琼瑶一一永远的女神 <p class="ql-block"> 昨天晚上,忽然手机里跳出关于琼瑶离世的信息。乍一看,有点不大相信自己的眼睛。但一想,类似的新闻一般情况下不会有假。</p><p class="ql-block"> 为了求证,百度了一下,消息果然如此。谁能想到她用这种方式离开了。</p><p class="ql-block"> 对于我们出生在上世纪六十年代的大多数人来说,琼瑶并不陌生,可以说我们是读着她的文字长大的。</p><p class="ql-block"> 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物质匮乏,伴随着改革开放的春天,人们对新生事物的追求,特别是精神生活的追求如脱绳的野马驰骋在广阔的草原。</p><p class="ql-block"> 也正是在那个年代,她的作品如同一股清流闯入了我们燥动而激情的生活。</p> <p class="ql-block"> 当时社会上掀起“琼瑶热”,尤其是八九十年代的,我们读着她的作品,听着她的歌,看着她的电影。</p><p class="ql-block"> 正是她的作品,点燃了我们年轻的心,感受到文学的美好,憧憬着美好的生活,欣欣然,充满了阳光。</p><p class="ql-block"> 与之相伴的还有三毛,以及国内的诗人舒婷,北岛,海子等熠熠生辉的“大家”。无疑他们都是当时年轻人心中追逐的女神或偶像!也是年轻人的精神世界。</p><p class="ql-block"> 爱情这个词,在那个年代如同洪水猛兽,讳莫如深,并不像现在这么开放。男孩子往往抱着吉他狂吼着"北方的狼”,“橄榄树”,也吟唱着“在水一方”,女孩子们则在被窝里被三毛,琼瑶的文字感动着,憧憬着。</p><p class="ql-block"> 男孩女孩既便是互有好感,彼此并不轻易捅破那层窗户纸,正如陕北民歌:心里有,眼里有,口里没有。无疑那段生活充满了希望及美好。</p> <p class="ql-block"> 大概是十多年前,“三毛”的另类离开,让人唏嘘不已。这些大师们逐步淡岀了人们的生活。</p><p class="ql-block"> 谁又曾料到琼瑶女士也步后尘。用这种方式永远的离开了。</p><p class="ql-block"> 或许是最好的选择,这也符合她的性格。文如其人,人如其名!</p> 斯人已逝,浪漫永存 <p class="ql-block"> 纵观她浪漫的一生,充满着反叛与纯爱。琼瑶本名陈喆,1938年生人,四川成都。笔名为琼瑶,取自《诗经.木瓜》: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p><p class="ql-block"> 从她的名字可以看到她是个知性美女,名如其人。</p><p class="ql-block"> 她的作品大多是演绎男女情爱之类的故事,作品真情流露,引人入胜。</p> <p class="ql-block"> 她的离开方式,正如她的作品,体现出“琼瑶式的浪漫”,当雪花飘落,翩然的去了。</p><p class="ql-block"> 当雪花飘落,始终追寻着日出与日落,相信人间有爱,初心如昨。</p><p class="ql-block"> 有如雪花与火花同时绽放,我将飞向可以起舞的星河。</p><p class="ql-block"> 琼瑶,永远的女神,愿灵魂安息。</p><p class="ql-block"> (图片来自网络,向原作者致谢)</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