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事变纪念馆之张学良公馆

小军

<p class="ql-block">  西安事变纪念馆是以原张学良公馆、杨虎城止园别墅为基础的西安事变旧址改建的,是遗址性博物馆。西安事变纪念馆馆址设在张学良公馆,“西安事变”旧址。我们今天参观的就是张学良公馆。参观无需购买门票,核验身份证即可,但要提前预约。</p> <p class="ql-block">  张学良公馆大门。</p> <p class="ql-block">  张学良公馆位于西安市建国路69号,占地面积7703平方米。院内建有座南朝北从东到西分别名为A、B、C的三幢三层砖木结构小楼及座北朝南的20余间平房。布设有“西安事变史实陈列”、“千古功臣——张学良先生平生陈列”。</p> <p class="ql-block">  座北朝南的20余间平房分为第一展室和第二展室,布设有“历史的转折一一西安事变史实陈列”。</p> <p class="ql-block">  A楼及东楼是当时的机关楼。A楼没有开放。</p> <p class="ql-block">  西安事变发生后,周恩来、叶剑英等中共领导人来到西安调停事变时就住在张公馆的东楼。</p> <p class="ql-block">  B楼及中楼是当时的客厅和会议室。现布设有“千古功臣——张学良将军生平陈列”。并开放游人参观。</p> <p class="ql-block">  西安事变过程中,中共代表周恩来、叶剑英等就在中楼与张学良、杨虎城会谈,并和二人与南京政府代表宋子文等谈判。</p> <p class="ql-block">  C楼及西楼是当时张学良居室。C楼也没有开放。</p> <p class="ql-block">  c楼。1935年10月至1937年3月,张学良、赵一荻及儿子张闾琳曾在这里生活起居。</p> <p class="ql-block">  B楼二层作为“张学良将军生平陈列”之地,共有一个客厅和三个陈列室。进入客厅,首先映入眼帘的就是张学良先生的半身雕像,与之对视,仿佛能倾听到他正在与你诉说着那段儿波澜壮阔的历史往事。</p> <p class="ql-block">第一展室。关东骄子,主政东北。</p> <p class="ql-block">家庭背景。</p> <p class="ql-block">张作霖家族族谱。</p> <p class="ql-block">  张作霖、 张学良、张学良夫人于凤至、赵一荻及张作霖其他子女们的照片。</p> <p class="ql-block">  伟大先行者孙中山先生为张学良题词“天下为公”。我们在南京中山陵及很多地方都可以看到“天下为公”这个题词,但可能好多人却不知道这四个字的出处,原来出处始于此。</p> <p class="ql-block">  东北易帜。东北易帜是指皇姑屯事件后,统治中国东北的奉系军阀首领张学良于1928年12月29日通电全国,宣布遵守三民主义,服从以蒋介石为首的南京国民政府,并在东北各省同时降下北洋政府的五色旗,换成南京国民政府的青天白日满地红旗的政治转向事件。</p><p class="ql-block"> 东北易帜标志着北伐的结束、南京国民政府完成“形式统一”以及北洋政府的正式结束。</p> <p class="ql-block">  第二展室。</p> <p class="ql-block">  国难当头,兵谏救国。</p> <p class="ql-block">  九一八事变。</p> <p class="ql-block">  局部抗战。</p> <p class="ql-block">  第三展室。</p> <p class="ql-block">  兵谏救国。</p> <p class="ql-block">  从“剿共”到联共。</p> <p class="ql-block">  西安事变后,张学良致电毛泽东、周恩来的“文寅电”。</p> <p class="ql-block">  毛泽东、周恩来给张学良将军的回电。</p> <p class="ql-block">  张学良手谕。</p> <p class="ql-block">  《历史的转折一一西安事变史实陈列》第一展室。</p> <p class="ql-block">  前言。</p> <p class="ql-block">  张学良将军、杨虎城将军塑像。</p> <p class="ql-block">  第一单元,民族危机,救亡兴起。</p> <p class="ql-block">  1、日寇侵华,国土沦丧。</p> <p class="ql-block">  2、爱国将士,奋起抵抗。