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及行(上)

春天

<div><div>2024年3月跟随旅行社来到埃及,开启了为期十天的旅程,十天里先后游览了国家博物馆、尼罗河、六大神庙、开罗、亚历山大、卢克索、红海等著名景点,虽然很匆忙,但还是被古埃及人的智慧和其创造的辉煌灿烂古埃及文明所震撼,同时也被尼罗河和红海的迷人风光所吸引,当然还有一些失望,没有想到首都开罗,曾经的繁华已殆尽,举世闻名的金字塔景区内汽车、马车、驼骆可以随意停放和行走。。。。</div></div><div><br></div>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欢迎来到埃及”</h3><h3 style="text-align: left;">太阳升起时,我们到达了埃及首都开罗机场,航站楼内的金色女神面带微笑,张开双臂,欢迎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h3> <div><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一、埃及博物馆</div>要了解一个国家的历史,历史博物馆一定是一个不错的选择,我们的行程就从博物馆开始。<br>博物馆在首都开罗,是世界著名的博物馆之一。1902年正式对外开放,珍藏着众多的古埃及法老时代的珍贵文物。因此 埃及人习惯称之法老博物馆。<br>没有想到,世界著名的埃及博物馆是由法国著名考古学家玛利埃特于1858年设计建造的。<br>阿拉伯埃及共和国简称“埃及”,首都开罗,跨亚、非两大洲,大部分位于非洲东北部,西连利比亚,南接苏丹,东临红海并与巴勒斯坦、以色列接壤,北濒地中海。北部沿海属地中海型气候,其余地区属热带沙漠气候。由平原、河谷和高原组成,主要资源是油气资源及铁矿等。总面积1000145平方千米,海岸线长约2900千米,全国划分为27个省。截至2022年9月,埃及总人口约1.04亿,主要信奉伊斯兰教,主要为东方哈姆族,官方语言为阿拉伯语。<br>埃及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公元前3200年,美尼斯统一埃及建立了第一个奴隶制国家,经历了早王国、古王国、中王国、新王国和后王朝时期。至新王国生产力显著提高,开始对外扩张,成为军事帝国。后王朝时期,内忧外患,国力日衰。公元前525年,埃及成为波斯帝国的一个行省。此后的一千多年间,埃及相继被希腊和罗马征服。641年,阿拉伯人入侵,埃及逐渐阿拉伯化,成为伊斯兰教重要中心。1517年,成为奥斯曼帝国的行省。1882年,英军占领后成为英“保护国”。1922年2月28日,英国宣布埃及为独立国家。1953年6月18日,成立埃及共和国。1971年9月1日,改名为阿拉伯埃及共和国。</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摘自网络)<br></div></div> 法老是古埃及国王的尊称,也是一个神秘的名字,它是埃及语的希伯来文音译,其象形文字写作,意为大房屋。<br>在古王国时代(约前2686~前2181)仅指王宫,并不涉及国王本身。新王国第十八王朝图特摩斯三世起,开始用于国王自身,并逐渐演变成对国王的一种尊称。第二十二王朝(前945~前730)以后,成为国王的正式头衔。习惯上把古埃及的国王通称为法老。法老作为奴隶制专制君主,掌握全国的军政、司法、宗教大权,其意志就是法律,是古埃及的最高统治者。法老自称是太阳神阿蒙之子,是神在地上的代理人和化身,令臣民将其当作神一样来崇拜。<br><div>最著名的法老是<b>图坦卡蒙</b>(Tutankhamun)。图坦卡蒙是古埃及新王国时期第十八王朝的法老,9岁继位,19岁暴亡。他并不是古埃及历史上功绩最为卓著的法老,但他墓葬的发现则代表了埃及考古工作的顶峰,图坦卡蒙金木乃伊发掘出来的时候,头部罩着一个黄金面具,这使他成为当代所知最著名的埃及法老。出土的图坦卡蒙金面具与金棺成为了埃及的国宝,摆放在埃及国家博物馆内二层。<br></div><div>最伟大的法老是<b>拉美西斯二世</b>,是古埃及第十九王朝法老,统治埃及67年,其执政时期是埃及新王国最后的强盛年代。他是古埃及伟大的领袖、勇猛的士兵、杰出的建筑家,他对庞大土木工程的热情,使埃及各地至今都留有他的痕迹,其下令缔结的埃及赫梯和约,更是历史上第一个著名的国际协定。