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老舍纪念馆

独行者

<p class="ql-block">  老舍故居位于北京市东城区灯市口西街,丰富胡同19号。老舍在北京解放前后住过的地方共有10处,其中解放前9处,解放后1处,乃兹府丰盛胡同10号(今灯市口西街丰富胡同19号)是解放后居住的地方,直到辞世,老舍先生在这里居住的时最长,长达16年,人生成绩最辉煌。</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老舍先生,生在北京,长在北京,死在北京,他写了一辈子北京和北京分不开,没有北京就没有老舍。</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现纪念馆所在的老舍故居,是北京市人民政府1987年公布的文物保护单位,也是老舍先生1950年由美国归国后,自己花钱购买的。是一座普通的北京四合院,硬山隔檩,纯木结构,整个院落布局紧凑,正门坐西朝东,灰瓦门楼,门扇为黑漆油饰,中心贴个大红福字,做装饰,里面是个不大的小院,只有两间南房,是为门房。往西还有个狭长小院,是老舍之子舒乙的住房,往北是一座三合院,是故居的主体部分。北屋正房三间,有两间是客厅靠东头,一间是夫人的画室,卧室西耳房是老舍先生的书房兼卧室,老舍先生在这间屋里生活的16年,度过了他的晚年。创作了24部戏剧剧本和两部长篇小说,其中最引人轰动的是龙须沟,茶馆等小说。</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 1966年政治风云突变,8月24日早晨,老舍带着满身伤痕,怀着悲愤的心情离开了这个家,并向三岁的小孙女郑重告别:“和爷爷说再见”然后义无反顾地跨出了家门,永远的离去,自沉于太平湖,就这样,他可爱而有趣的家也随即毁灭。</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又过了16年,老舍先生的故居被确定为“北京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立了大理石标牌,要长久地保留于世,不准拆改。</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