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2024年)为止发现最早的陈元光是光州固始人的实物 困翁先生陳公孺人王氏墓誌,漳浦佛昙大坑鉴湖 墓主陈天叙,是陈元光之十一世孙陈洪进之第三子陈文顗的后代,其先(陈元光)是光州之固始人也,唐垂拱始来家于漳浦之鑑湖坊。 墓志铭年代是1421年明永乐十九年辛丑 困翁先生陳公孺人王氏墓誌<br>先生讳叙,字则彝。其先光之固始人也,唐垂拱始来家于漳浦之鑑湖坊,始祖之下谱牒失纪。曾祖字玛珖,业耕牧树䍩家。祖曰史修,字清甫,世德弗耀,倩于姚氏。考曰寿,字伯龄,号龙湫先生,以文学教授乡里。居距海三里弱,有石奇峭,时或观澜其上,至今人指曰“先生石”。母林氏。先生幼,岐嶷好笔扎,所事与群儿异。年十五,游邑庠,东涧原礼许先生,寿州知州伯庸张先生,皆尝及其门。復從先府君草涧先生,学于郡庠。漳卫明威将军徐公端闻其严毅,延诲子弟于家塾。洎府君卒,偕宜衡往三山,卒业于司训有恒王先生。学成,邑大夫举训迪邑庠四,阅月,以疾辞归。思推所学以及人,搆书塾于居室之东,以教乡子弟。闢先贤祠于居室之右,以祀宋高东溪。秋官主事李公茂弘,奉朝檄来修郡誌。时邑长荐先生就笔削,以疾,命子翼代之。时恶少啸聚于村落,诸大姓咸避其凶,或告之先生,曰:死生贫富,系乎命与天也,人如天何?未几,盗至,先生力抗,囙病革。临终语诸子曰:吾死,汝曺无事浮屠,为吾儒累。言既,瞑目而逝,时年六十有七。明永乐辛丑二月二十三日也。以壬寅岁二月十五日葬于頼厝山之麓。先生性简严不流俗,冠、婚、丧、祭一遵朱子家礼。初以家贫嗜学,府君闵其清苦,受以葩经奥义。先生玩诵,明夜不辍,洎有得而归。远近来学者众,故凡经其檃括咸有成绩。晚年韬光葆和,棲迟林壑,不復有干进心,囙以困翁自号。配王氏讳真传,号玉窓,年二十嫔于先生。时家计方窘,先生多游学于外,赖孺人勤耕织以资先生学,故先生不以家政为累,学克底于成者,孺人内助之力也。处夫族婣里咸適其宜。中岁虽享殷阜,筐蠺灯纑,亘老不倦。岁时祀事,器皿必躬涤,品物必精洁。痛念舅姑蚤世,祭酹则歔欷泣下。乡邻屡乏则加赈恤。蒞家人无险言峻色,闺门之内愉如也。后困翁三年卒,享年六十有八。时永乐癸卯十月初九日也。遘疾仅二日,饮食自若。及卒,精神不乱,人谓孺人积善之报云。子男六:翼、肃、亹,王出也;搏、穆、桓,庶出也。女二,长适士族郑纯敏,次适王希谦。子翼以诗经领乡荐,亹由邑庠员与兄联中秋闱,人以为荣。男孙四:桢、榦、栋、梁,女孙三。卜以甲辰十二月初一日合窆于困翁先生之壙左。子翼服衰泣拜,奉状丐铭。宜衡夙游先生门,辱知久,敢不恭承而为之铭。铭曰:<br>先生逊志崇儒绅,礼义冠履淑心身。<br>大开书塾讲彛伦,儒先风化溢海滨。<br>先生学愽贯天人,贻谋延庆垂后昆。<br>诸子礼诗夙佩纫,孟仲折桂诤南闽。<br>孺人相家力辛勤,锱铢累积家以殷。<br>賙恤屡匮睦亲姻,闺儀母则称乡邻。<br>頼厝阡原佳气屯,生也同寿归同坟。<br>勒铭玄宫百千春,庶有考焉徵斯文!<br>徵仕郎 中书舍人門人 胡宜衡 譔<br>赐同进士出身 文林郎 大理寺评事 同郡王昇 篆<br>将仕佐郎 柳州府儒学教授門人 胡春同 書<br>注:本《墓志铭》在二0二0年岁次庚子农历九月二十二日出土 <h1><b><font color="#ed2308">这张旧谱的最后一句话:(陈洪进的第三子陈文顗后代)(晋江)店头又一支迁漳浦之大坑也</font></b></h1> 漳浦佛昙大坑鉴湖陈氏第二个墓志铭,墓主是陈翼,陈天叙的儿子。存于旧谱,但尚未挖掘。 墓志铭载:陈之先出光州固始,唐长垂拱中有从将军陈元光入闽者,始居之漳浦鉴湖坊。 <p class="ql-block">漳浦佛昙大坑鉴湖陈氏第三个墓志铭,墓主是陈肃,陈天叙的另一儿子。存于旧谱,但尚未挖掘。</p> 墓志铭载:陈之先世,光州固始,唐垂拱中有从将军陈元光入闽者,始居之漳浦鉴湖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