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朝鲜美术作品市场回眸与展望“际华春秋”

神彩画廊

<p class="ql-block">●际华春秋拍卖有限公司自2008年春季正式起航,从事朝鲜美术品拍卖走过了15个春秋,在中国市场经济大潮的推动下,见证了朝鲜美术品在中国市场的起伏,历经了探索、起步、发展和混乱几个阶段,曾几何时,朝鲜美术品如同漫山遍野的金达莱,中国的大江南北都出现她的身影,至今大多回归为地摊上的位置,被世人诟病和非理性对待,我们对这一现象做出思考和分析:朝鲜美术品到底有没有收藏价值?什么样的朝鲜美术应该被藏家关注?造成当前朝鲜美术作品泛滥的原因是什么?</p><p class="ql-block">● 2008年5月25日,北京际华春秋拍卖有限公司举行“中国油画暨朝鲜当代艺术春季拍卖会”,中国油画为首都博物馆“融合与创造-2007年中国油画名家学术邀请展”主要参展作品,在北京美协和中国油画学会的帮助下从几千幅报名作品中严格筛选,集中了中国油画当代强大的阵容。因为汶川大地震和经济危机的影响,中国油画专场拍卖遭遇滑铁卢,但是朝鲜油画100%成交,这些朝鲜作品,风格细腻、纯洁、淡泊、安静,没有商业炒作的艳俗,首次拍卖实践使现场观摩的朝鲜白虎会社代表团震惊和鼓舞。</p><p class="ql-block">● 际华春秋的努力,揭开了鸭绿江隔挡着的朝鲜美术神秘的“红盖头”。际华春秋2009年春拍重点推出了朝鲜美术专场,几乎全场成交,朝鲜青年艺术家安哲男、宋英秀、黄哲、崔革新的油画作品均二十多万人民币成交,有的作品与起拍价相比30倍落槌。朝鲜白虎会社24位艺术家集体创作的《阿里郎》油画组画(九幅),180万人民币成交。因为际华春秋对于朝鲜美术的研究是懵懵然迈步阶段,朝鲜的美术泰斗级人物,李硕镐/石浩(一观.1904.2.10-1971.11.17)、郑宽辙(1916.11.23-1983.12.2)、韩尚益/相益(1917.9.2-1997.10.22)、吉镇燮(1907.2.20-1975.9.7)、林洪恩/红银(1914.5.3-1999.12.20)、郑昶谟(1931.12.16-2010.7.12)等被严重忽视,价格完全没有体现其真实的市场价值。</p><p class="ql-block">● 从此,际华春秋将朝鲜美术品纳入了春秋两季拍卖会。在中国文化部的支持下,承办了“庆祝朝鲜战争胜利60周年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文化艺术展”,“第十三届亚洲艺术节朝鲜艺术家美术精品展”等各种展览,积极宣传朝鲜的民族精神和国家面貌,拍卖和展览带给了观众极大的精神享受和历史如昨的时空感。</p><p class="ql-block">● 因为与朝鲜万寿台创作社一直没有开展合作,际华春秋将宣传的重点放在了朝鲜白虎会社、三池渊创作社和朝鲜美术博物馆的合作艺术家身上。使朝鲜万寿台创作社的艺术大师李硕镐/石浩、郑锺汝、黄永俊/荣俊、郑昶谟、鲜于荣/英、金圣民(1949- )、崔成龙(1942- )等没有获得完整的市场宣传和定位,这造成了朝鲜青年油画家的作品拍卖价格超越了朝鲜家喻户晓的人民艺术家。</p><p class="ql-block">● 中国人民对于抗美援朝血色的记忆历久弥新,因为它早已融入中国历史的血脉中。汉文化圈的悠久的文明史,中朝两国人民之间深厚的传统友谊的继承发扬,艺术交流从来是其中最美丽丰富的篇章。</p><p class="ql-block">● 2013年,际华春秋拍卖会朝鲜功勋艺术家黄哲的油画《雪山》以80万元人民币成交。朝鲜年轻艺术家张元吉的油画作品《仓央嘉措的阳光》以92万人民币落锤,朝鲜艺术家单幅作品在中国的拍卖市场距离百万元价格一步之遥。 </p><p class="ql-block">● 际华春秋曾经宣传朝鲜美术是社会主义的红色化石,是世界艺术品市场没有被商业化影响的宝藏和最后一片处女地,虽然伴随而来的,是朝鲜油画和朝鲜画大批的涌入中国,商品画和赝品泛滥成灾,但是了解朝鲜艺术、开发朝鲜艺术市场的欲望之火已经被点燃。</p><p class="ql-block">中国的收藏家、画廊主、艺术品经纪人以及批评家,直接推动了朝鲜当代艺术在中国市场的爆炸性发展。但是,有人在揠苗助长,如“瘦肉精”一般的危害,视艺术家为机器,不健康的干预朝鲜艺术家的创作,梦想操控着某些朝鲜当代艺术的话语权,让朝鲜美术在裸奔。这是艺术的悲哀和亵渎,也会遭到市场规律的反噬。无论是朝鲜当代艺术还是当代艺术市场都需要喘口气思考,不能丢弃思想的拐杖上路。