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高密市向阳中学在学校党支部的领导下,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的重要指示,落实市委“清廉高密”建设工作部署,推动“清廉学校”创建,营造风清气正的教育政治生态和育人环境,促进师生廉洁自律意识的提升。学校开展“清廉故事分享‘云’之声”活动。</p> <p class="ql-block">敬爱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 大家好!我是高密市向阳中学9年级12班的门俊澎,欢迎收听高密市向阳中学清廉事迹分享“云”之声,今天我为大家广播的故事是《两袖清风、廉洁奉公的于谦》。</p> <p class="ql-block">于谦既是一位名流千古的诗人,也是明代著名的廉洁官员。他出生于一个世代为官的家族,从爷爷辈起,家里就悬挂民族英雄文天祥的画像,要求后辈以文天祥为榜样,忠肝义胆,报效国家。年少时于谦就吟唱出了流传千古的《石灰吟》,“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这首诗将其一生清正廉洁、鞠躬尽瘁、刚正不阿的慷慨气质充分展现了出来,也成为他一生的行事准则。</p><p class="ql-block">于谦三十多岁时走入官场,彼时的官场风气混乱。大宦官王振把持朝政,在官场上作威作福收受贿赂。官员们想要见王振一面不仅要排队,还需要准备丰厚的“见面礼”——至少需要白银百两。于谦回京述职之时,两手空空而来,同行有人劝他,既不送金银财宝,最起码也准备些特产来。于谦却潇洒一笑:我这两袖中自有清风,这便是我带的见面礼。凭着不趋炎附势、不随波逐流的品质,于谦得到了老百姓的一致称赞。</p><p class="ql-block">于谦在河南、山西等地任巡抚长达19年,政声卓著,清名远播。在任期间,他体察民间疾苦,惩治土豪恶霸,兴修水利,改良农业生产,并为民请命,不避权贵,被百姓称为“于青天”。在土木堡之变后,他力挽狂澜,拯救了明王朝,尽显民族英雄的担当,名垂千古,人称“救时宰相”。他遭诬谄被杀抄家时,“家无余资”。抄家者见正屋紧闭,还上了锁,认为必是钱财藏其内,打开一看,原来都是皇帝赏赐的物品。当年于谦奉命收下后,把它们锁了起来,从未拿去示人以显荣耀。《明史》称赞其“忠心义烈,与日月争光”。</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少年志向高远,为官两袖清风,既能力挽狂澜保护国家,又被百姓爱戴,于谦的高尚品质和人格魅力为后世树立了榜样,并随着他的诗句“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及成语“两袖清风”永垂不朽。</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