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一地黄叶,一抹斜阳,深秋已至 。春天播种的时候想象着秋天的收获 ,夏天繁茂的时候渴望着果满枝头 ,现在秋天如约而至终于迎来了收获的季节 。秋天是一篇优美的诗,只有积淀和领会才能汇集成锦绣芬芳。</p><p class="ql-block"> 根据李庄镇沙墩小学教研室“我最满意的一节课”活动通知,为引导教师深入学习新课程标准,更新教育理念,构建高效课堂,进一步深化我校课堂教学改革,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教研水平,李庄镇华埠小学决定本学期继续开展“我最满意的一节课”活动。在赵校长的带领下课堂活动有序开展!</p> 语文精彩课堂展示 <p class="ql-block"> 赵老师的课堂就像一颗五彩斑斓的糖果,甜而不腻,充满了教育的智慧和温情。她不仅是孩子们的知识引路人,更是他们心灵的守护者。在《两件宝》这一课的教学中,赵老师巧妙地将课文内容与生活实际相结合,让孩子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会了知识,更学会了如何做人、如何学习。她的教学设计独具匠心,从猜谜语导入新课,激发了孩子们的学习兴趣,让他们在探索中发现自身的“宝贝”。在学习生字时,赵老师又巧妙地运用加一加的识字方法,帮助孩子们更好地理解和记忆。这种寓教于乐的方法,不仅让孩子们学得轻松,更让他们对汉字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而在课堂组织上,赵老师更是展现出了她的高超技巧。</p> <p class="ql-block"> 尤老师用默读的方法引导学生思考。课文讲了一件什么样的事?故事的主人公是谁?他们的家在哪儿?于是串联起了整个故事的内容,纸船和风筝让松鼠和小熊成了好朋友。有一天他们吵架了,松鼠和小熊都很难过。后来他们又和好了,让孩子们理解到整篇故事其实围绕着友谊三部曲,好朋友到吵架到和好这三个过程。生动有趣,例如在与孩子沟通的过程当中展开小组合作交流。请同学们互相读一读,读对了请你夸夸他,读错了请你帮帮他。生动有趣的评价也让课堂生趣盎然。</p> <p class="ql-block"> 孙老师抓住雾的顽皮、淘气来指导学生学习雾所具备的这两个特征。另一方面引导学生理解雾非常了不起,他想把谁藏起来,就能把谁藏起来这一特点,体现出雾的顽皮。孙老师根据教材和学生特点,以读为本,重在说话训练。孙老师几乎每个环节都有说话训练,巧设活动,留白,补白,培养并丰富学生的想象力,拓展思维的宽度和广度。例如:出示图片,想象说话:雾是个淘气的孩子,它把______藏了起来,无论是______,还是______,都______。相机引导学生想象,把大海藏了起来,除了大海、船只看不见了,还有什么看不见了?“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思维的火花被点燃了,“跳出水的鱼儿、小岛、渔民、海鸥”等答案一个个从脑子里蹦出来,小手纷纷举起。突破了重点,课堂趣味横生,着实是一处亮丽的风景。这里是以学生为本的主题理念,鼓励他们的个性得到发展,让他们敢于表达自己的想法。</p> <p class="ql-block"> 学生自读课文,在读准字音,读通句子的基础上,找出文中描写声音的词语、句子。在这个教学环节中,王老师安排了三个学习任务。任务一:聚焦描写声音的词语。1.老师先请学生交流自己读课文时发现的描写声音的词语:澎湃、唧哩哩、轻轻柔柔的呢喃细语……2.接着,老师出示了一组词语:滴滴答答、叮叮咚咚、叽叽喳喳、唧哩哩唧哩哩3.老师提问:以上是谁发出的声音?学生稍加思考,发现是小雨、小溪、小鸟、小虫子发出的声音。4.老师又出示了一组词语:小溪淙淙、河流潺潺、大海哗哗5.老师先请学生读一读以上三个词语,思考:你发现以上三个词语的共同特点了吗?6.学生经过思考,发现以上三个词语的构词特点是:名词+拟声词7.老师表扬了学生,并继续提出要求:你们能把第一组词语也加上发声的事物,同样构成这样特点的词组吗?8.学生:小雨滴滴答答、小溪叮叮咚咚、小鸟叽叽喳喳、虫子唧哩哩唧哩哩……</p><p class="ql-block"> 这节课王老师带领学生进行的全部语文活动都是围绕着一个主题,那就是欣赏、学习、感知大自然的美妙声音。有了这个主题,全部的教学活动围绕这个主题展开,学生的读、写、思都在做着一件事。简单、简约、高效,这样的课很受学生的欢迎。</p> <p class="ql-block"> 在落实“学习概括每件事的内容及课文内容”的学习目标时,薛教师基于对学情的把握,出示第一件事的内容,相机引导学生结合表格,如何概括更简洁——当事件中人物复杂时,把不是主要人物的可以删掉,再来对应表格,概括二三件事,教学评一致地突破了学习难点。这个环节的教学主要落实本单元的语文要素——关注主要人物和事件,学习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薛老师让学生充分与文本对话,利用表格(学习单),完成第二、三件事的概括。为什么这样高效?因为薛老师教在了关键处,打通了学生学习的关键,可谓四两拨千斤,体现出教学的有效性。教师的教是基于学生的学,何时教?教什么?怎么教?一是要服务于学习目标;二是要基于预学反馈的真实学情。讲在关键处,讲在学生预习易错处,讲在学生划分不得要领处,这样就做到了高效。薛老师步步为营,扎扎实实地围绕单元核心要素,既教法,又带领孩子们用法,练法,最终通过评价展示,高效达成目标,体现出了练习的有效性。</p> <p class="ql-block"> 在整个课堂实施过程中,陈老师注重以学生为主体,关注学生所想、所说,不断用激励性的话语从正面加以引导,评价语新鲜贴切。正如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所说的:“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在教学中,对于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陈老师能引领他们深刻体会课文的主题;对于胆小的学生能给予他们鼓励,对于答错问题的学生给予方法、尊严,对于积极发表见解的学生给予热情、成功,整节课真正表达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及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使学生经过自己的努力获取了知识、培养了能力。