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九月去葡萄牙之前,就决定了要去非洲的摩洛哥看看。和大多数人一样,提起非洲,自然而然想起的就是漫山遍野的黑人兄弟。但其实位于非洲北部的摩洛哥是一个阿拉伯国家,<span style="font-size:18px;">它南邻撒哈拉,西临大西洋,北与“两牙”隔海相望,尤其是与西班牙最近,历史上和现代都受西方影响,所以</span>有人称其为“位于非洲的非非洲国家”。</p> <p class="ql-block">此次旅行从<span style="font-size:18px;">位于摩洛哥西部,大西洋海岸边上的历史名城卡萨布兰卡(</span>Casablanca,al-Dar al-Bayda in Arabic)开始。这是摩洛哥最大的城市、最大的商港和最大的工业基地,<span style="font-size:18px;">1982年发行的由Bertie Higgins填词和谱曲,贝蒂·希金斯演唱的著名歌曲<<卡萨布拉卡>>,更使这座城市蜚声于世。</span>Casablanca为西班牙语,可直译为“白色的房子”。漫步在卡萨布兰卡街头,建筑无论新旧,确多为白色,可见长久以来人们依旧遵循传统,使这座城市至今仍是名符其实的“白屋之城”。</p> <p class="ql-block">Arab League Park是卡萨布兰卡中心的一个社区公园,离我们下榻的酒店很近。公园内随处可见姿态各异、悠闲自在的猫咪,奔跑嬉戏的孩童和席地而坐的野餐者,美好平静得让人流连忘返。</p> <p class="ql-block">Hassan II Mosque ,建成于1993年的哈桑二世清真寺是伊斯兰世界第三大清真寺,也是摩洛哥唯一对外国人开放的清真寺。富丽堂皇的哈桑二世清真寺外表与传统的清真寺无太多区别,但内里的现代化元素很多。比如隐藏在圆柱内的扩音器,使领祷者的声音可以清晰地传达到这座可容纳10.5万人同时礼拜的清真寺内的各个角落;祈祷大厅可收缩的屋顶,五分钟内即可打开或关闭。因此这座清真寺也被称为是传统与现代结合得最为完美的产物。</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Rick's Café,</span>里克咖啡馆是著名电影《卡萨布兰卡》(又名《北非谍影》)的故事发生地,这部以二战为背景的影片由英格丽.褒曼和亨弗莱.鲍嘉主演,讲述了发生在里克咖啡馆里谍战与爱情交织的故事。想当初,这部影片是我和同学们心中经典中的经典,<span style="font-size:18px;">Rick Blaine 和Ilsa Lund的爱情故事更曾重重敲击过我们懵懂的少女情怀。如今有机会到此一游(尽管电影并不是真的在这里拍摄)自然要缅怀我的青春偶像</span>英格丽.褒曼和亨弗莱.鲍嘉,更借此致敬那已远去的青春!</p> <p class="ql-block">摩洛哥的首都Rabat 位于摩洛哥西北部的大西洋沿岸,被UNESCO誉为阿拉伯穆斯林传统与西方现代主义深度对话的产物。其中最能体现这一特点的是Mausoleum of Mohammad V(穆罕默德五世陵墓)。<span style="font-size:18px;">穆罕默德五世是当今国王的祖父,</span>被认为是近代摩洛哥最伟大的君主,因此他的陵墓的建筑规格堪称摩洛哥王陵的巅峰,不仅规模宏大,而且内饰图案非常漂亮。陵墓入口以及墓室内四周都有卫兵把守,显得庄严肃穆。墓对面是被称为Rabat的象征的哈桑塔及哈桑大清真寺遗址。哈桑大清真寺原是北非最大的清真寺,建于12世纪,长183米、宽139米,据说毁于1775年一场以里斯本为震中的著名大地震,从仅存的312根大石柱仍可想象其昔日的雄伟。哈桑塔保存较好,四周雕刻图案各异,具有摩洛哥传统艺术特色。整个建筑群庄严雄伟,风格典雅,体现了阿拉伯穆斯林优美的建筑工艺和摩洛哥特有的建筑风格以及装饰艺术。</p> <p class="ql-block">Rabat是一个现代与历史,活力与宁静并存的地方。在它的一角,迷人的Kasbah des Oudayas (乌达雅城堡)静静地展示着自己的美丽。蓝天白云之下,绿草青树,碧水黄沙;泛黄的城墙之内,弯曲小巷,素洁白房。慢慢地走,闲闲地逛,心就莫名地安静下来。</p> <p class="ql-block">在大西洋与地中海的交接处,在著名的直布罗陀海峡看夕阳西下:此时、此地、此景,和你、和我、和她,到此一游。</p> <p class="ql-block">美丽的港口城市Tangier,虽是匆匆一过,但月色星光下的城市、大海和你我的剪影,以及朝阳晨曦里的港口、古堡和你我的笑容都在这里,也在心里。</p> <p class="ql-block">蓝色之城Chefchaouen(舍夫沙万)坐落在里夫山脉(Rif Mountains),穿梭于高低起伏如迷宮般的巷弄之中,入目皆蓝:天空是蓝的、屋舍墙面是蓝的、阶梯是蓝的、木門也是蓝的……。有深幽的蓝,有浅淡的蓝,有干净清爽的蓝,也有被足踏脚踩污浊不堪的蓝。蓝啊,我最喜欢的颜色。