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培训内容:特级教师课例展示及微讲座</p><p class="ql-block">培训地点:海口市第二十七小学</p><p class="ql-block">培训时间:2024年12月03日</p> <p class="ql-block">课例展示1</p> <p class="ql-block"> 阅读课 好的故事</p><p class="ql-block">执教教师 徐莉 六年级</p><p class="ql-block"> 教学流程</p><p class="ql-block">任务一 借助方法,理解词语</p><p class="ql-block">本文写于现代的初创时期,语言表达与现在不完全一样,有些词语比较难懂。初读课文时,遇到难懂的词语可以先跳过去。再读课文时,试着联系上下文理解它们的意思。</p><p class="ql-block">1.出示词语:澄碧 藻萍 奔星 朦胧 鞭爆 石油 山阴道 膝髁 虹霓 </p><p class="ql-block">伽蓝 云锦 泼剌 奔迸</p><p class="ql-block">2.借助多种方法理解词语意思并连线:</p><p class="ql-block"> 石油 鞭爆 膝髁 朦胧 伽蓝 皱蹙 虹霓 奔星 </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皱缩 膝盖 煤油 彩虹 鞭炮 朦胧 流星 寺庙</p><p class="ql-block">3.指导书写:</p><p class="ql-block">(1) 播放智慧平台教学生字片段,</p><p class="ql-block">(2) 学生临写,师生评价。</p><p class="ql-block">任务二 理解文本,整体感知</p><p class="ql-block">1.自由朗读课文,读懂字音,读通句子,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p><p class="ql-block">2.学生汇报交流。</p><p class="ql-block">任务三 游览“梦境”,感悟美好</p><p class="ql-block">1. 默读课文3—9自然段,说说这故事的美丽、幽雅、有趣体现在哪里,画出相关语句,批注自己的感受。</p><p class="ql-block">2. 交流汇报。</p> <p class="ql-block">课例展示2</p> <p class="ql-block"> 习作课 即景</p><p class="ql-block">执教教师 刘清杰 五年级</p><p class="ql-block">教学流程</p><p class="ql-block">一.学习任务一</p><p class="ql-block">请学生判断以下内容是否属于“即景”。</p><p class="ql-block">读一读下面的内容,哪些不是“即景”,哪些属于“即景”呢?</p><p class="ql-block">媒体出示:</p><p class="ql-block">1. 一年四季每个季节最美丽的景色。</p><p class="ql-block">2. 春天黎明天空颜色变化的景象。</p><p class="ql-block">3. 窗外梧桐树经历一场暴雨后的变化。</p><p class="ql-block">二.学习任务二</p><p class="ql-block">1.指导学生按一定顺序描写景物。</p><p class="ql-block">2.启发学生思考下面两个片段别是按什么顺序描写景物的。</p><p class="ql-block">片段一</p><p class="ql-block"> 登上万寿山,站在佛香阁的前面向下望,颐和园的景色大半收在眼底。葱郁的树丛,掩映着黄的绿的琉璃瓦屋顶和朱红的宫墙。正前面,昆明湖静得像一面镜子,绿得像一块碧玉。游船、画舫在湖面慢慢地滑过,几乎不留一点儿痕迹。向东远眺,隐隐约约可以望见几座古老的城楼和城里的白塔。《颐和园》</p><p class="ql-block">片段二</p><p class="ql-block"> 一会儿,天空出现一匹马,马头向南,马尾向西。马是跪着的,像等人骑上它的背,它才站起来似的。过了两三秒钟,那匹马大起来了,腿伸开了,脖子也长了,尾巴却不见了。看的人正在寻找马尾巴,那匹马变模糊了。《火烧云》</p><p class="ql-block"> 引导学生知道按顺序描写景物可以按由近及远,由上到下等空问的顺序,也可以按照时间的顺序来写。如果我们要写出景物的变化的话,更加要注意按照时间顺序把这种变化写清楚。</p><p class="ql-block">三.学习任务三</p><p class="ql-block">1.看看同学们在课前做的观察记录表。</p><p class="ql-block">2.启发思考:观察同学填写的观察记录表,思考自然现象或自然景观怎么会发生变化,是如何变化的。</p><p class="ql-block">3.交流习作。</p><p class="ql-block">4.师生共同评价。</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微讲座</p> <p class="ql-block">特级教师徐莉的微讲座,整理如下:</p><p class="ql-block">讲座主题:单元整体视域下的单篇教学策略的探究</p><p class="ql-block">一. 单元整体视域下的教学</p><p class="ql-block">单元整体视域,即从整体和全局的角度出发,将一系列相关的教学内容视为一个大的学习单元。这种视域下的教学,旨在通过整合单元内的各个知识点,促进学生全面而深入地理解所学内容。特点:1.系统性强;2.综合性强;3.导向性强。</p><p class="ql-block">二. 单元整体与单篇教学的关系。</p><p class="ql-block">思考:本篇课文在单元中处于什么地位?</p><p class="ql-block"> 课文被编排到这个地方是做何考虑?</p><p class="ql-block"> 我应该怎样处理好课文与单元语文要素之间的关系?</p><p class="ql-block"> 如何发挥文本的功用引导学生体会鲁迅的品质?</p><p class="ql-block"> 如何落实单元语文要素?</p><p class="ql-block"> 如何将阅读与习作关联起来?</p><p class="ql-block">三. 单元整体视域下单篇教学策略</p><p class="ql-block">(一) 统领——融合主题与要素,提炼单元目标。</p><p class="ql-block">(二) 聚焦——定位目标,语文要素精准对接</p><p class="ql-block">(三) 融合——制定内容,任务环环相扣</p><p class="ql-block">(四) 评价——发展能力,及时反思评价</p><p class="ql-block">四. 运用平台资源,提高教学效率</p><p class="ql-block">(一) 备课——类比与融合</p><p class="ql-block">1. 整合资源,以备促教</p><p class="ql-block">2. 利用平台,以预习促学</p><p class="ql-block">(二) 课堂教学——互动与评价</p><p class="ql-block">(三) 课后作业——迁移与拓展</p> <p class="ql-block">专家点评</p> <p class="ql-block">邢益宝校长的点评,整理如下:</p><p class="ql-block"> 邢校长认为语文没有那么难,是老师们把简单的事整得复杂了。他重点强调了二十六个词:1.书写习惯;2.全体师生;3.一课习得;4.目标不要太多太高;5.内容是否合理;6.立足单元整体;7.心疼老师;8.语言运用的目标踏空;9.一节课教的清清楚楚 ;10.单篇课文;11.生活经验;12.课后思考题;13.整体把握课文;14.读书的时间,独立思考的时间;15.常态化;16.年段意识,文体意识;17.三多,三少(任务多,活动多,情境多,读书少,品味语言少,独立思考时间少。)18.整体性不够;19.回顾1992年的教学大纲;20.创设情境;有些情境叫真实情境,有些情境是虚假情境。不是情境就是好的情境,真实的情境才是好的,能解决问题的创设才是好的,否则都是虚假的情境,都是摆设。21.以读为本;22.主动性;23.语文教学没那么复杂。24.站在学生的角度考虑,假如我是小学生;25.活动之间的关联点在哪里,各项活动之间发展的梯度是什么?26.互动性、实践性。邢校长认为这些词对课堂设计是有所启发的,是有指导性的。</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