</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摘自网络)</div><div><br></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r></div><div><br></div>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图坦卡蒙</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拉美西斯二世</b></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博物馆共二层<br><div style="text-align: left;"><br></div></h3> <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div style="text-align: left;">一层的大厅陈列着许多古埃及国王的雕像,展示埃及古王国、中王国、新王国的文物。</div><div style="text-align: left;"><br></div></div>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r></h3> 二楼是专题陈列室,其中,图坦卡蒙陈列室中的黄金面具、人形金棺、黄金御座等堪称埃及博物馆的镇馆之宝,有专人看守望,不允许游客拍照,其他的展品也采取了相应的保护措施。 <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r></div>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二、尼罗河</b></h1>尼罗河全长6671千米,是世界上最长的河流之一,流经东非大裂谷,穿越撒哈拉沙漠,最终注入地中海。<br>尼罗河流域是世界文明发祥地之一,这一地区的人民创造了灿烂的文化,在科学发展的历史长河中做出了杰出的贡献。突出的代表就是古埃及。<div>尼罗河从南至北,纵贯埃及全境,长达1350公里,灌溉着240万公顷的土地。在沙漠占国土面积达95%的埃及,尼罗河为这片土地带来了生命与繁荣。孕育了古埃及文明,尼罗河两岸的金字塔、神庙等古迹,更是见证了人类文明的辉煌。</div><div>尼罗河使得埃及农业兴起,成为古代著名的粮仓。<br>尼罗河使得河流交通成为了古埃及最主要的交通方式之一,尼罗河是埃及的主要水道,河流交通给古埃及带来了巨大的便利促进了贸易和交流并得以繁荣发展。<br>。。。。<br>尼罗河还使当地人们产生了无与伦比的艺术想象力。坐落在东非干旱大地上那气势恢宏的神庙是多么粗犷,与旁边蜿蜒流淌的尼罗河形成强烈对比。<br>古埃及的文字最初是一种单纯象形文字,经过长期的演变,形成了由字母、音符和词组组成的复合象形文字体系。今见古埃及及文字多刻于金字塔、方尖碑、庙宇墙壁和棺椁等一些神圣的地方。字母是古埃及人留给西方文明,乃至世界文明的重大文化遗产。<br>古埃及对天文学和数学所作出的贡献,足以和两河文明相媲美。他们创造了人类历史上最早的太阳历,把一年确定为365天。世界上通用的公历,其渊源来自于此。<br>古埃及人很早就采用了十进制记数法,他们仍然没有“零”的概念。他们的算术主要是加减法,乘除法化成加减法做。埃及算术最具特色的是,已经初步掌握了分数的概念。在几何学方面,埃及人已知道圆面积的计算方法,但却没有圆周率的概念。他们还能计算矩形、三角形和梯形的面积,以及立方体、箱体和柱体的体积。<br>埃及的医学成就比美索不达米亚突出。埃及人制作的木乃伊(经过特殊处理的风干尸体),与他们的金字塔一样,举世闻名。制作木乃伊增长了埃及人的解剖知识,因而使他们的内外科相当发达。他们的医术分工很细,据说每个医生只治一种病。(摘自百度百科)</div><div><br></div><div><br><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尼罗河风光</b></div><div>  阿斯旺到卢克索之间是尼罗河风景最优美的一段 ,河水清澈,坐上游轮,沿途的沙漠、湿地、绿洲、村庄、城市、神庙等及电影《尼罗河惨案》中的许多拍摄地都将一一呈现在你的眼前,大自然的馈赠让非洲大地上的古埃及奇妙无穷,璀璨夺目。</div></div> 尼罗河水清澈而平缓,坐上游轮置身于这条静静的河流中,思绪万千,。。。。