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O二四年寒兰写生记(上)‍

信风

<p class="ql-block">  2024年10月19日,新到的五盆寒兰均已现花剑,有一花剑已高达1 5厘米,其他的花剑高矮不一,叶子长的飘逸,可以动笔写生寒兰了。因这几天有一点点忙,特别是年前要创作一批兰画供明年开春展览之用,可能今年的寒兰写生相对比往年少一丁点,今天也不例外,只是用墨笔来写,很顺利将五盆寒兰写成,分别是带一剑花的两盆,带二剑、三剑、五剑花的各一盆。</p><p class="ql-block"> 11月2日下午,我和方洪志及王起三人赴金山藜韵盆景会所参观盆景、兰花和古盆,遇见小林国雄和国内盆景大师制作盆景表演,同时,遇上了杭州欢聚堂的陆总和东门陈总,这次提供的寒兰大部分是陆总养植的寒兰(上一周刚去陆总在杭州的养兰基地),陈总手持摄像机拍摄了许多视频和照片。看见这么多老盆配寒兰,顿感雅韵袭来,特别是看见一盆红素,叶子长而飘逸,当即赞不绝口时,方总即跑到车里把我的画具拿来,自然要写生几幅。</p><p class="ql-block"> 首先,将一盆带有叶艺的寒兰开笔,刚动笔写花,这红星净皮生宣即化的厉害,有些失控的感觉,马上将笔上的水份用垫纸予以减少,这样才不致將花画坏,但是在画一斜向上的兰叶,起笔画至一半时,上部的叶子线条只剩一线枯笔,当画好全部的叶子后,感觉这长叶上面一半欠佳,再看现场的叶子,这上面的叶子偏偏比下面的叶面要宽,岂不在原来的枯线上再补一笔呢?失败是成功之母,管他这么多人在现场,大胆地再来一笔,成功了!原来的那根枯线,刚刚好作为中间的叶脉,神助我也。接着,对红素进行写生,看着这么长的兰叶飘飄然,而站着空中写叶难度较大,正在犹豫着,方总又拿来了椅子让我座着写,可以让卡纸放在膝盖上有个依靠,这样左手基本好固定卡纸,右手挥笔尚可自由许多,当时,我在正面写了一幅,叶子仅将左边的兰叶减少几叶,右边的叶子均按其写,只是其花好看,已经全开,但不入画,只好将其花变为上面三花苞,中间半开,下面那朵全开,且根据画面略将花往左边写,这样很顺利地完成了。可是站起来往左右两边走,正如苏轼所云:“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我又分别在左右两边各画了一幅,在右边画主要突出右边的叶子,左边的叶子减少许多叶,同时将花变了,还增加一带苞花剑;在左边画,右边稍减了一长叶,主要还是要画好左边往下的叶子,反手本不好画,还要画出其不同的角度变化,不致平行或多叶交叉在一点,需要把控力,更要按叶子的走向画的随心所愿,至于花改为带苞的花剑,让人想象长花的快乐。尔后,画了一幅中间石头左右两边是丛兰,左边三苗只有7叶一剑二花开,叶子较挺拨向上和左倾,右边两苗6叶,叶短却有弯曲感,只有一花苞,如果单看左边或右边,均不起眼,甚至感觉这寒兰长的不理想,可经兰家一搭配,却是一幅好杰作。最后,还写生了两幅黑松,其实也是很好搭配兰花的好素材,虽然两者养植有矛盾,松喜阳,兰喜阴,但两者以盆景绘画却是好入画。第二天,再看此二松,补题款时,发现后面画的这棵松,有些头重脚轻,于是在松树的左下面补画一兰,即成也。</p> <p class="ql-block"> 11月4日,看见带二剑花的寒兰,其中矮的一剑已现枯萎状态,高的最下面的花苞已经掉挂在花杆上,等我将之勾线写好,将其一端此花即凋谢。中午,又将二盆均带一花的进行勾写。</p><p class="ql-block"> 11月16日,五剑花的这盆寒兰开了一花,就在最高的这剑花上,此剑高达60多厘米,一剑10花,最下方的花开,其他9花正含苞待放。另外的四剑花,其中有一剑稍矮为32厘米,5花苞;其他三剑花均高超40多厘米,分别有7、8、9花苞欲开。首先用4尺3开的麻纸将五剑花预先勾写好,除了前面的两剑花全部先完成,其他3剑先勾好上部的花苞,下部的花杆按叶子的穿插需要再依前后予以写上。此盆兰叶共3苗15叶,基本是斜上,高者达60多厘米,几无垂叶,少见2叶尾部略弯曲,是典型的福建寒兰,特刚健,欠飘逸,但对于此兰是5花剑,似乎和这斜上的叶子互相尊重和喜欢,根本感觉不到半点违和感,而是觉得冷香的味道已在,至于有多少香叶无法在现实中赏,也就在画中体会吧!