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走的决心》——关于婚姻家庭中“牺牲”的思考

刘亚南

<p class="ql-block">  昨晚熬夜把《出走的决心》看完。深有感触。</p> <p class="ql-block">  这是一部关于女性力量、勇气、自由与自我追寻、自我救赎的故事。一个55岁+的家庭女性,决定离开熟悉的环境,踏上一段充满未知和挑战的旅程。这样的设定本身就充满了吸引力,因为它触及了人们内心深处对于自由生活的向往和对于未知世界的好奇。而于我,它更触及了我对婚姻家庭中关于“牺牲”的思考。</p><p class="ql-block"> 主角李红,原本一个有梦想,且有能力与行动力的知识女性,却被“重女轻男”的狭隘思想强行耽误。她被迫回到父母设定的“牢笼”,为家付出,等待弟弟长大成家。</p> <p class="ql-block">  可她向往自由的心似乎让她有点等不及了,当一个对她有意的、远方的、有点知识的孙大勇出现时,她不顾父母“对方是农村的、有点抠”的反对,毅然决然决定“远走高飞”,义无反顾离开了自己的原生家庭。</p> <p class="ql-block">  原本以为从此可以自由的她,其实是走入了另外一个牢笼。传统、抠门、大男子主义、不解风情、喜欢道德绑架的孙大勇又怎么可能给她“自由”呢?对于身体的自由,原生家庭可能只绑架十几二十年,而再生家庭的绑架,则可能是四五十年,甚至一辈子。李红就在这个“牢笼”里,牺牲、奉献、忍让了三十年。尽管挣扎过,但原本反对她婚姻的父母弟弟,完全站在了她的对立面。原因:1、孙大勇外面没有人,除了“扣”,没有别的毛病。2、一个女人没工作带一个孩子,以后怎么生活?3、弟弟马上要结婚,家里没有她的容身之处。</p><p class="ql-block"> 于是她再一次妥协,直到认同与自我“接纳”。后来,女儿青春期,开始“逆反”,终于说出“过不下就离吧”的话,再到后来,女儿直截了当要她离,相反她反过来宽慰女儿,说自己还能行,再撑撑到女儿成家生子。</p> <p class="ql-block">  原本以为等双胞胎外孙上了幼儿园,自己远行的梦想可以成行了,没想女儿工作升职的问题摆在面前,原本支持她的女儿站在了她的对立面,要求她放弃梦想,为家庭做出牺牲。</p><p class="ql-block"> 李红再一次做出妥协。在这一次次妥协中,她的丈夫,总是充当一个指手画脚、一个批判者、一个吹毛求疵、一个大家长的领导角色,明明他可以承担的,偏不,理由是他是男人,他是一家之主,他要钓鱼,他的事很重要,他的面子很重要……</p> <p class="ql-block">  终于,在一次全家庆功宴上,三人觥筹交错互相祝贺升职的升职、拿奖的拿奖,只有李红一个人在厨房忙碌,同时被完全忽略,甚至被呼来唤去的时候,她彻底愤怒了。也是在这一次,她彻底觉醒了——家人很重要,但自己同样重要。她终于义无反顾地离家出走,踏上了憧憬已久的自由远行的旅程。</p> <p class="ql-block">  作为心理咨询师与婚姻家庭辅导师,我一直认为,女人需要呵护,需要疼爱,需要被看到。有一种婚内伤害远比出轨厉害,那就是,男人不把女人当人看,就是,男人对女人不用心不走心不上心的指使与呼来唤去。婚姻中如果没有这个最基本的对人的尊重、温度与怜惜,如果永远是一个人凌驾于另一个人之上,一个人对另一个人(或另一些人)的单向付出,一个人对另一个人理所当然心安理得的索取,那这个婚姻就是最不道德、最岌岌可危的。</p> <p class="ql-block">  事实是,在婚姻中,不需要任何人作出“牺牲”。假如内心富足、相互滋养,付出就是自然而然、心甘情愿,且喜乐与自我满足的。</p><p class="ql-block"> 总之,发自内心本能、心甘情愿、本质具足的爱与付出,其力量远强于因道德、责任、面子而不得不的付出。</p><p class="ql-block"> 这一点,很多人还没有悟到~~~</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