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现代埃及的伟大工程阿斯旺水坝</b></h1>尼罗河上的阿斯旺是埃及的南大门,阿斯旺古代曾为驿站、兵营和贸易要站,商贾云集,现为埃及与非洲其他国家进行贸易的重镇以及通往苏丹的门户,地位相当重要。阿斯旺拥有最灿烂的阳光,是埃及最清洁漂亮的城市,保留了最完整的古埃及生活。尼罗河美丽的自然景观、舒适的热带气候、丰富的文物古迹和世界上首屈一指的水坝,使阿斯旺的旅游业特别发达。世界第七大水坝‌阿斯旺大坝就建在这里附近的尼罗河上,阿斯旺新坝于1960年开始建造,竣工于1970年,它横截尼罗河水,集防洪、灌溉、航运、发电为一体的综合利用工程。现成为了旅游观光景区 。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r></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大坝下游</h3> <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大坝上游为纳赛尔湖</div> <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纪念碑</div>为纪念苏联在修建的阿斯旺大坝中的援助支持,埃及政府在大坝旁建起了一座纪念碑,纪念碑为埃及国花莲花托着一个代表苏联的机械齿轮的造型,以此纪念埃苏两国友谊。 <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r></div> <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伊斯纳水闸</div>在卢克索以南120公里处、尼罗河西岸有一个伊斯纳小镇,其以伊斯纳水闸而闻名。在尼罗河上,对往返于阿斯旺和卢克索之间的游船来说,尼罗河伊斯纳水闸都是必经之地。 <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r></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r></div> <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尼罗河边村庄-----努比亚村</div>从阿斯旺沿尼罗河上行,换坐小船来到了努比亚人的传统村落。村子一面靠近尼罗河,其他三面都被沙漠包围着,房屋里里处处都被涂成了彩色,主要是蓝色,还有橙色、黄色和红色,一条土路上,人、骆驼和车并行。在这里可以骑骆驼在村中穿行,也可以到村民家中参观,好多人家里都喂养鳄鱼,还有木衣鳄鱼。 努比亚人是一个古老的民族,他们来自埃及南部和苏丹北部的民族,其历史比埃及王朝的历史还要久远,他们很早就掌握了制陶技术。努比亚人最初于公元前 6000 年左右从苏丹北部迁徙,在埃及南部从事放牧活动,后来他们开始定居并从事农业活动。在随后的数千年的历史进程中,努比亚人与古埃及人的关系处于和平贸易与战争冲突的交替变化中。随着历史的进程,努比亚人与古埃及人逐渐融合,在尼罗河沿岸建立了许多定居点。而随着阿斯旺大坝的建设,许多努比亚人的聚居点被淹没,努比亚人被安置到阿斯旺附近的尼罗河西岸和大象岛。(摘自网络) 努比亚人非常喜欢鳄鱼,一直视鳄鱼为水神贝克——它是埃及的守护神,这种信仰一直延续至今。不少人的家中养有鳄鱼供游客参观拍照,有的在房屋内摆放或在家门口悬挂鳄鱼制成的木乃伊作为辟邪和保佑平安的符号。<br>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r></h1><br>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三、</b>世界七大奇迹之一<span style="color: inherit;">金字塔和神秘的狮身人面像</span></h3> 开罗西南十公里处的吉萨区,有三座很大的金字塔,分别是胡夫金字塔、哈夫拉金字塔和孟考拉金字塔。<br> 埃及共发现金字塔96座,最大金字塔的是开罗郊区吉萨的三座金字塔。其中胡夫金字塔世界上最高的金字塔,世界七大奇迹之一,塔高146.59米,因年久风化,顶端剥落10米,现高136.5米,相当于40层大厦高。