</p> <p class="ql-block">  3、中国共产党高举抗日旗帜。</p> <p class="ql-block">  4、民众觉醒,抗日救亡。</p> <p class="ql-block">  张学良在西安时乘座过的20世纪30年代通用别克汽车。</p> <p class="ql-block">  杨虎城将军用过的手提皮箱。</p> <p class="ql-block">  张学良任中华民国陆海空副总司令时制做的杯表及中华民国十八年东三省一分币。</p> <p class="ql-block">  第二单元,统一战线,三位一体。</p> <p class="ql-block">  1、中国共产党制定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策略。</p> <p class="ql-block">  2、张学良、杨虎城不满蒋介石“剿共”政策。</p> <p class="ql-block">  3、争取张学良、杨虎城抗日。</p> <p class="ql-block">  4、民族觉醒,抗日救亡。</p> <p class="ql-block">  闻熟能详的、摧人奋进的抗日歌曲《义勇军进行曲》、《松华江上》、《打回老家去》。《义勇军进行曲》更是成为了后来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歌。</p> <p class="ql-block">  肤施会谈情景再现。肤施就是今天的延安。1936年4月,周恩来与张学良在肤施的会谈,对于争取西北地区的抗日力量,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产生了非常重要的作用。1935年12月,中共中央召开瓦窑堡会议后,进一步加强了对统战工作的领导,并把驻守西北地区的张学良、杨虎城部作为争取联合的对象。</p> <p class="ql-block">  肤施会谈后,张学良送给周恩来的《中国分省新图》地图册。</p> <p class="ql-block">  杨虎城将军的国民党党证以及戴过的眼镜等文物。</p> <p class="ql-block">  汉卿循环杯及坚守西安革命胜利八周年纪念章等文物。</p> <p class="ql-block">  张学良将军用过的笔筒、笔洗及砍台底座等文物。</p> <p class="ql-block">  第二展室。</p> <p class="ql-block">  第三单元,发动兵谏,逼蒋抗日。</p> <p class="ql-block">  1、反复劝谏。</p> <p class="ql-block">  .2、发动兵谏。</p> <p class="ql-block">  3、发表通电。</p> <p class="ql-block">  4、西北抗日局面的形成。</p> <p class="ql-block">  张学良将军穿过的皮靴、用过的公文包、剪刀以及指挥刀(复制)等文物。</p> <p class="ql-block">  杨虎城将军穿过的军装、皮靴、佩带以及指挥刀等文物。</p> <p class="ql-block">  第四单元,和平解决,扭转时局。</p> <p class="ql-block">  1、和战之间。</p> <p class="ql-block">  2、和平谈判。</p> <p class="ql-block">  3、应对放蒋后的危局。</p> <p class="ql-block">  第五单元,国共合作,共赴国难。</p> <p class="ql-block">  西安事变时,周恩来用过的手提皮箱及毛毯。</p> <p class="ql-block">  张学良用过的烟灰缸等文物。</p> <p class="ql-block">  西安事变后南京国民党政府制做的蒋委员长蒙难章。</p> <p class="ql-block">  第六单元,永远的纪念。</p> <p class="ql-block">  结束语。</p> <p class="ql-block">  张学良将军,作为一位在中国近代史上举足轻重的人物,其历史评价复杂而多维。 他有爱国之情和民族大义、有出色的军事才能和战略眼光、有政治智慧与决断力,然而,他的个人命运却充满了坎坷和不幸。他 是一位具有爱国情怀、军事才能、政治智慧和决断力的杰出人物。他的历史贡献将永远铭刻在中国人民的记忆中。同时,我们也应该正视他个人命运的坎坷和不幸,以及他在历史进程中所扮演的复杂角色。</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