</p> <p class="ql-block"> 刘老师执教的《月光曲》一课。刘老师以课文第九自然段中的月光曲创作部分为核心,通过播放月光曲的音乐,引导学生结合文字内容进行想象与解读,整堂课充满了音乐与文字的交融,刘老师在课堂上将重点放在了月光曲的创作上,通过音乐与文字的结合,让学生深入体会贝多芬创作时的情感与意境。这一做法加深了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也让他们对月光曲有了更加直观的感受。刘老师的课堂主线,并不是文本内容的分析,而是基本语文能力的训练,也就是听、读、思、说,听读思说其实也就是我们语文学科的核心素养。刘老师先让学生听音乐感受旋律的变化,再让学生们通过读文字想画面,相机进行有感情的朗读指导,过程中让学生充分交流,让学生在思维的碰撞下有所发展,有所收获。最后进行拓展,听熟悉的音乐想画面,并将写到的画面写出来交流。</p> 数学精彩课堂展示 <p class="ql-block"> 一年级一班的孟老师在讲授《9加几》这节课时思路清晰,数学语言简练,具有很强的感染力,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生本教育要求,教学效果显著。教育中方法多样且重点明确,教师能针对学生的多种方法进行有重点的指导,特别是凑十法,通过找、说、摆、圈等多种方式详细讲解。</p><p class="ql-block"> 课堂中结合学生年龄特点和心理特征,创设生活情境,如运动会等,引出数学问题,增强了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同时利用多媒体技术,将“凑十”过程动态展示,化静为动,化难为易,帮助学生直观理解算理。</p> <p class="ql-block"> 二年级一班的季老师能够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创设有趣的学习情境,如通过灰太狼和喜羊羊的故事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更好地投入到学习中。教学中教师能够体现学生为主体的课标理念,注重学生自主探究。通过让学生经历观察、操作、实验等实践活动,在合作与交流的过程中获得良好的情感体验和数学实践活动经验。教师的教学设计符合数学教学规律,注重了学生知识新旧的衔接和由易到难的特点,有效地设计教学流程。如从两个数字能够组成几个两位数为基础,探索三个数字能够组成几个数。 课堂中教师能够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通过激励性的评价语和多元主体评价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p> <p class="ql-block"> 二年级二班的张老师以复习旧知引入新知,通过回忆前面学过的乘法口诀并理解乘法的含义,自然过渡到本节课学习9的乘法口诀。这种迁移知识的方法,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接受新知识。例如,有的教师通过小袋鼠跳远,一步为一个9的情境,让学生从几个9开始着手理解9的乘法口诀含义,这种直观的教学方法非常有效。在教学过程中,前三个口诀教师和学生共同来得出,后面的口诀教师则留给学生自己探究和学习。这种方法充分发挥了学生的自主探究和学习的主体性,同时也强调了学生容易出错的地方。教师还提供了多种记忆口诀的方法,如找规律、口算、同桌互查、手指记忆等,帮助学生更好地记忆和应用乘法口诀。</p> <p class="ql-block"> 三年级的王老师的这节课的教学目标明确,旨在拓展学生对单位“1”的认识,理解把一些物体看作一个整体,平均分成若干份后,其中的一份或几份也能用分数表示。同时,通过渗透数形结合的思想,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和类比推理能力,让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从课堂表现来看,这些目标都得到了较好的实现。在导入部分教师通过“说一不二”等课前游戏,以及“关于分数你明白些什么?”等问题,巧妙地引出了新课的学习,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同时也为学生后续的学习做了良好的铺垫。整堂课中,教师充分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究,无论是小组讨论还是上黑板板书结果,都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只是作适当的启发引导,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王教师利用课件等多种资源,通过动手操作、观察讨论等方式,帮助学生直观地理解分数的意义和应用。这些资源的运用既简洁又有效,达到了预期的教学效果。</p> <p class="ql-block"> 秦老师的这节课的教学目标明确,旨在通过植树问题的教学,让学生掌握间隔数与植树棵数之间的关系,并能够应用这一规律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教师通过具体的生活情境引入植树问题,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理解并掌握这一数学规律,体现了“数学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的理念。本节课采用了多种教学方法,如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动手操作等,让学生在多样化的学习活动中发现规律、理解规律、应用规律。