塔身是用230万块巨石堆砌而成,大小不等的石料重达1.5吨至160吨,塔的总重量约为684万吨,(摘自百度百科)<br><br> <div><br></div> <div><br></div> 在埃及金字塔景区内,让我没有想到景区内马车、骆驼、车辆随意行走停放,游客可以踏在金字塔的石头上拍照,景区内当地的一些“热心人”让人害怕,我亲眼看见一女士正在用手机自拍,当地一男子依哩呀呀的围着并抢过女子手机“帮忙”拍照,拍后向女子要意思是一美元,好在女子的男伴及时出现,夺过手机,但此人一直跟在他们身后纠缠。原打算骑骆驼绕金字塔一圈,但当看到瘦高骆驼上发黑的毯子和身着油腻长裳牵骆驼的人时,顿时意兴索然‌。<br> 胡夫金字塔内部游客可以进入参观。来之前听说金字塔内已经没有了法老们的木乃伊,而且还脏,所以我们一行23人都未进入大金字塔的墓室。 <div>巨大而雄伟的金字塔,默默诉说着数千年前的故事。几千年前的古埃及人,用自己智慧和创造力以高超的技术建造出的伟大奇迹,至今仍是世界未解之谜。<div><br></div></div> <div><br></div>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狮身人面像</b></h1>狮身人面像,身体为狮子,高22米,长57米,雕像的一个耳朵就有2米高。整个雕像除狮爪外,全部由一块天然岩石雕成。<br> 狮身人面像千年以来,总是凝望远方,默默守护着脚下的这片土地,其散发出的独特魅力,是任何一座建筑都无法相比的,它带给了人们无限的遐想和不解之迷。(摘自网络) <h5><p></p><p style="text-align: left;">游金字塔感受很深,它让我想起了穆青先生所写的《金字塔夕照》,只有身临其境,才真正领悟了作者的心情和感受。</p><p style="text-align: center;"><b>《金字塔夕照》</b><br></p><p>九月的开罗是金色的。<br></p><p>在金色的夕阳下,金色的田野,金色的沙漠,连尼罗河的河水也泛着金光;而那古老的金字塔啊,简直像是用纯金铸成的。远远望去,它像漂浮在沙海中的三座金山,似乎一切金色的光源,都是从它们那里放射出来的。你看,天上地下,黄澄澄,金灿灿,一片耀眼的色调,一幅多么开阔而又雄浑的画卷啊!<br>从少小时候起,我就听到过许多有关金字塔的传说,向往着它神秘的风采。如今,当我来到金字塔下,望着这人间的奇迹,更禁不住思绪激荡。我不知道金字塔这个汉文译名,最早是怎么得来的。究竟是出于象形,还是会意?但无论哪一种考虑,我认为都是绝妙的。说它象形,你看它多像一个汉文的“金”字;说它会意,几千年来在世界历史上,在人们的心目中,金字塔不愧是熠熠发光的珍宝,人类劳动和智慧的结晶,它的价值无疑比金子还要贵重。<br>有人说金字塔的白昼和月夜,各有各的情趣,各有各的美;但我觉得最令人难忘的,恐怕还是这大漠落照中金字塔的色彩。那一片迷人的金色,简直把你熔化进一个神奇的境界,使你充满豪迈的感受,引起无边的遐想,不由自己地产生一种怀古的幽思……<br>  (也许是迎合人们这种心理,据说,每当夜晚,金字塔前都要举行几场所谓“声光表演”。埃及人用奇异的灯光,制造种种幻景,用一些古老的乐曲、摹拟的音响和对话,来再现几千年前法老王宫中烜赫的威仪,在一片声光交错的扑朔迷离之中,使你仿佛置身于古埃及往昔的盛世,产生种种奇妙的幻觉和联想。而当这些声光沉寂下来的时候,一切都消失了,只有金字塔依然在黑暗中矗立。</p><br><p>  我没有机会欣赏这虚幻的情景,重温金字塔那早已逝去的繁荣。踏着沙漠中的夕阳漫步,展现在我面前的毕竟是一个现实而同样令人迷惘的世界。</p><p><br></p><p>  我看见,一些肥胖的外国人骑着干瘦的埃及骆驼,在兴高采烈地漫游;<br>  我看见,穿着破旧长袍的埃及人,见到外国游人到来,便蜂拥而上,争抢着要为他们充当向导;</p><br>  我看见,在金字塔下,在沙尘迷漫的道路两旁,一群肮脏的孩子拿着粗糙的石雕、木刻,到处在向游人兜售,甚至追逐在人们的身后纠缠不休;<br><br>  谈话间,几个埃及老人牵着骆驼和毛驴迎面走来,他们雪白的胡须,奇异的服饰,再加上打扮得花花绿绿的骆驼和毛驴,在金字塔前组成了一幅独具特色的画面。可是,当我正要举起相机的时候,同伴们悄悄制止了我:<br><br>  “不要照,他们会向你要钱的!”<br><br>  我收起相机,默默地走开了。<br><br>  一阵轻风吹过,飘起地上游人丢弃的片片纸屑,也带来沙漠地带那种特有的干燥郁闷的气息。夕阳已逐渐下沉,暮色正从沙漠的边缘悄悄向这里逼近。四野的游人渐渐稀疏、远去……这时,我忽然觉得,金字塔其实是荒凉的。