</p><p class="ql-block">《冷香》</p><p class="ql-block">你长了五花剑</p><p class="ql-block">笑的合不拢嘴</p><p class="ql-block">多欢喜的一个月</p><p class="ql-block">开始见一花了</p><p class="ql-block">满满的</p><p class="ql-block">凑上去吻</p><p class="ql-block">却是</p><p class="ql-block">着意寻香不见香</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陶公《饮酒》曰</p><p class="ql-block">含熏待清风</p><p class="ql-block">张帅又曰</p><p class="ql-block">风姿寄高雅</p><p class="ql-block">孔子则曰</p><p class="ql-block">不以无人而不芳</p><p class="ql-block">兰友且曰</p><p class="ql-block">你身为寒兰</p><p class="ql-block">要低温至8度以下才能放香</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我的画笔却控制不住</p><p class="ql-block">狠狠地斜上几叶</p><p class="ql-block">一笔一笔勾上花</p><p class="ql-block">那怕现在是二十多度</p><p class="ql-block">画中的你,冷冷地有点</p><p class="ql-block">香</p><p class="ql-block">(2024.11.16 .13时气温22度)</p><p class="ql-block"> 11月17日下午,我和方总一起前往长宁图书馆将参加长三角水墨展的10幅雁荡山之画作取回,有时间顺道去植物园兰室寒兰写生。据工作人员说,要明天才能全面将寒兰展示出来,今天只有大厅里的寒兰展示。这厅的展示,大部分都是盆景式展示,兰石搭配,件件都是入画的作品,因时间关系,仅画了四幅。第一幅,用4尺3开的麻纸,按其全景进行写生,主要是一石三兰花,其中两丛兰花在石头的右前面,但有一兰据中间,有部分兰叶在石头的正前面,所以,只好将中间之兰以勾线写之,接着画好石头,再在石头的上方墨写一丛兰;后又在右下方(即在勾线兰的右边)也墨写一兰,最后在最右边补一小石,并以淡墨将下方的石和兰以连接之。第二幅,急匆匆地拿着红星卡纸就写,但一方面感觉左手拿着的卡纸,不是很牢靠,原来是有5张卡纸拿在手上,感觉会落下;另一方面,穿着西服手好像伸不开,遇到长线条有些力不从心,于是,花也没画,即将此幅收笔。第三幅,特5张散卡拿掉4张,剩1张垫在卡纸盒上,这样左手拿起来感觉轻松很多,先画好一直挺的长叶在右边,接着画稍短一点的右叶,再接着画左边右上的叶,但考验人的是,反手要画几叶左下的,只有画好后才感觉松一口气,至于花,亦即顺手写上。其实空中写兰难度确实有点大,不经过千锤百炼很难成功。第四幅,借助其放兰花的桌子一角,将卡纸放在其上来写生,确实画起来要潇洒一点。虽然,这盆兰看着叶子的尾部向四面弯弯稍曲下,很飘逸,但有些机械化,似乎犯了好看不入画的毛病,这就是考虑写生者如何取舍,并做些相应的叶予以微调为交曲而化之。因此兰叶长而向四周外长,画起来就往往容易头重脚轻,于是,改平时淡墨为浓墨来写根;再后,将全开的花予以变为含苞、半开、全开的花。第五幅,居厅中间桌子上的兰石很大气,且石头上的丛兰之叶多而变化大,于是乎,又以4尺3开的麻纸来写,首先确定好起点,即丛兰的集中点为右上方三分之一处,开始將右边的几苗叶写好,接着画左边的兰,特别是左边两叶长下垂的线条要注意将之画的刚健又不失飘逸,尔后,写了五剑花,其中左右两边各有一长剑之花开,中间三剑全是花苞,且未长高;最后,直接以其桌上标题的“香如故”来题款。后来,回家帖在墙上看,如果右边一长叶曲下不要画,题款稍靠右上一点,此写生稿即可更完美。</p> <p class="ql-block">  11月21日午,阳光透过窗子,扇活了寒兰之叶,好就好在初冬的暖阳正适写生。放眼可见,五盆兰已笑的多开心,我将三盆较飘逸的寒兰勾写一遍,反复再看此三稿完全可以用在创作上。也巧,刚刚又买回来扇面,可以用颜色写之,又以色将此三盆写了一遍。</p><p class="ql-block"> 11月23日上午,家里一盆五花剑中已有2花剑开始次第绽放,半开若干,全开5花,赶早将此盆兰花勾线了一遍,不知朦胧的境遇恰是“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也许是寒兰之叶的飘逸洒脱,让今人还来不及给你你取名,就匆匆让你上了展台。