例如,教师通过让学生画线段图、填表、比较分析等方式,引导学生逐步发现“棵数比间隔数多1”的规律,并通过实际问题的练习,巩固了这一规律的应用。在教学过程中,秦教师不仅注重知识的传授,更注重学生数学思维的培养。通过引导学生观察、猜测、实验、交流等活动,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操作能力和与人合作的能力。同时,通过“化繁为简”的解题方法,渗透了数学思想方法,提高了学生的思维能力。</p> <p class="ql-block"> 朱老师课堂结构安排得十分合理,朱老师从复习旧知入手,自然过渡到扇形统计图的学习,既巩固了学生的基础知识,又为新知识的学习做了良好的铺垫。在教学过程中,朱老师遵循了循序渐进的原则,先介绍扇形统计图的基本概念,再通过具体实例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其特点和应用。教学方法上,朱老师充分运用了多媒体教学手段,将抽象的统计知识以直观、生动的形式呈现出来。他通过动画演示扇形统计图的绘制过程,以及利用扇形统计图进行数据分析的方法,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同时,朱老师还鼓励学生动手实践,通过小组合作完成扇形统计图的制作,培养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p><p class="ql-block"> 朱老师通过精心的教学设计和生动的教学方法,使学生充分理解了扇形统计图的基本概念和特点,并掌握了其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方法。我相信这节课将对学生未来的学习和生活产生积极的影响。</p> 英语精彩课堂展示 <p class="ql-block"> 赵老师这节课是五年级Unit6 B Read and write</p><p class="ql-block">首先赵老师这节课通过多种方式,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英语单词、句型和语法。使学生们在实践中自然而然地掌握语言技能,同时增强语言运用的实际能力。</p><p class="ql-block">2.在教学过程中,赵老师能有效组织师生互动、生生互动。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小组合作,通过提问、回答、反馈等环节,形成良好的课堂互动机制。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还培养了他们的团队协作精神和批判性思维能力。</p><p class="ql-block">3.赵老师针对本班学生英语水平参差不齐的特点,教师采取了分层教学策略。教师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不同难度的教学任务,确保每位学生都能在适合自己的水平上得到提升。这种个性化教学方法有助于保护学生的自尊心,激发其学习动力!</p> <p class="ql-block"> 乔老师的这节课,课堂活跃度和氛围很好,学生积极参与,师生互动融洽,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p><p class="ql-block"> 乔老师这节课教学能够充分利用教学资源,设计丰富多样的教学活动,寓教于乐,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在教学过程乔老师能够突出重点和难点,帮助学生突破学习障碍。</p><p class="ql-block"> 乔老师板书设计工整,课件制作精良,图文并茂,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p> 科学精彩课堂展示 <p class="ql-block"> 邢老师的《安全用药》这节课的教学理念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题,通过多媒体展示和交流,引导学生主动探索和学习。本节课教学重点突出,教师在强调重点知识时,引导学生自学,并通过小组讨论让学生总结出知识点。在幻灯片上反复练习,要求学生在教材中画出重点,最后进行课堂速记和巩固练习,达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在处理“设计旅行小药箱”这个难点时,教师先简单介绍了一些家庭常备的内服药、外用药及配备家庭小药箱的注意事项,然后引导学生自行设计一个旅行小药箱,这一环节不仅突出了“生物学习能力的培养和生物学习方法的形成”,而且效果较好。教师在本节课中运用了多种教学资源,如图片、视频、实物等,这些资源有效地辅助了教学,使学生更直观地理解知识。例如,通过实物“茭瓜”直观形象地展示了剖面图的形成方法,虽然没有充分展示如何判读,但也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此外,教师还通过课前调查活动、图片展示等方式,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增加了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和自学能力。</p> <p class="ql-block"> 正是有了春的播种,夏的孕育,才有了秋的累累硕果。挥洒汗水,辛勤耕耘,才换来了今天采摘的快乐让我们用心去品味这一份收获的喜悦……</p><p class="ql-block"> 相信在各位领导的关怀和指引下,李庄镇华埠小学教师们的教育教学能力在每一次的活动中都能更上一层楼!其实每一次的教研活动都是一次灵魂的唤醒,也是一次诗意的修行,愿我们李庄镇华埠小学的教师们于唤醒中迈步,在诗意中同行,抱团成长,共研共学,齐步前进。</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