<br><br>  在司芬克斯面前,我停下了脚步。这个人面狮身的大石像,在暮色苍茫中,似乎也失去了它原有的光彩。关于它,过去我曾读过不少动人的描写,有人说它的表情是神秘的,也有人说它充满了忧郁。我想,这大概是由于各人的心情和感受不同所产生的不同印象。当年,拿破仑侵入开罗,耀武扬威,不可一世。许多人拜倒在他的脚下,唯独这个司芬克斯依然昂首高踞,面向东方,仿佛故意在向他挑战,惹得这位法军统帅大为恼火,竟下令开枪打坏了它的鼻子。后来,一些外国的游人,又把它当作能够带来好运的神物,千方百计要从它身上砸点石块带走,这样就更使它遭到遍体鳞伤的摧残。只有那些真正同情埃及人民,并和他们有着同样命运的人们,才会从心灵深处感受到它的忧郁,甚至觉得它的眼睛里满含着泪水。<br><br>  五千年了,这座人面狮身的石像,经历了多少风风雨雨啊!它目睹了埃及历史上的兴盛和衰微,也看到了近几个世纪以来,在殖民主义、帝国主义的掠夺下,埃及人民的苦难;说司芬克斯是埃及历史的见证,是丝毫也不算夸张的。听说这里的声光表演,也让它用苍老的声音叙述自己的历史和见闻。当然,它可以讲许多令人神往的往事,也可以盛赞古埃及悠久而又灿烂的文化,但我不知道,对于眼前发生在它周围的情景:那剥落的石块,憔悴的沙漠,那贫穷的老人,肮脏的孩子,那一匹匹羸弱呆痴的骆驼,一双双在外国游人面前伸出的大手、小手……它又能说些什么呢?难道它能埋怨埃及子孙的不肖,责备他们是靠着祖宗的遗产在向人乞讨吗?<br><br>  ……<br><br>  想到这些,我的心情是沉重的。<br><br>  我曾到过西方一些著名的城市,在它们的广场上,像一把朝天的宝剑一样,耸立着古埃及的尖碑,博物馆里陈列着中国的青铜和瓷器,也陈列着巨大的埃及石棺和雕刻。似乎没有这些古老文物的点缀,就很难炫耀这个国家的财富和文明。其实,在我看来,这些并不能给它们增加什么光彩,相反,恰恰是它们罪恶掠夺的见证。<br><br>  多少年来,正是由于这些无止境的掠夺、奴役和压榨,使得整个非洲陷入深深的苦难。全世界的吸血鬼们几乎都把他们的尖喙,插进过非洲的血管。有时,我甚至想过,如果金字塔和司芬克斯不是如此巨大和不可动摇,恐怕它们也早已泣别了自己的故乡,离开了尼罗河畔……<br><br>  记得刚到开罗的头几天,这座城市曾以自己对照鲜明的外观,给我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这里既有埃及古老文明的庄严与圣洁,又有西方现代世界中的堕落和糜烂;既有数不尽的高楼大厦,川流不息的滚滚车流,又有随处可见的栖息在街头路边的乞儿和流浪者;在一些国际性豪华的旅馆和饭店,你可以品尝到世界各地的佳肴,但在埃及普通人民的生活中,当时却不得不忍受着“无肉月”的折磨。开罗市内有一个奇特的“死人城”,那里原是一个巨大的公墓,而现在却成为成千上万无家可归的穷苦埃及人的住所。我曾经去参观过这个活人和死人杂居的地方,垃圾堆旁支着简陋的锅灶,墓前晾晒着破衣烂衫,污水在到处流淌,一些赤条条的孩子的头上、脸上,叮满了可怕的苍蝇……这一切使我深深感到,巍峨的金字塔以及围绕着它的整个埃及国土,仿佛是一个五光十色的多棱镜,不同的镜面反映出截然不同的景象。它们彼此是那么矛盾,然而,又是那么真实!<br><br><div style="text-align: left;"><span style="color: inherit;">同伴们问我要不要也去那里看看夜景,我笑了笑,摇头谢绝了。我说:“如果有机会再来埃及,我倒想看看金字塔的黎明。”在漫天朝霞的红光里,我想金 字塔必定是另一番景象!</span></div></h5> <h5><p style="text-align:center;"><b><br></b></p><p style="text-align: left;"><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r></p><p class="ql-block"><br></p></h5>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h3><h1 style=";"><b>四、神庙</b></h1><div style="text-align: left;"><span style="color: inherit;">神庙是古代埃及的一种典型石造建筑物,其格局几乎固定不变,是由塔门、露天庭院、列柱大厅和神殿四部分组成的。