</p><p class="ql-block">●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初期,延续到70年代,美术品与工艺品一直担任着出口换取珍贵外汇的重要任务。同样,现在朝鲜国内会社为了外汇,中国公司为了利益,纷纷组织朝鲜艺术家流水线一样绘画作业。朝鲜的美术家队伍庞大,仅仅万寿台创作社就有上千名员工。在经济极度萎缩的冷寂时期,奢侈行为的美术品收藏只能让位于国家利益和面包。有少部分朝鲜画画家,“成名”“挣外汇”等物质化的理想,吸引着他们不断向“钱”靠拢,转行画好卖的油画。因为交易模式仍被朝鲜政府严格的政策(作品所有权属于国家)约束,所以出现了假署名和临摹画。 这是任何时代和国家,艺术品形成市场以后不可避免的商业陷阱 。</p><p class="ql-block">● 在时代的浪潮中,中国艺术品市场几经起落。促成这复杂形势的既有风云变幻的国内经济、国际政治环境,更在于市场自身的调节。朝鲜艺术品在踉踉跄跄尾随追赶改革开放后的中国艺术品市场。近10年来,中国文物艺术品拍卖市场规模徘徊在250-350亿元之间,仅为高峰时期的一半,而朝鲜美术的市场占有可以忽略不计。改革开放是万物萌发、冲破铁幕的春风,在艺术品市场回归理性的情况下,随着朝鲜政府部门管理的介入完善、法律法规的细化深化,朝鲜美术产业在建立规范标准、自律公约方面,亟需形成一套艺术品产业管理架构。</p><p class="ql-block">● 如今,朝鲜美术品市场态势的雏形已经形成,中国收藏家的宽容善良、开创性和冒险精神,庇护着朝鲜美术市场在中国的成长。但是,对于朝鲜美术,人们还存在盲区和误区。</p><p class="ql-block">首先,朝鲜大同江流域是人类文化的发源地之一,有青铜器时代文化。朝鲜半岛自高丽时代,便是东亚各国中与古代中国政治制度、人文风俗最为接近的国家。缘于儒文化同源性和相似的文化根基,高丽美术早期主要继承新罗和唐代,后高丽王朝设立图画院吸收宋画艺术之精髓,再经过本土化的演绎,从而建构出朝鲜民族的绘画特质,高丽王朝与宋朝官方、民间广泛开展了艺术品交易。</p><p class="ql-block">● 与中国国画相比较,朝鲜画的创作水平完全不弱于中国国画,并且有着鲜明的特点。当代朝鲜画的写实能力方面,中国美术家协会传统绘画的艺术家鲜有匹敌。</p><p class="ql-block">● “朝鲜画是东洋画固有的美术形式,它的特点是有力、优美、高尚。”(人民艺术家 金承姬),我们不能将朝鲜画视为中国国画的一部分,朝鲜画融合吸收了中国国画的特点,中国国画也融合吸收了朝鲜画的特点,在各自的土壤里,用自己创造性的智慧和才能创造并不断发展了各自独具风格、富有民族文化的绘画形式的美术,反映各自人民的生活感情和思想。当代朝鲜美术的方针,是保证朝鲜画发展成为具有民族形式和社会主义内容的革命美术、人民美术,朝鲜画走在了朝鲜油画发展的最前面,是朝鲜美术的主要形式。并取得了朝鲜引以为豪的辉煌成就,深受朝鲜人民的热爱。</p><p class="ql-block">● 伟大的艺术跨越国界和民族,我们将朝鲜画画家李硕镐(1904-1971)、郑昶谟(1931-2010)的作品,与齐白石(1864-1957)、黄宾虹(1865-1955)、李可染(1907-1989)的作品相比较,将郑锺汝(1914-1984)、黄荣俊(1919-2002)、鲜于荣(1946-2009)、金圣民(1949- )、崔成龙(1942- )等人民艺术家的朝鲜画,与中国红遍天的范曾(1938- )、黄永玉(1924-2023)相比较,我们将发现作品的主题、笔墨、格调、意境、气韵等不分仲伯,争奇斗艳,会被朝鲜画的魅力深深折服。</p><p class="ql-block">● 据和平画店创办人、荣宝斋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一任经理许麟庐之子许化迟先生回忆:上世纪50年代初,父亲许麟庐的"和平画店"在齐白石的支持下开业,郭沫若(1892-1978)、徐悲鸿(1895-1953)、傅抱石(1904-1965)、张伯驹(1898-1982)、李苦禅(1899-1983)、启功(1912-2005)、黄苗子(1913-2012)、黄永玉(1924-2023)等都是常客。那时候齐白石不是很富有,直到去世也不富有。齐老(1864-1957)自称94岁,画价是每平尺4元钱。在1951、1952年,黄宾虹(1865-1955)的画一元钱一张。上世纪80年代初,天安门前的国家博物馆(原中国历史博物馆)的"外宾服务部",吴作人(1908-1997)的润格是一平尺5元钱,李可染(1907-1989)8元,刘炳森(1937-2005)6毛、8毛钱。