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隍庙的烟火气

画石HSH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上世纪八十年代,因工作关系,几乎月月到合肥安庆路上的省电影公司看片开会。会议间隙,常到临近的城隍庙市场逛逛。城隍庙最初给我的印象就是它的烟火气。这里汇聚了各式各样的小摊贩和手工艺人,他们或卖着各式各样的传统小吃,如糖画、糖葫芦、臭豆腐等;或展示着精湛的手艺,如剪纸、泥塑、刺绣等。这些传统的手艺和小吃,不仅让人们感受到了传统文化的魅力,更让人们在品尝和欣赏中,体会到原城隍那份久违的烟火气。</p><p class="ql-block"> 城隍庙会,祈福五谷丰登,烟火气十足。程晓苏《安庆旧影》,“五月之望里俗相传以神生日也,民无贫富男女,旌倪空巷闾,出乐神,吹箫伐鼓,张百戏神像,尽三日而止”</p><p class="ql-block"> 城隍庙的神祇也是颇具烟火气的。城隍者,守土之神,古八蜡水庸也。庸,即城,水墉是农田中的沟渠,水墉神也就是沟渠神。后来古代的城市亦要修筑城墙,城墙之外还要有一圈护城壕。有水的城堑称为“池”,无水的城堑则称为“隍”。八蜡所祭祀八种与农业有关的神祇,水庸是其一。官方及民间宗教祭祀活动。旨在祈求农事顺利,秋有丰收。是和人们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姚莹《漳州府重修城隍庙记》记载,“其再朞年秋八月旌,漳州方旱,君与守令祷焉,礼甫行闾,而大雨至,邦人咸谓神之灵果昭昭也。”</p><p class="ql-block"> 在道教的影响下,城隍成为了一种人格化的神灵。以城隍称呼地方官,体现了百姓对其要求。要接地气,就是要有烟火气。姚莹说,“大抵有功德於民者,生尽其义,殁享其报,礼则然矣。然受其爵者共其职,守其土者佑其民。”</p><p class="ql-block"> “乃推原城隍之所以为神者,俾邦人观焉。信乎。”</p><p class="ql-block">(照片选自网络)</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