</p> <p class="ql-block">Fez是摩洛哥第二大城市,也是北非史上第一个伊斯兰城市,也曾为摩洛哥一千多年来宗教、文化与艺术的中心。城中的Royal Palace of Fez,不对外开放,只能在外面仰望着7个金色大门想像着门内的富丽堂皇。穿过Mellah of Fez (Jewish district),便是著名的Medina of Fez。</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Medina 是阿拉伯语‘‘城镇”的意思。作为阿拉伯人聚居区的Medina of Fez(菲斯老城)有着深厚的宗教、传统文化和哲学根基,于1981年被联合国科教文组织指定为“世界文化遗产”保护地区,世界重点文物紧急抢救项目。 据导游介绍,这里有九千四百多条巷弄,挤满了贩卖各种手工艺品的商店、茶餐馆、肉店、蔬菜水果店,以及各种手工作坊。建于公元862年,被喻为世界上第一所大学的</span>University of al-Qarawiyyin(卡拉维因大学)也坐落在这里。</p><p class="ql-block"> Median of Fez,是今年一路游来印象最深的地方,没有之一。不为之大、不为之久,不为之景,也不为之情,而是为之味儿。Medina of Fez 里有很多手工制作坊,香料,金属,食品各种味道混杂,尤以皮革加工厂的臭味最甚。臭气冲天,令人作呕绝不是夸张!进门时,每人一枝的新鲜薄荷叶的芳香丝毫掩盖不住这浓郁的味道,唯有掩鼻而逃。这令人难以忘怀的臭啊,从此不再爱皮衣。</p> <p class="ql-block">Midelt,以盛产苹果闻名。途中停在这里午餐,已经不记得吃了什么,只记得这<span style="font-size:18px;">很有特色的餐馆和</span>一红一绿两个美丽的大苹果。</p> <p class="ql-block"> 柏柏尔人<span style="font-size:18px;">(Berber)</span>是摩洛哥最早的原住民之一,远古时期他们就生活在沙漠边缘的绿洲里,<span style="font-size:18px;">在这片土地上建立了早期的部落社会。</span>今天,这个古老民族中的一些人,仍然聚集在摩洛哥的某些偏僻地区,与戈壁沙漠相依相伴,长期生活在残酷的自然环境里。在我们去往撒哈拉沙漠的路途中就遇到这样的一个部落 ,导游说许多路过这里的游客,都会捐赠些钱物。团友们纷纷响应,三十一人,共捐赠了一千三百五十元MAD。既无力改变,只能以杯水车薪,略表心意。</p> <p class="ql-block"> 初闻撒哈拉沙漠 ( Sahara )是在地理教科书上 ,那时的撒哈拉只是冷冷的一个地名。大学时,读了三毛,撒哈拉就有了温度,有了故事,有了爱情:“荷西静静地等着我,我看了他一眼。</p><p class="ql-block">他说:‘你的沙漠,现在你在它怀抱里了。’我点点头,喉咙被哽住了。”</p><p class="ql-block"> 我们此次,虽只不过到了撒哈拉沙漠的边缘,但也算是“在它的怀抱里了”。没有荷西,没有爱情,也没有人如三毛一样哽咽。<span style="font-size:18px;">但俯瞰脚下蜿蜒起伏、逶迤连绵的沙山,震撼于它的广阔无垠,沉厚雄壮;领略到它独有的星空夜色的深邃,</span>日出日落的瑰丽;也<span style="font-size:18px;">感受到了它的神秘苍凉,细腻温柔。第一次夜宿大漠,第一次骆驼骑行,第一次在沙漠里以自身免疫力抵抗高烧,相信我的免疫力已经更上层楼,总</span>是不虚此行。</p> <p class="ql-block"> 在摩洛哥 东南部,High <span style="font-size:18px;">Atlas </span>Mountains(高阿特拉斯山脉)和撒哈拉沙漠之间 ,有一片美丽的绿洲,小镇<span style="font-size:18px;">Tinghir(</span>廷希尔)就坐落在这里。这座小镇是通往<span style="font-size:18px;">Todra Gorge(</span>托德拉峡谷)的门户,<span style="font-size:18px;">以其茂密的棕榈树林、传统的泥砖古堡和引人注目的托德拉峡谷而闻名。</span>廷希尔的自然美景以其翠绿的棕榈树和棕黄色的泥砖屋舍的鲜明对比为特色。尤其是当你从干旱的沙漠中出来,廷希尔 (Tinghir) 郁郁葱葱的棕榈树林和潺潺流淌的溪水,令人耳目一新。雄伟的峡谷、郁郁葱葱的树木和风景如画的城堡相结合,创造了廷希尔独有的景观。</p> <p class="ql-block"> 精致小巧的旅馆 Ksar Ben Youssef。</p> <p class="ql-block">Kasbah Taourirt城堡是<span style="font-size:18px;">Ouarzazate(瓦尔扎扎特)市的主要文化遗产风景区,</span>被列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世界文化遗产,它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十二世纪。