息被你注意到。</p><p class="ql-block"> 我的理解,古城肯定是存在过的,每个地方都有它的过往,只不过更大的可能是在近些年来古城热过程中的旧址新建。</p> <p class="ql-block"> 从上水门进城。城门内竟有个小小的瓮城。城楼城墙都是比较齐整的,岁月的痕迹明显不够,不过在南方多雨的环境下,苔痕水迹可以把所有建筑都盘得古意盎然。</p> <p class="ql-block"> 城墙内都是烟火人家的街巷,先前在附近转着找车位,这一片街巷都比较逼仄,说明这里确实是一片旧城区。</p> <p class="ql-block"> 路过一个小院,探头进去发现是一个喝茶听戏的院子,门口摆着功夫茶,里面有小戏场,门头匾额曰“归春鸣凤”,可能是当地人的文化娱乐场地,大中午的没有人,想象到了晚上,会有一班票友来喝茶切磋潮剧。</p> <p class="ql-block"> 古城内主要的街道,都进行了精心的规划建设。老树,石板路,大牌坊,连片的门店,住户人家,整体和谐,让人感觉这是一座活着的古城。</p><p class="ql-block"> 街两边的建筑设施都作了和整体环境搭配的处置,旧的建筑除了表面修缮,都保留出原来年代的的样貌,让人能够看出不是全新的建筑。街上有大量上个世纪的建筑。这样的处置是很适宜的,能让现在的人感受到足够的年代感还不感觉那么假。如果真的把沿街的建筑拆掉,建成唐代或者明清的式样,虽然古色古香,但那却是像是在影城而非古城里了。</p><p class="ql-block"> 街上还有一个专门申遗的什么机构,可见潮州对本地的文化遗产是十分重视的。</p> <p class="ql-block"> 路边设置了不少展示潮州文化的街边雕塑,茶文化,绣工,木雕,彩瓷,等等。</p> <p class="ql-block"> 潮州最醒目的便是满街的牌坊,一条街一眼望去,牌坊望不到头,而且不仅仅是我们走的这条街上有,其他的街道上也有。</p><p class="ql-block"> 牌坊多也就罢了,牌坊的名头也十分吓人,“状元”、“四朝大老”…</p><p class="ql-block"> 这只是我随便看到的,其他的是不是有更大名头我没注意,也没时间一一去看。</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牌坊显然是当代重建的,但是,以前真的有过吗?有过几座可以理解,几十座牌坊甚至更多(我没去数),潮州难道真的这么出人才?难不成是潮州为了标榜自己,夸大规模和名号建的景观街?</p> <p class="ql-block"> 我出来转,本来是本着看见啥便是啥的原则的,但这个疑问太大了,久久萦绕在脑中不能离开,回来终于忍不住问了一下豆包,豆包很快就给了我想知道的所有答案:</p><p class="ql-block"> 1. 牌坊确实是当代重建的,但是是尽量用历史影像原型仿建的,有些牌坊嵌入了保留下来的旧有部件;</p><p class="ql-block"> 2. 据历史记载,潮州古城曾有牌坊91座,其中太平路39座,其他街巷44座,乡镇间尚有57座 。现存于潮州古城牌坊街的牌坊有23座 。</p><p class="ql-block"> 3. 潮州有众多牌坊,确实是反映了此地人才辈出,主要原因,一是历史名人众多,唐宋时期就出现了“潮州八贤”,后世不断涌现;二是科考成绩突出,潮州牌坊中有不少是为表彰科考成就而建;三是文化传承深厚,有着“海滨邹鲁”的美誉,历代深受文化氛围的熏陶和滋养,不断涌现出各类杰出人才。众多牌坊所旌表的人物及其事迹,激励着后人传承和弘扬崇文重教等优良传统,使得人才不断涌现,形成了良性循环。</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我算是得到了答案,谁有疑问也可以问豆包。</p><p class="ql-block"> 当年韩愈被贬到潮州,要死要活,写诗给侄孙韩湘子,让他过来捡骨头。谁知韩愈来潮州颇有政绩,唐宋八大家首宗把文气栽种到潮州了吗?他侄儿后来成了仙,是不是也施了仙法,让这里文脉流传不绝,</p><p class="ql-block"> 有些事很巧,这是今年我到访的第二个和韩愈有关联的地方了,上一次是四月份上华山,有一处景点叫“韩退之投书处”,我还在先前的游记里提到过,而今年出门旅行也就这两次。旅行和某个古人也这么有缘分。</p> <p class="ql-block"> 一九五零年代,有一个邮政员路过牌坊,碰巧被年久失修的牌坊部件掉下来砸死了,封建时代的牌坊砸死新社会的人,这是政治性质严重的问题,加上当时国民党的飞机经常在沿海袭扰,牌坊影响群众疏散,当时的潮安政府就下令拆除了所有的牌坊。</p><p class="ql-block"> 当时地方照相馆听到消息,在牌坊拆除前抓紧拍下不少照片,成为珍贵的影像资料,也是今天重建牌坊的重要参照;还有一些有识之士留存了一些牌坊部件,今天嵌到了重建的牌坊上。