修建这些神庙,耗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每座神庙的宏伟规模和奢华装饰,反映了古埃及法老的权力和荣耀,展示了古埃及的文化和宗教信仰。</span></div>(摘自网络)<h3 style="text-align: left;"><span style="text-align: left; color: inherit;">对埃及的认识来源于从电影或小说,我们此次参观了六大神庙,虽然不了解,但当你走入一个个神庙时,看到的虽然有的已是残恒断壁,但仍能</span><span style="color: inherit;">感受到它的神奇而伟大,那些</span><span style="text-align: left; color: inherit;">壁画、神柱、雕像、石碑及每一块不起眼的石头无不述</span><span style="text-align: left; color: inherit;">说着古代埃及的千年文化和故事,同时彰现着古埃及人的智慧、创造力和想像力 。</span></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text-align: left; color: inherit;">如今</span><span style="color: inherit;">神庙已成为了埃及珍贵的旅游文化资源和世界文化遗产。</span></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一)世界遗产——阿布辛贝神庙</b><br><div style="text-align: left;"><span style="color: inherit;">阿布辛贝神庙,是阿斯旺的重要旅游景点,位于阿斯旺以南280千米处。建于公元前1300-前1233年,古埃及新王国第十九王朝的拉美西斯二世建造了这座大型岩窟神庙,距今已有3300年的历史了,也是新帝国的法老王时代最受保护的遗迹。<b>阿布辛贝神庙的神妙之处是太阳节奇观。</b>3000多年前的神庙设计者和建筑师们,精确地运用天文学、星象学、地理学等知识,按照要求把神庙设计成为只有在拉美西斯二世的生日(2月21日)和奠基日(10月21日),旭日的霞光金辉才能从神庙大门射入,穿过60米深的庙廊,披洒在神庙尽头的拉美西斯二世石雕巨像的全身上下,人们把这一奇观发生的时日称作“太阳节”。</span></div><div style="text-align: left;"><span style="color: inherit;">阿布辛贝神庙原址已被淹没,今天我们还能看到阿布辛贝神庙,应该感谢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修建阿斯旺水坝时,面对被淹没的险境,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起拯救神庙计划,神庙才被整体搬迁从而得到了保护,存入世界遗产目录。</span></div><div style="text-align: left;"><span style="color: inherit;">神庙搬离原址后,由于角度计算问题,太阳奇观要延迟一天才能看到。真的不可思议,3000多年前的</span><span style="color: inherit; text-align: center;">古埃及人的</span><span style="color: inherit; text-align: center;">智慧和先进的天文观测技术远超今天的科技。(摘自网络)</span></div></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div style="text-align: left;"><span style="color: inherit;"><br></span></div></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巨型拉美西斯二世摩崖雕像</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上图来自网络)</h3>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r></h1>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哈索尔神庙</b></h1>这座神庙是拉美西斯二世为他最爱的皇后奈菲尔塔莉所建造也是在峭壁斜坡上雕凿而成的。 <h3><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r></div></h3> <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二)世界最大的神庙群【卡纳克神庙】</b></div>卡纳克神庙始建于3900多年前,位于埃及城市卢克索北部,是古埃及帝国遗留的一座壮观的神庙。神庙内有大小20余座神殿、134根巨型石柱、狮身公羊石像等古迹,气势宏伟,令人震撼。卡纳克神庙是埃及中王国时期及新王国时期首都底比斯的一部分,太阳神阿蒙神的崇拜中心,古埃及最大的神庙所在地。<br>作为埃及最大的神庙,卡纳克神庙给人的感觉就是夸张,且不说塔门巨大而厚重,雕像高大而挺拔,就连多柱厅中的134根圆柱子,高度竟然有22米,每根“盛开”的莲花大圆柱顶可以站立100余人。<b>最神奇的要数哈特谢普苏特女王的方尖碑,高30米,重320吨,</b>也不知它是怎么从阿斯旺的山体上分离出来,又如何在卡纳克神庙竖起的。(摘自网络) <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神圣的神庙柱厅</div><div>卡纳克神庙之所以如此著名,不仅因为它的壮丽,而且因为它的建筑元素,例如大圆柱和轴线式设计,先后影响了希腊建筑和世界建筑。</div> <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r></div> 卡纳克神庙的方尖碑是世界上第一位女王哈特谢普苏特女王所立。当年女王花了7个月的时间,从阿斯旺采下石料,制成当时全埃及最大最高的两座方尖碑,沿尼罗河长途运输150公里,立在这座全埃及最大最神圣的神庙里,献给太阳神阿蒙。并在碑上刻下铭文,称自己为阿蒙神的女儿和儿子,以此证明自己王位的合法性。 <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三)埃及保存最好的神庙-------埃德夫神庙</b></div>埃德芙神庙是埃及第二大神庙,位于尼罗河西岸,规模仅次于卡纳克神庙,是埃及保存最好的一座神庙,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b>里面供奉着鹰头人身的天空之神荷露斯。</b><br>荷鲁斯是古埃及神话中法老的守护神,王权的象征,同时也是复仇之神。他是冥王奥西里斯和伊西斯的儿子,其形象是一位鹰(隼)头人身,头戴埃及王冠,腰围亚麻短裙,手持沃斯(能量)手杖与安卡(生命)符号的神祇。(摘自百度百科)</div> 清晨我们乘坐马车前往埃德芙神庙。虽然路途不远,但路上尘土飞扬,赶马车人为了抢时间多拉客,一路快马加鞭,我们是在颠簸和害怕中达到埃德芙神庙的。 埃德夫神庙内部整座神庙面积约为8400平方英尺,从塔门至北面尽头的墙壁长度超过150英尺。神庙塔门高36米,入口处两侧置有以黑色花岗岩雕成的荷鲁斯鹰像,塔门上有4个供插旗的凹槽。塔门墙身刻着托勒密十二世在鹰首人身的荷鲁斯及女神哈索尔面前打败敌人<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摘自百度百科)</div> 神庙内的厅柱具为希腊式的风格。在进入外柱厅的入口两旁亦有荷鲁斯鹰像,较左的那尊比较完整,而较右的那尊下半截则损毁严重,外柱厅的壁画上可看到托勒密九世对荷鲁斯敬拜的画面,而内柱厅内就刻了托勒密王朝时期举行宗教仪式的场面,厅内有不少用来储存祭品的储物室。 <h3><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r></div></h3> <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四)丹达拉神庙</b></div>丹达拉神庙建筑群是埃及<b>现存神庙里颜值的“天花板”,保留了极为美丽的蓝色,相较其他庙宇,丹达拉的壁画保存得相当完整。</b>距今已有2000多年。供奉的是鹰神荷鲁斯的妻子——丰饶女神哈索尔,她的形象是母牛,雕塑以牛首牛耳最为常见,司掌与女性相关的一切:爱情、浪漫、生育、舞蹈和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