</p><p class="ql-block">《寒兰》</p><p class="ql-block">莫名</p><p class="ql-block">我就喜欢你</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你来了</p><p class="ql-block">有些冷</p><p class="ql-block">有点香</p><p class="ql-block">此外,还许些</p><p class="ql-block">飘飘然</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我就喜欢你</p><p class="ql-block">其妙的</p><p class="ql-block">莫名</p><p class="ql-block">(2024.1 1.23晚)</p><p class="ql-block"> 下午要开会,顺道路过青浦曲水园观寒兰展,当然要挤时间写生七幅。首先要感谢工作人员提供一条椅子可以让我坐着写生,这样可以避免站着空中写生的难处。第一幅选择较简单,不用取舍可以直接入画,只是此盆兰一剑四花全开,有一点点不甚顺眼,当然为了先试笔热身,也就照样画葫芦。第二幅,兰叶变化多姿,且左边有块石头,四面看去都不错,但要入画的又不是很容易,于是,将在左边的石头舍去,将中、右部的叶子先画好,再画左边的三叶,起初想三叶均实写,可一阵风来,将左边其中最长的叶由左向右,感觉特别棒,于是乎,马上将此改之。第三幅,基本画法同第二幅,只是左边舍去一些叶,而相对其花剑比上幅要高好多,且多了2花,其花即顶上花苞,另四花也已全开。第四幅,坐着抬头一看,发现边角处的那盆左边的兰叶往下垂,刚好处于仰视状态,就确定兰的起手处靠右3分之一处,且在上下中心线略上方,这样画了7叶左边的下垂叶,尾叶均是超过起点之下;而右边只有三叶向上或斜上,显然难以压的住,成了头重脚轻的画面,如果再加上两剑斜左向上的花朵,有些改观,但还是会显得左边略重。当然,考虑到落款在起点的右下方,这样画面自然平衡了。第五幅,此兰垂叶较多,左近两苗主要是新叶,主要是斜上和直上,右边的4叶多变,有斜上,有垂叶,更有曲折向上,另一剑6花,刚好向右飞天的感觉,这样让其既立的住,又有动感飞天。第六幅,在前厅没有椅子,只好站着画,往来游客比较多,这需要考验自己的定力和空中画长线条的能力,首先要让自己平静下来,别考虑那么多?也好,一旦沾上墨水,看着兰,似乎人兰合一,本来很复杂的线条,特别是3叶往左的折叶处理的到位,画的还较理想。第七幅,也是仰视画兰,只是这幅的起手处刚好在第四幅相似处的下方,也是左边长线条,只不过是向上为主,有2叶长的在左上处向下,刚好让画面协调起来。</p><p class="ql-block"> 11月24日下午,我和洪志一起去醉白池看兰花展,当然也要写兰,很巧,今天也是写生7幅。这次寒兰的展厅比以前多三个,至少达五个。我们首先来到了池上草堂,画了3幅,第一幅选择简单的开笔,主要是左边有三苗的叶线斜上和直上,右一花剑,很顺利,这幅热手成功。第二幅,直接看着兰花画即可,入画到无须取舍。第三幅,看似简单,只有两苗7叶一剑花,但有一右叶是高抛物线,一笔画去难度较大,幸好我以笔断意不断的办法,将其画成功,其它的叶和花难度不大。第四幅,在西厅没有几盆兰,只有看到前面一盆尚可入画,后面几盆按正面看去很难入画,再说又有分割线挡住,无法3 60度去观察,干脆把前面这盆兰花画了。此兰也是两苗7叶1剑花,难度不大,很快即完成。第五、六、七幅均在董其昌馆,其中第五幅是上海植物园提供的,有好多苗,特别是左边的叶子多而飘逸,我毫不犹豫即将之画了,这幅画的难点在左边的多叶,关键还要画出飘逸;还有其中一叶向正前面而来,其尾部有翻转,要注意处理。不过此幅画最上部和最下部都有很多留白,于是,在下部特题之:池上草堂数佳人,馨香浮动醉白头。第六、七幅两幅同一盆兰之杰作,第六幅,主要写左边这几苗,好巧的是,没有大桌子,又是站着写,还好,以一以贯之,很顺利即做好考题;第七幅,基本参考现场的状况,以其全貌以写之。该作者取名此盆为“笑东风”,我加上:</p><p class="ql-block">‍笑东风</p><p class="ql-block">‍欠東风</p><p class="ql-block">‍佳人待春风</p><p class="ql-block">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