</p><p class="ql-block"> 这就是时代。</p><p class="ql-block"> 一个时代或者几个时代的东西消失了,变成了一种说法,并产生新的东西;几百年后,如果重修的牌坊还在,将变成那时的古迹,还有这么多有趣的故事。那个时代的人,见到牌坊上的字,会不会有人以讹传讹说:牌坊刻字显示该牌坊建于明万历年间,距今多少多少年……</p><p class="ql-block"> 几百年之后,世界变成什么样子,以现在人工智能发展的速度,谁也说不准了,可能人早就不像我说的这么蠢了,也说不定人人脑子里嵌着比豆包强大很多倍的什么东西,万事不问人,想知便知,也可能现今意义上的人已经不存在了!</p> <p class="ql-block"> 路旁的店铺,多售卖本地特色的东西,什么“潮州三宝”,潮州茶具,各种地方小吃等等。</p><p class="ql-block"> 不是旅游季节,生意看起来都比较萧条。</p> <p class="ql-block"> 有不少商家在门口焚烧类似纸钱的东西,猜想可能是某种招财的风俗。</p><p class="ql-block"> 我印象中南方的人敬神的习俗很浓厚的,街边不时可见敬着香火的小神龛。</p> <p class="ql-block"> 很多店铺都养猫,不知道有没有“招财猫”一类的说法存在。</p><p class="ql-block"> 这只猫“招财”范十足,但愿给主人带来滚滚财源。</p> <p class="ql-block"> 有位老人家在街边摆摊卖地方土产。其中有种叫“甜油柑”的小水果,我们都没有吃过,尝了一下,是之前所没品尝过的味道,难以形容,吃完嘴里有一股淡淡的余甘持续很久。买了一兜,边走边啃。不少游人都去照顾老人的生意。</p> <p class="ql-block"> 很多人都在写有大大“潮州”二字的建筑前留影,我也留一张,<span style="font-size:18px;">到此一游</span>。有点逆光。</p><p class="ql-block"> 侧边的建筑上有“(国营)潮州饭店”字样,和这栋建筑风格类似,感觉是上世纪较早年代的。</p> <p class="ql-block"> 午餐时间,找到了网红店“源福记”吃地方风味粿条,以前没吃过,就是米制的类似汤面的小吃,</p><p class="ql-block"> 这家最有名的是牛杂粿条,我要了一碗海鲜粿条,汤鲜味美,十分合口。店里提供的免费茶水特别好喝,茶汁清澈,滋味甘美,大约是当地凤凰单枞一类的茶叶泡的,大桶茶滋味居然胜过我小壶精泡的茶。赞一下!</p> <p class="ql-block"> 路过开元寺,进去一观。</p> <p class="ql-block"> 从前不知道,看介绍。该寺始于唐开元年,粤东第一宝刹,文物众多, 1961 年被确定为广东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1 年被确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p> <p class="ql-block"> 如简介,地方宽敞,殿阁壮观,圣像庄严。</p> <p class="ql-block"> 寺内菩提树,看似榕树。菩提树是什么树,不去考据了,相信说法不止一种。光是声称菩提子的东西我就见过不少。</p> <p class="ql-block"> 出寺,看重头戏,广济桥。</p> <p class="ql-block"> 广济桥建在广济门外的韩江上,是一座中间用船载的浮桥连接的风雨桥。这座桥名气比较大,可能知道桥的人比知道潮州的人还多。</p> <p class="ql-block"> 桥从南宋修建,历代使用并不断修建,不断改变格局,直到今天这个样子,算是一座活着的桥。</p><p class="ql-block"> 如今的建筑技术可以把桥修成任何想要的样子,但是历史传承还是重要的,潮州更是如此,桥面上嵌入了古时候旧桥的石条,还在边上立了个指示牌标识出来。</p> <p class="ql-block"> 名气大就吸人气,虽是淡季,广济桥上游人还是很多。</p> <p class="ql-block"> 浮桥空隙里有很多顶着水流停留在水面上的小鱼,半尺多长,查了一下,这种鱼叫红眼鳟。游人经常的投喂让野生的鱼也改了习性,毫不惧人。</p><p class="ql-block"> 附近有禁止垂钓的牌子,先前想,这么大一条江,垂钓能把鱼钓绝吗,这样一看,鱼都让游人喂傻了,垂钓确实对鱼不公平。</p> <p class="ql-block"> 浮桥下午以后会打开,晚上还有灯光,据说非常漂亮。</p> <p class="ql-block"> 到此一游,也打个卡。</p> <p class="ql-block"> 考虑到这里的交通状况,夜景我们就不打算看了,白天看也是很漂亮。