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岁月,这位最公正的雕刻家,用它那无形的手,轻轻地在每个人的生命画卷上勾勒出独一无二的风景线。诗和远方是中老年人之所想,是青少年人之所往。我们年迈的父母(两人年龄相加已是189岁)也有属于他们的“诗和远方”。</p> <p class="ql-block"> 父母的“诗”在何方?在人生的漫漫长途,他们携手合作仅仅“创作”了一首诗。在这首诗里没有琴棋书画酒香花,只有油盐柴米姜醋茶;上有老,下有小,左右七姑八婆姨表家,还要把我们姐妹兄弟抚养大。在艰难困苦的日子里,诗意没了浪漫,却依然温暖,歪歪扭扭写成行……</p><p class="ql-block"> 我父亲退休以后,凭着智慧和对生活的热爱,把平常的日子过成诗,酿成酒。自从学会了使用微信,更是把他活到老、学到老的进取精神发挥到了极致。父母亲与生俱来的那种不服输,不服老的所作所为也让我们几个自叹不如。比如,从拼多多或淘宝上购物,用叮咚买菜,学做美食,种花养草等等,从不会到会,样样都行,还时不时地与我们分享,平凡的百姓十足的成就感“显摆”无遗。</p><p class="ql-block"> 在我的记忆里,老爸是聪明睿智的。我在课堂上弄不明白的复杂习题,到他的手里一简化就做出了正确答案。至今,九十多岁的老人还是一如既往地与时俱进,关心新事物,学习新东西,而且一学就会。有一次我去看望父母时忘记带公交卡,老爸还教会我如何使用手机里的电子交通卡,如何了解公交车到站的时间等。更让我敬佩的是他利用每天晨走的时间,随手拍下路边的树木花草景观,在照片上标注好早安语后发布到数个微信群。几年如一日,“诗情画意”从不间断。</p> <p class="ql-block"> 父母的“远方”又在哪里呢?呼玛县恐怕是我父亲到过的最远的地方。在那个特殊年代,在“干部要四个面向,到最艰苦的地方去”的号召下,他义无反顾离开大城市到了黑龙江,六年如一日。 日复一日,深山老林伐木打猎垦荒种粮;冰天雪地捕鱼做饭洗衣睡炕,从一个只进厅堂不会厨房的公务员,磨练成了一个心灵手巧的多面手;而我体弱多病的母亲则苦苦守候着她的“远方”: 远在边疆的丈夫,80岁的老母和4个尚未成年的孩子。年复一年,她用微薄的工资挑起了家庭与事业的重担。这就是他们心中的远方,支撑着他们走到了团聚的那一天。</p> <p class="ql-block"> 俗话说,“尽孝要趁早”,父母在,家就在,而且还知道自己来时的路。从这几年的生活可知,陪伴父母是最好的孝顺。于是,我们尽量抽时间分批去父母家里,或陪他们搓几场小额“麻将”,提高父母的记忆力和情趣,顺带着减缓各自(包括我们)大脑衰老的速度,或顺便做点父母喜欢吃的小菜,陪着他们喝几口小酒。</p><p class="ql-block"> 在父母家的饭桌上总能引起触景生情的话题。我们经常回想小时候的窘事,哪怕是回忆起被猫爸虎妈严厉责骂我们的场景,每一次也都能引起一桌人的开怀大笑。这种平等互爱的氛围是金钱无法替代的。也让我们更加深刻地体会到“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这句话的真谛。曾经一直觉得远方才有诗,经历了人间的烟火淬炼,才发现,诗不在远方,父母安康就是我们心中最暖的诗行。</p> <p class="ql-block"> 如何让耄耋之年的父母和子女参与共建“诗和远方”,是我们小辈义不容辞的责任。可是说走就走谈何容易!旅行社明文规定不收80岁以上的旅客。再者,年迈的父母也不具备出国门,出远门的身体条件。所以既要有新意,又要像是真的到了国外,就成了一道难题。但是“功夫不负有心人”,最终,通过筛选十几个长三角地区的旅游景点,我们一致选定那个在上海佘山国际旅游度假区的巴塞罗那大酒店。订好行程后,我们自驾两辆车,带着从未出过国门旅游的父母,“假装”到了西班牙的巴塞罗那。</p> <p class="ql-block"> 一到这个西班牙风情酒店,父母顾不上先去房间歇歇,忙不迭地参观起来。酒店拱门前有一艘船,知识渊博的老爸抢着对我们说,“这船的原型是中世纪航海家哥伦布发现美洲大陆的那艘三桅大帆船。”老爸对这段历史的认知不亚于我这个曾到西班牙学习和旅游过的大女儿。</p><p class="ql-block"> 推开旋转门进入酒店,大堂的装饰让你感觉像真的到了巴塞罗那:大堂、酒吧、客房、餐厅、走廊、棋牌室、卡拉OK,到处都留下了这两位老顽童拍照打卡的足迹。老妈说:“这里的一切看得我眼花缭乱,连电梯间,厕所间都让我感觉像到了外国。要看的东西实在太多了。你们看老妈,我是不是就像红楼梦里的刘姥姥走进大观园?”</p><p class="ql-block"> 从外面的草坪、花园、外墙、建筑看去,酒店就像是一座西班牙中世纪的皇家城堡。城堡内的“巴特罗之家”和“奎尔公园”等巴塞罗那地标性建筑,无不透出西班牙天才设计师高迪的灵气,让我们有幸在上海就能和他的建筑奇迹相遇。老爸老妈不顾年迈体衰,坚持不用拐杖,不让我们搀扶,像是浑身充满了活力。</p><p class="ql-block"> 要问他们累不累,要不要回去休息,总说“现在还不累”,充分验证了“人逢喜事精神爽”这句至理名言。在皇家花园里,老爸老妈甘当我们的模特儿,而且像是“训练有素”的模特,不怕苦,不怕累,跟着弟妹们的镜头走东串西,欢声笑语不断。在一个个异国风情点,留下了他们和我们温馨有爱的照片。“这一辈子没拍过这么多照片”,老妈高兴地对我们说。</p> <p class="ql-block"> 这次的“诗和远方去巴塞罗那”的“团建”完美收官,让老爸老妈尝到了真正做主角的滋味,开心得不得了。他们坚持要为我们买单,还请我们喝咖啡,问我们咖啡里是否<span>品</span>得出西班牙的味道?</p><p class="ql-block"> 有时候,孝顺真的不在于做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而在于日常的点滴关爱。在这三天两晚里,我们陪他们散步,拍照、打牌,娱乐,吃饭、聊天,倾听他们的诉求,还带他们到附近的广富林遗址公园和辰山植物园去追溯历史,了解万物的生长,让他们从日常小事里见到我们的孝心;让他们从陪伴中了解我们各自的生活,为他们“创作”的这首长诗里的“角色们”自豪。</p> <p class="ql-block"> 看到姐妹兄弟几个陪着红光满面的父母乐融融的照片,我终于明白,父母亲所“创作”的这首生命长诗到目前为止总算没有“虎头蛇尾”。我们感激父母,是他们赋予了我们生命,让我们有机会在这五彩斑斓的世界里体验生活的酸甜苦辣,谱写生命的华章。写到此,我也想代表我的弟妹,向父母说说心里话:走过绿水青山,走不出你们的视线;飞过五湖四海,飞不出你们的思念。我们是你们的牵挂,你们是我们心中永远的大咖! </p> <p class="ql-block">图片: 手机拍攝</p><p class="ql-block">文字: 原创</p><p class="ql-block">音乐: 永远的爱(模板)</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