古堡是一组土制建筑,它是被称为阿特拉斯之王(Lord of the Atlas Region)的Pasha塔米 -艾勒 -格劳伊(Thami el Glaoui)的故居之一。艾勒·格拉维(El Glaoui)家族在这里一直居住到1956年,也就是摩洛哥独立之日。1972年,Taourirt古堡被Ouarzazate市政府买下。</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Aït Benhaddou 也称为Ksar of Ait-Ben-Haddou(</span>阿伊特· 本·哈杜筑垒)是一处于中世纪兴建起来的乡村防御工事,<span style="font-size:18px;">位于摩洛哥Ouarzazate 省(瓦尔扎扎特省),阿拉伯语中被称为Ksar,翻译过来就是“设防的城堡”。和</span>Kasbah Taourirt城堡一样,<span style="font-size:18px;">Aït Benhaddou也是利用了摩洛哥特有的红土泥加稻草砌制而成。傍河而建带有角楼的城墙,城墙后便是层层叠叠,依山而筑的古民居。 它们叠加而上,一直去到山顶的一座四方的碉楼。Aït Benhaddou 被认为是摩洛哥粘土建筑的典范,自 1987 年起被列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几个世纪以来,这个利用烘干的泥土搭建而成的建筑物群一直是非洲最杰出的建筑精品之一,以其独特的方式展现了与众不同的魅力,甚至还赢得了“摩洛哥最美村落”的称号。今天的城堡里满是各种各样的商铺,很是热闹。</span></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Atlas Studio,北非第一家影视基地,有“非洲好莱坞”之称。 据说《埃及艳后》、《角斗士》、《盗梦空间》、《欲望都市2》、《红海行动》等电影都曾在此拍摄。</p> <p class="ql-block">High Atlas Mountains 高阿特拉斯山脉,也被称为大阿特拉斯山脉,位于北非摩洛哥中部,长2,400公里,横跨摩洛哥、阿尔及利亚、突尼斯三国 (并包括直布罗陀半岛),把地中海西南岸与撒哈拉沙漠分开。摩洛哥境内的阿特拉斯山中,栖息着柏柏尔人。<span style="font-size:18px;">沿着曲曲折折的公路</span>在阿特拉斯山中穿行,隐藏在山中的小村落和零零散散的山里人家,以及路边的的小商铺勾起我对生活在这里的那些普通摩洛哥人的好奇,真想靠近去一探究竟。</p> <p class="ql-block">Marrakesh<span style="font-size:18px;">马拉喀什</span>是此行的最后一站。最先打卡的是巴伊亚宫(Bahia Palace),这是摩洛哥保存最完整的古迹之一。巴伊亚宫并非皇宫,只是哈桑一世时权臣<span style="font-size:18px;">司穆萨( Si Moussa)的住宅,后由他的儿子扩建装修</span>。宫殿内由雪松木拼接、彩绘的天花板,辅以细致的摩洛哥石膏浮雕;窗户上的彩色金属格栅,五彩斑斓的玻璃;木门上的彩绘,周围的马赛克瓷砖,庭院中华丽的喷水池,巧妙的设计,将绘画、镶嵌、雕刻以及各种手工艺融合在方寸之地,这些地方都是巴伊亚宫的艺术精华所在。</p> <p class="ql-block">在马拉喀什,白日的Jemaa el-Fna square并没有什么特别之处。而到了晚上,它的night market蜚声整个北非,是这座城市的招牌之一。据说最多时可有两万多人聚集在此。耍蛇人、民间舞者,说书会,民间音乐会,各种游戏杂耍和供应各种美食的街头小吃摊比比皆是。点一杯饮料,坐在高高的顶楼上,俯瞰整个集市的繁华,让久居清寂渥村的村民又多了一丝烟火气。</p> <p class="ql-block">Jardin de Majorelle Gardens是马拉喀什一座占地一公顷(两英亩)的植物园和艺术家景观花园,这座花园由法国画家 Jacques Majorelle (1931 - 1886) 创建,由建筑师 Paul Sinoir 建造。来自世界各地的植物遍布园中各个角落,绿意盎然,其中光是仙人掌就有100多种。</p> <p class="ql-block">此次旅行,吃吃喝喝也是重要的一部分,毕竟这是咱第一次来非洲,亚、非、拉、美、欧,就差这一洲了,一定要功德圆满。摩洛哥萨salad, 摩洛哥soup ,摩洛哥烤串,摩洛哥烤鱼,摩洛哥库斯库斯(Couscous),摩洛哥薄荷茶(mint tea)……,均一一试过,当然也没有错过最著名的摩洛哥塔吉锅(Tagine)。食品称不上精致,也不适合我的中加混搭胃。最后一天终于没忍住,来了一顿方便面配肯德基。</p> <p class="ql-block">在摩洛哥的最后一夜,Marrakech的 Palm Plaza旅馆静谧而美好。这一段的旅行结束,下一站去哪里呢?我不知道。</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