</p> <p class="ql-block"> 逛完广济桥,下午三点多了,我们就地攻略下一站去哪里。附近有韩公祠,似乎有点远,放弃了。</p><p class="ql-block"> 研究来研究去,最后决定吃潮州牛肉火锅,美食是旅游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最有名的美食不能不体验。</p><p class="ql-block"> 查到一家网评不错的店,在数公里外,打电话问店家,门口能否停车,店家说当时只有一个位置,过去不一定有,想到上午找车位的痛苦经历,我否决了开车去的提议。提议大家腿着去,一方面吃饭时间尚早,另一方面走路还能看看景。</p><p class="ql-block"> 我的决定成了当天最大的败笔,没考虑大家都已经累了,再走几公里,更是疲累,情绪都不好了。</p> <p class="ql-block"> 再次穿古城而过。</p><p class="ql-block"> 一路上倒也颇有风景,不过大家已经累得提不起兴致了。</p><p class="ql-block"> 一座宅子门口有一株巨大的紫荆,树干像个瓶子,光润挺拔,很是奇特。</p> <p class="ql-block"> 路过潮州西湖,看看不绕道,从中穿过顺路看看。</p> <p class="ql-block"> 公园内一个平淡无奇划船的小湖,用手机一比,发现画面效果很好,拍下来了。<span style="font-size:18px;">照片很骗人,特别是有水和光影对比强烈的地方。</span></p> <p class="ql-block"> 走累了,休息休息。</p> <p class="ql-block"> 园内有烈士纪念碑和纪念南昌起义的雕塑。当年南昌起义的义军曾辗转占领潮州城,后来在国民党的堵截之下还是失败了,上了井冈山。</p><p class="ql-block"> 南方是革命的摇篮,这里最早面向世界,有很多的人出洋见过世面,所以思想开放,革命的觉悟也最容易萌发。</p> <p class="ql-block"> 公园内景致很好,高大的芭蕉,奇形的古树,只是众人都没有精神头了。</p> <p class="ql-block"> 终于到了吃饭的地方,地点在新城区,还没到无法停车的地步,后悔没开车来。</p><p class="ql-block"> 总算正宗的潮州火锅能够稍稍抚慰大家的肠胃和疲累的精神。</p> <p class="ql-block"> 吃过饭,太阳还没落,商议下面的行程,初议前往南澳岛,由我先打车取车,回来接大家。</p><p class="ql-block"> 叫了辆网约车,导航去停车的地方。正到下班的时候,满路的摩托车和电动车,连本地的网约车司机都提着小心。和司机聊到本地的交通状况,说因为停车困难,摩托车电动车多,开车很辛苦,到了旅游旺季,外地自驾的游客多,堵车更是严重。自驾来潮州最好的做法是把车停到韩江对面,打车进城,游玩结束打车出城取车。</p> <p class="ql-block"> 取到车,快到吃饭的地方,堵在一个十字路口,大小车辆搅在一起,互不相让,动弹不得,车空里还有单车不停挤进来。</p><p class="ql-block"> 真是怕啥来啥,车后听到咚的一声,有个女孩骑车撞到我车上,扭头看看走了。这可是租来的车,担心后面有什么纠纷,也怕为此耗费宝贵时间,忙下来看,所幸只撞了个印子没擦伤。</p><p class="ql-block"> 没有警察,不知耗了多久。后来车主下来自救疏导,总算夺路绕了几条街回到了吃饭的地方。</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天已经黑透了。</p><p class="ql-block"> 大家久等我不回想我遇到麻烦,正担着心,见我平安回来才放心。</p><p class="ql-block"> 危机解除,后续行程不提,住在潮州是最安稳的事。</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所有的遇见和经历,都是旅行的一部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如今我的旅行太过随性,回来才想起看看潮州的地图,古城相当大,我们走过的只算是一小角,地图上有些点是我想去的地方,但是我这样的走法就错过了。错过就错过了吧,从无知来,到无知去。</p><p class="ql-block"> 我年轻时候会事先研究好每个想去的地方,规划好路线,一一去看,但一天的时间,人文的东西显然也看不了什么。或许,这样的旅行,随性,随遇才是最好的安排。</p> <p class="ql-block"> 第二站结束。</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