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云南之行第四站――香格里拉</b></h1> 今天是云南之行第七天。今天上午主要是游览香格里拉古城和探访藏民家。 独克宗古城,位于云南省迪庆藏族自治州香格里拉市中部,地处中甸盆地建塘镇,为香格里拉(杰地、杰塘、中甸)历史上的重要城镇和驻兵地,亦为茶马古道滇藏段重要途径驿站。 独克宗古城以大龟山为轴心,以“八瓣莲花”形态,有效地利用自然环境,依山就势、因地制宜,围绕大龟山呈放射状布局,在大龟山石寨的基础上外延扩展,形成丰富的空间景观。古城外围东、南方向较为开阔,西面为山体环抱,北部与新城区紧密相连。有3街33个巷道1个集贸市场,藏房随地势高低与道路有机结合,较为完整地保留了藏文化建筑特色。<br> <br> 2014年1月11日,独克宗古城发生大火,导致大片藏民居被毁。灾后,古城进行了恢复重建工作,并于2016年1月1日正式对外开放。 早晨,香格里拉的街道宁静安详,只有我们一行和其他少量游客在前行。太阳出来了,街上还没照到,只是远处的大龟山上有阳光。<div> 青石板路在晨光中泛着幽光。古城起伏不平的路面,那是一些岁月久远的旧石头就着自然地势铺成的,石板路上马蹄印还依稀可见。</div><div> 今天气温特别低,看手机上显示是零下6度。高原的气温与我们江南是不同的,虽然温度在零下,但没有我们江南那样的湿冷。当然,我们也明显地感受到与前几天完全不同。</div> 一座牌楼矗立在街中间。上书“独克宗”。<div> “独克宗”,为藏语古地名,又称“宗绕丹噶波”“达维宗”,意为“月光城”。与位于奶子河畔的“尼旺宗”—太阳最早升起的“日光城”遥遥相望,日月同辉,被称为“心中的日月”。</div> 大龟山离我们越来越近。 月光广场 龟山公园入口 龟山公园大门。<div> 龟山公园地处独克宗古城中心区域,登高览胜,古城尽收眼底。龟山西侧有百鸡寺,龟山之巅建有大佛寺,楼高三层,采用汉式楼亭工艺。<br></div> 龟山两厢塑有老子、孔子像。我只拍到了孔子殿。儒、释、道三教文化同处一地,充分体现了迪庆香格里拉多元文化共存共融的特点。 这座吉祥如意幢(转经筒)建于2002年,底座直径10米,高21米,重60吨,是原香格里拉县更名庆典的纪念性及标志性建筑物。<div> 这座转经筒是世界上最大最高的转经筒,筒身为纯铜镀金,筒壁上高浮雕文殊、普贤、观音、地藏四大菩萨。以浮雕为主,最底下为莲花座,往上依次为吉祥八宝、五十六个民族大团结等塑像。</div> 人们顺时针拉转转经筒。60吨的转经筒不是轻易能转动的,需要大家齐心协力才能转动。据说转转经筒能给人带来好运。 香格里拉城全貌。<div> 独克宗古城的整个布局以四方街为主轴,划分为东南西北四个方向的片区,而每个片区通往不同的地方,地形似盛开的八瓣莲花,其间3街(北门街、金龙街、仓房街)33个巷子交错纵横,北边去往松赞林寺朝拜的路叫“贡巴朗”,东面通往五凤山敬山的路叫“日达朗”,往南部的“达垄朗”路走可直通达垄坝子,西方的“措朗”则是前往百鸡寺焚香的路。还有许多错落有致的街巷大多以藏语取名:去古井挑水的路叫“赤朗”、去水磨房的路叫“赤古朗”等。龟山公园东麓脚下两眼泉水滚滚而出流进古井,史称“日月双泉”,曾经维系了整个古城人的用水,是古城人民赖以生存的甘露。<br> 独克宗古城不仅是滇藏茶马古道的必经之地,更是中国保存较完好、较大的藏民居群之一。古城民居就地取材,多为密肋梁柱排架结构的土掌房,是藏式碉楼与纳西干栏式木板屋结合的产物,属地道的高寒坝区藏族民居,其造型被人们称为“硬质化了的帐篷”。民居注重装修装饰,雕檐画柱、门窗彩饰,中堂封面精绘各式吉祥图案,外墙仅涂刷白垩浆或石灰浆,具有较高的保护研究价值。<br></div> 香格里拉城局部。 阳光下,转经筒闪着金光,群鸽在月光广场飞舞,鸽哨响亮。 迪庆红军长征博物馆。 一群藏族游人在合影。 中午,我们来到一处藏民家探访,吃正宗的藏家饭菜,尝了糌粑,喝了酥油茶。 独克宗藏族民居多为二至三层,土木结构,土掌房平顶或人字木板顶,组合上有独立式和混合式;有单院、双院、上下院等,房屋平面为正方形或长方形,房深面阔,一般正房进深二至四丈,有的深达五丈。大部分民居二层以上正面的门窗、隔墙、楼梯、外廊为木结构,其余三面为厚约二尺的土墙或石墙,房愈高阔,墙体愈厚;外墙面向上呈梯形,内墙面近乎垂直;一般底层不设窗,较为阴暗,主要用于养牲畜兼放草料杂物;各层楼面下承木梁,中排木楞,上铺厚实木板;二层为人居,中堂(厨房兼客厅,也有兼卧室)是多功能的主客活动中心,中堂入口处一侧设有水亭,堂之正中木柱粗大,直径在二尺至三尺间,有的达四尺,似为房屋之“中流砥柱”,中堂之隅设橱柜、火塘等,中堂两侧多作卧室和粮油食品的贮藏处;三层储放饲料,有的设置经堂;屋顶高插风马旗;屋前三面筑土墙,上覆草饼,自成院落。 进入大门,是一座大院,巨大的玻璃幕顶,构成阳光院子,可能遮挡了高原的阳光中的强烈紫外线。正面是正房。上下两层。 廊檐上是彩绘浮雕。美伦美奂。 进门的一面是廓墙,二层上有回廊,廊边是大理石廊板廊柱。墙面上是巨大的玻璃窗,设有窗帘。 两边的廊墙二层也有回廊相连。 来到二楼。内饰也是非常讲究。<div> 中堂两侧的粮油食品的贮藏处。这里整齐地摆放着脸盆和勺子。</div> 精美的木刻浮雕。 藏民老房子的窗户。 下午,我们乘车返回丽江。准备明天去泸沽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