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说起丽江,它可称得上是云南的一张响当当的名片。早在一千多年前它就是滇、川、藏的交界处的政治、文化、经济中心。茶马古道历经数百年,是云南通往川、藏,乃至印度的重要通道。从前,云南普洱茶等物资就是通过古茶马道经丽江转运到四川、西藏及印度以外。如今丽江也有多个头衔:国家AAAAA风景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全国文明风景旅游区,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p> <p class="ql-block"> 我第一次到丽江是2010年正月初三,刚好是春节小长假,也是丽江旅游最火爆的旺季,宾馆酒店住宿费比平时贵了几倍,普通民俗一间房也涨到六七百元。更难求的是去玉龙雪山的门票,全被丽江各旅行社操控,散客别想买到一张。无奈之下,我们只好辞去在昆明顾请的司机兼导游,报了丽江本地旅行社的丽江香格里拉四天游。这样才免了买票的烦恼,于正月初五登玉龙雪山。</p> <p class="ql-block"> 正月初四,我们一家人就自游丽江古城。走在丽江古城所见,各街道巷子都是干干净净的青石板路,沿着路都有一条涓涓流淌的清泉。如果说路是丽江这位巨人身上的血管,那么清泉就是他身上流动的血液,它滋润了千家万户,哺育了无数丽江纳西儿女。清泉是丽江的灵气所在,是丽江的精髓,它给予了丽江的福祉,它铸就了丽江的灵魂。</p> <p class="ql-block">我们顺着清泉流来的方向而走,想去探寻它的源头在哪,有多神秘?我们走过石桥知悉,此桥名曰,“大石桥”,是明代木氏土司建,由桥名的“大”可知,它是丽江古城桥中之最。大石桥是连接古城东西两个区域的主要通道,桥长10.6米,高2.2米,宽3.84米。拱圈石板并列砌置,拱背横向伏石,给人以美感。旧时曾是麻布专卖地,故名麻布桥。</p> <p class="ql-block"> 过了麻布桥,沿水而上至古城广场大水车。巨大的水车成为丽江的标志性景观,甚至成为丽江游的打卡地。</p><p class="ql-block"> 这个大水车,常年伴随潺潺溪水转动不止,送走春夏,迎来秋冬,告别南方客人,迎来北方佳宾。日复一日,年复一年,转动的大水车接送了无数远方游客,给丽江带来了无穷的财富,迎接了最尊贵的客人佳宾——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元首,江泽民主席也到此挥毫题词:“世界文化遗产丽江古城”。</p> <p class="ql-block"> 我们夫妻和孩子们悠闲自在地沿着溪边走,看看清澈透明的水,可见随流水缓缓摆动的蓝草间,时而冒出一些小鱼群来。越往上走,水流越急,我们来到了怪石嶙峋的瀑布处,一座飞檐翘首的风雨桥飞架瀑布间。我们走上拐弯抹角的台阶到了黑龙潭。啊!原来瀑布是从黑龙潭泻下。</p> <p class="ql-block"> 黑龙潭,芊芊垂柳露出新芽,在微风轻拂下摇曳,抚摸着游客脸颊。黑天鹅曲颈高歌,扇动双翅起舞欢迎客人的到来。游客们慢悠悠地走在鹅卵石小道上指指点点,拍照留影。</p> <p class="ql-block"> 我抬头眺望,巍峨的玉龙雪山云雾缭绕,若隐若现的皑皑白雪峰顶在阳光照射下,银光耀眼。</p> <p class="ql-block"> 玉龙雪山,群峰连绵起伏,是南国最高峰,也是南方第一龙脉。峰顶终年积雪,海拔四千多米,它与三江并流原头老君山遥相望,二山合围形成了宽阔的丽江盆地。</p> <p class="ql-block"> 我环视四周,玉龙雪山脚下绿樾苍翠,盆地一马平川。