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11月下旬来到拍北岸镇瞻淇村,这个村已有一千三百年的历史,历史文化底蕴深厚,保留完好的明清古建筑102幢。2006年10月被列为安徽省历史文化名村。2019年1月,入选第七批中国历史文化名村。</p><p class="ql-block">重点是参观了鱼灯的制作和表演。:鱼灯的制作过程十分精细,村民们用竹篾绑扎出骨架,再用宣纸或白布做鱼皮,然后一笔一画地绘制出五彩斑斓的鱼儿。这些鱼灯形状精巧,画工精美,是瞻淇村鱼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每年从正月初二至正月十八,瞻淇村都会举行盛大的嬉鱼灯活动。大鱼从祠堂“游”出,在村内翻飞、游弋、滚动,伴随着铿锵有力的鼓点,把幸福吉祥送到家家户户。 </p><p class="ql-block">瞻淇鱼灯是非物质文化遗产,起源于南宋,距今已有八百余年的历史。它主要在安徽省黄山市歙县瞻淇村的正月期间进行表演,形似鲤鱼,寓意年年有余、吉祥如意。瞻淇鱼灯的制作技艺和表演习俗在这片土地上熠熠生辉,成为当地重要的民俗文化活动。</p><p class="ql-block">瞻淇鱼灯的表演形式独特,通常由两人合作,一人负责鱼头,一人负责鱼尾,鱼灯后还配备一只大鼓、一副锣和一对镲。伴随鼓乐,鱼灯作出各种形态动作,形似水中游走的鲤鱼,给人留下深刻印象。这种表演不仅展示了鱼灯的精美制作,还通过鼓乐和动作传达出丰富的文化内涵。</p> <p class="ql-block">介绍鱼灯的制作过程</p> <p class="ql-block">忙碌的工作着</p> <p class="ql-block">鱼灯的骨架</p> <p class="ql-block">舞鱼灯表演</p> <p class="ql-block">鱼灯除了表演,也是灯饰</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