2017年6月19日晚,黄宾虹巨制《黄山汤口》以7200万元在嘉德2017春拍"大观--中国书画珍品之夜·近现代"起拍,最终以3亿元落槌,加佣金以3.45亿元成交。</p><p class="ql-block">● 朝鲜画与中国六七十年代的情景是如此相似。不过现在,朝鲜政府已经保护朝鲜珍贵的美术作品,禁止老一代人民艺术家作品出境,严禁伪造朝鲜已故人民艺术家作品的行为。</p><p class="ql-block">● 我们观察朝鲜油画,发现朝鲜油画在市场一骑绝尘将朝鲜画抛在后面,年轻油画家的作品价格远超朝鲜家喻户晓的已故人民艺术家。 朝鲜当代油画处于启蒙和自我意识逐步醒悟阶段,一部分艺术家不满足于外国评价体系对朝鲜当代艺术的界定,他们不断艺术探索,奉献给中国艺术市场的是带着思想和生命温度的“良心产品”。卓孝延、金在坤、李成哲、白明学、柳权赫等,优秀的油画家不断涌现。有的朝鲜油画家进入俄罗斯列宾学院进修和执教,朝鲜完善的美术教育强大的输出让人震惊。</p><p class="ql-block">● 上世纪五十年代,“南朝鲜美术同盟”的越北画家是朝鲜美术的主力军,其中多数具有留洋西方/日本的求学经历,具有广阔的国际视野。后受前苏联的影响,朝鲜艺术家走向了社会主义现实主义创作。但是,朝鲜现代主义艺术创作薪火相传,贯穿照亮着整个朝鲜当代艺术史。我们将朝鲜韩尚益(1917-1997)先生1968年的油画作品与同年代的吴冠中(1919-2010)先生的油画相比,会发现当年朝鲜油画家轻松和丰富的油画语言,现代艺术观念的转变和革新,走在了同时代中国国内艺术家的前面,并且已经成熟。反观中国当时的油画创作,追求"红光亮"所谓的社会主义艺术的新美学。吴冠中先生在当时中国一种社会主义艺术集体风格中,注重于具象的表现,一种高度自然主义的写实性,并没有走入抽象领域的探索。将朝鲜油画归于中国学生角色的理解是一种无知和盲视。朝鲜老油画具有重要的学术研究价值和珍贵的艺术价值。</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一部分朝鲜油画家将中国油画写实画派视为超越的目标,我们不能否认朝鲜油画家高超的写实能力,在形式、色彩、线条、质感和空间的技巧处理上有独到之处。但是,现在大部分朝鲜油画家在吸收西方当代艺术思想和绘画观念方面,谨慎的保持着距离,现实主义是朝鲜艺术家敏感关注的题材。我们需要研究国际油画市场的规律和脉络,找出朝鲜具有艺术价值和思想价值的作品。我们需要寻找具有当代艺术观念的作品、具有朝鲜民族文化特点和国际视野、凝聚着朝鲜人民感情和精神、追求艺术的精华升华的朝鲜油画。中国当代艺术的丑陋、变异、血腥、狰狞、肉欲不是朝鲜美术的标准。</p><p class="ql-block">● 目前,很大一部分朝鲜油画工作者源源不断提供给中国市场行画,这类画作泛滥成灾,与北京潘家园旧货市场周末展卖的中国油画属于同一类伪美术商品,艺术价值为零不值得讨论。</p><p class="ql-block">● 朝鲜油画,如一股清泉进入了中国,经历了忧郁和觉醒,终将成为市场上滚滚向前的洪流,奔向光辉的明天。</p><p class="ql-block">● 朝鲜的“落后”不过是西方长年制裁的烙印。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朝鲜人均GDP远超中国和韩国,与日本并称为亚洲的两个工业国家,也是东亚地区现代化程度最高的国家之一。朝鲜国家包办了很多的生活需要,如义务教育、医疗报销、免费分房等。苏联解体后,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全方位的制裁,朝鲜进入了苦难的行军,现在,整个国家大力发展经济,充满活力,充满了希望和生机。</p><p class="ql-block">● 朝鲜朝鲜的矿产储量约占全球的2%。朝鲜的矿产资源在整个亚洲堪称翘楚,即便是资源雄厚的俄罗斯也黯然失色。韩国首尔的朝鲜资源研究所估计,朝鲜矿产总价值高达六万亿美元。朝鲜东海盆地和西海盆地都蕴藏着丰富的石油,据推测,朝鲜的石油储藏量约在600亿~900亿桶。只要朝鲜政府巧妙利用,仅凭矿产资源朝鲜就可实现财富自由。</p><p class="ql-block">● 凭借朝鲜人民的勤劳、勇敢和智慧,朝鲜一定会重新回归和步入现代化国家,并融入国际社会。所以,朝鲜形成完善独立的艺术市场指日可待,朝鲜美术早已引起了世界范围内的关注。</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