玉龙雪山的龙脉造就了丽江这块风水宝地,成就了丽江的世代繁荣。</p> <p class="ql-block"> 正月初五,导游带我们来到玉龙雪山脚下,这里早已排起长龙队伍,我们排队等了两个半小时才进入玉龙雪山景区大门,又等了一个多小时才坐上览车。览车越过森林,爬上冰川到达海拔4568.4米的终点站。</p><p class="ql-block"> 我们登上了玉龙雪山,尽管这里寒风刺骨,空气有点稀薄,我捧着氧气瓶吸着氧气,久久地凝视着玉龙雪山叠嶂起伏的冰川险峰,联想到了我的坎坷人生路,我与妻子苦苦奋斗二十多年,今天总算苦日子熬出头,看到了曙光。女儿从加拿大留学归来在上海英国扎打银行工作,儿子中国科学院研究生毕业获美国全额奖学金即将赴美读博。此时,我也看到了妻子难得的笑容。自我们超生儿子至今,经济上的重罚,父母亲的双亡,生活的压力把我俩逼得为一日三餐发愁,妻子总是一毛钱也要计算着花,把她数学老师的算法发挥到极致。我知道妻子今日最开心的是自己不花一分一厘,由女儿买单,赏云南世博园花卉,看昆明天池、观大理洱海,游丽江古城,登玉龙雪山。这是我们一家人第一次出行旅游,妻子能不激动高兴吗?我看到了妻子笑的那么从容,那么灿烂。我也听到了儿女对妈妈说:今后,您和爸爸就只管养好身体享福吧。</p> <p class="ql-block"> 我第二次来到丽江是2018年3月27日,这次来丽江我们一共有八姊妹,即哥嫂、二姐、三姐夫妇、妹妹我和妻子。我第一次游丽江后,觉得丽江太美,便带他们来看看。我们八姊妹一起出游也是第一次,特别是年逾古稀的哥哥,首次跟我们一起远行,对他来说特别地高兴期待。这次我们是跟团来的,我们报了云南10天游,丽江是第三站。在丽江游两天。我们游览了丽江古城、金塔寺、拉市海湿地公园。3月27日晚上我们观看了大型歌舞剧《丽水金沙》。</p> <p class="ql-block"> 对丽江古城他们自然是赞不绝口,哥哥懂点风水学,他认为丽江确实是一个难得的风水宝地。游拉市海湿地公园时我们还一起骑马绕了一圈。他们是第一次骑马,开始他们不敢骑。我和妻子在新疆骑过高大的蒙古马,这里的马是滇马,个头比起蒙古马来矮小多了,所以我告诉他们没什么可怕的。在妻子我两的再三劝说下,他们才有了胆量。我们八姊妹分两组,哥嫂、妻子我们是一组,妻子我两在前面,哥嫂在后。姐姐他们是一组,每人骑一匹马,一组有一个赶马人。骑过后他们多开心。</p> <p class="ql-block"> 参观金塔寺时,我发现这个金塔寺里竟然供着毕甘,我游览了全国上百个寺庙,没发现哪个寺庙供有毕甘。所以我磕头拜了几拜。因为毕甘是我们林姓的老祖宗。我进寺庙一般不拜菩萨,我知道拜菩萨不能乱拜,必须拜对对象,对象拜错了不起作用,不是所有的菩萨都灵验。这是极其专业人士告诉我的。</p> <p class="ql-block"> 大型歌剧《丽江金沙》,姐姐他们都说演的好,确实从剧的内容到表演艺术以及舞美设计都是不错的。它以舞蹈诗画的形式展现了丽江独特的滇西北高原民族文化,全方位展示了丽江各民族的代表性文化意象。内容丰富多彩,包括舞蹈、乐器演奏等表演。观众可以欣赏到各种精彩纷呈的少数民族文化展示。作为一个地级市能演出这样的舞剧确实是不错的。但比起西安华清池的《长恨歌》来,那还是有一定的差距。我看了《长恨歌》后的印象是艺术与科技的完美结合。</p> <p class="ql-block"> 第二次游丽江对我来说主要是陪伴家人共享旅游快乐。毕竟我们八姊妹都是年过花甲的人,大家居住相隔千里,聚在一起多不容易。遗憾的是这次乃有三姊妹不能来,远在澳洲的大姐通知了她,但没办法赶来。</p> <p class="ql-block"> 2024年4月24日,我们从香格里拉出发上午10:00到达丽江。这次我是第三次光顾丽江。