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2024年12月1日,气温回升,天气晴好,我们泾阳县乡村文化振兴研究会一行,参观了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及其变迁过程、西北农学院昆虫博物馆、植物博物馆、土壤博物馆等,受益良多。</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作为我国西北地区成立最早、规模最大、级别最高的现代农业高等学府,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孕育诞生在战乱灾荒的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至今已有90年的办学历史。学校始终秉承“诚朴勇毅”校训,恪守“民为国本、食为民天,树德务滋、树基务坚”教育理念,走出了一条产学研紧密结合的特色办学之路,为推动我国农业农村现代化和农业科教事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p><p class="ql-block">我们参观了标志性建筑三号教学楼建设的校史馆。校史馆展陈面积1600余平方米,涵盖校史纵览、名师大家、杰出校友等内容,生动翔实展示学校90年的办学历史和发展成就。</p> <p class="ql-block">二十世纪20年代末至30年代初,中华民族处于风雨飘摇的战乱灾荒年代。国内军阀连年混战,尤其是1929年起发生在西北的旱灾,史称"民国十八年谨",原本富庶之地的"八百里秦川",赤土千里、饿殍遍地。1931年,日本帝国主义发动"九.一八"事变。在国家积贫积弱、内忧外患的背景下,爱国仁人志士提出"开发西北""建设西北""兴农兴学"呼吁,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通过《建设西北专门教育初期计划议案》,成立以于右任、张继、戴传贤等3人为常委的"筹建建设西北专门教育委员会"。</p><p class="ql-block">学校筹备者承远古农神后稷之志,行当代"教民稼稿"之为,以造就西北经济事业所必须之各级专门人才为宗旨,精心擘画、悉心经营,学校前身国立西北农林专科学校孕育诞生,开启了我国西北地区农业高等教育之先河。</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在新的历史交汇点上,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给全国涉农高校书记校长和专家代表的重要回信精神,按照"12345"发展思路,实施"三步走"行动路线,因地制宜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勇担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重任,全面开启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农业大学新征程,打造世界旱区农业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在农业科技研发推广、对外合作等方面取得更大成绩,为服务"三农"事业和"一带一路"建设多作贡献,为强国建设和民族复兴伟业提供科技支撑和人才保障。</p> <p class="ql-block">答好"强国建设,教育何为"时代命题,谱写中国农业农村现代化崭新篇章。</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