与前两次不同。这次我是与朋友自驾来到这里,自然朋友之间说话就没有家人之间那种拘束,想怎么说就怎么说,开玩笑不分大小随随便便,无拘无束。自然心情就不一样。说实话旅游就是三分景七分心情。心情好处处皆美景,心情欠佳,美景也变差。再者这次来到丽江正赶上了丽江旅游的最好佳季节,正是鲜花盛开的时候。公路旁、大街小巷、商店、机关、学校大门口、各家各户院内院外都是鲜花。我们把车停到了丽江城南门口停车场。</p> <p class="ql-block"> 从南门出来,青石板大道两边都是民用木房,店铺,门前红红绿绿,鲜花、灯笼从地面摆放挂到屋檐。初到丽江的梁老师掏出手机拍过不停,帮我们拍了好几张。</p> <p class="ql-block"> 张校长和粟老师两口子在街上东张西望不经意的走着也被远处的梁老师拍了下来。</p> <p class="ql-block"> 摇曳的垂柳亲吻着梁老师的眉,他伫立在柳树下自拍起来。</p> <p class="ql-block"> 这里是大石桥一带,桥下是清澈透底的溪水,鲜花覆盖了小溪堤岸。一排厚实蓝色花朵不见一片叶,只有无名白点小花与它作伴,无意与它争芳夺艳,只为托起它的靓丽,让它在游客面前尽显风彩。丽江人也真的会做生意,把餐馆开到了小溪边上,沿着花堤摆起餐桌,过往游客不饿也会产生食欲。今天我们就坐在这里不动了,点上几个菜,来一碟酸萝卜、一壶龙井,喝点小酒,痛痛快快,尽享春色古城的优雅。</p> <p class="ql-block"> 吃过中餐,我们沿这条花溪而上,经过这棵古怀,它有二百多的年纪了,它上面挂着“重点保护”的牌子,可见它的身份不低。古树下站着两位漂亮的纳西族姑娘,一看就是拉生意的。</p> <p class="ql-block"> 这两家人真会打主意,竟然把花草栽种到了二楼的走廊上。地面也栽满了,到底种了多少个品种,恐怕老板自己也答不上来,因为花色品种太多,平时他可能也只关注花开花落艳丽芬芳。</p><p class="ql-block"> 这对自幼长大的伙伴恐怕以前做梦也没想到还会一起玩到这里。今天一定要在此合个影作为纪念。</p> <p class="ql-block"> 我们继续沿着溪边走到这三角地,老伴觉得这里花多景好,要我给她拍张照片,她还邀我合影了一张。</p> <p class="ql-block"> 我们快到丽江广场了,这是广场边上的一户人家,这才是真正的花园式家园。有雕塑,有人文景观,花草层层叠叠,充分利用地面、空间进行绿化,产生了立体式的绿化效果。</p> <p class="ql-block"> 这是立在丽江广场边的一块巨大的石碑,碑文来自人教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记叙了玉龙雪山的水的来龙去脉。</p> <p class="ql-block"> 我们来到了具有标志性的丽江大水车处,回想第一次见到这水车时,我与儿女们讲述了我儿时与他们的奶奶在碾子里碾米的故事,因为那时候我们中国还很落后,农村还没有电动机、打米机。把稻谷加工成大米就是靠这种水车作为动力驱动碾子碾出米来。如今他们的奶奶离开我们四十多年了,儿女们都已成家立业,我也本了七旬。哎!我老了。老伴对我说:“合个影吧,再过四十年,也许我俩也去见马克思了”。</p> <p class="ql-block"> 张校长夫妻也分别在此处拍照留影。到此我们本次丽江游算是画上句号。梁老师开车过来接我们又向攀枝花方向驶去……</p> <p class="ql-block"> 举予</p><p class="ql-block"> 2024年12月8日于广州</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