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爬虫队的宁波之行因人数过少而取消,于是当机立断跟着当当舅妈来了次40小时的山西运城之旅。</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很难得杭州有到运城的直航,因临时买票稍贵,平时往返只需三位数,性价比超高的(补充一下,深航,不是廉价航空哟),且行程不到2小时,适合打工人短期深度游。</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早知道“三千年文明看陕西,五千年历史看山西” ,但山西成为网红打卡地也就这两年的事,“黑神话悟空” 做出了突出贡献,我则是从“大咖说”慢慢知晓了山西古建、泥塑、壁画之精美。临行之前还特意买了本“山西国宝” 做功课,但书中得来终觉浅,昨晚到家,又通读了相关章节,仔细回想消化两天的所见所闻,读书行路缺一不可啊。</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运城是全国文保最多的地级市,共102处。我们此行的目标是解州关帝庙、永乐宫、后土祠和飞云楼,其他就随缘了,已经买了年票,后面慢慢看。</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从市区出发,第一站盐池,太阳初升,云雾未散,湖面竟然有些天空之城的意境,才知道运城还是中国古时三大产盐地之一。</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第二站常平关帝庙,也就是关羽的出生地,对面的山腰矗立着一座巨大的关公像,在云雾中影影绰绰,当爸发了张照片在爬虫群,戏称“关公显灵了”。一开始没打算进去,当爸说都到门口了还是看看吧,很庆幸没错过。里面的古树动则千年,甚至有两棵1800年的柏树,咋舌不已,后庭一棵“五世同堂桑”,据说每年开花5次结果5次。当爸表示怀疑,到解州关帝庙时我特意问了讲解,她说是真的,当地人都知道。墙上挂着关家家训——读好书、说好话、行好事、做好人。我乐了,这不是我们社会主义接班人的标准吗?</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十公里外就是大名鼎鼎的解(读hai,第四声)州关帝庙,天下关庙之祖。从宋代封王,明代封神,到清代的加持,要知道在中国漫长的三千年历史中从人到神的有且仅有孔子和关羽两位,所以关帝庙的制式是与皇宫齐平的,占地辽阔,前殿后寝,自端门入,中轴线上依次有雉门、午门、御书楼、崇宁殿和春秋楼。现址为康熙年间重建,但还保留了一些元明的牌匾器物等。整个殿宇气势宏大,庄严华丽,主殿匾额“神勇”二字为乾隆亲题。在民间,关公还是财神,很多商铺进门就见供着一尊关财神,真想不出他和财有啥关系,当当舅妈说也许是为了吓退地痞流氓等,保佑平平安安挣钱吧。有道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到永乐宫已是下午两点。无极殿里的“朝元图”算是当红炸子鸡,图片随处可见,但面对面时的震撼至今让人回味。老天帮忙,几缕阳光穿过厚重的门廊洒在壁画上,青石的蓝,孔雀的绿,朱砂的红,细微的表情,流畅的线条,仿佛一群神态各异的神仙裙带飘飘地向你走来,穿越近千年的时光依然那么生动鲜活夺目。看了此图,才对中国画的线条之美有了最直接的认知,当爸连呼:值了!就这一处就不虚此行。朝元图人物复杂,听了讲解也记不全,印象最深的有一位手托林芝的小仙女,被誉为中国的蒙娜丽莎,当得起。当当舅妈说回酒店后重新看资料又捋了一遍才勉强清楚,看来我也需要重温一遍封神榜。现在的永乐宫是从20多公里外的原址搬迁而来的,所以壁画的损毁不可避免,后面纯阳殿、重真殿的壁画已经不忍目睹,搬迁是因为修建三门峡水库,苏联专家测算会淹没永乐宫,结果根本没事。如果没有搬迁,永乐宫早就是世遗了,如果没有搬迁,壁画的状况一定比现在好很多,但这世上哪有“如果”。</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出了永乐宫5分钟车程就到广仁王庙。很失望,百米高台上孤零零一座三开间小房子,半新不旧,四周都是崭崭新的围墙,不卖门票也没有游客。据说是修复永乐宫的专家在遛弯时无意中发现的,也就一个村级小庙,但人家名列全国文保,是仅存的唐代木结构建筑(目前只剩下顶部结构为原件),和南禅寺、佛光寺齐名。第二天看的稷王庙也是如此,藏在村子里,大门敞开,有一奶奶在旁卖手工编织物,进门一座戏台一座主殿,唯一一个游客正穿着古装摆拍,沧桑寂寥扑面而来,有一丝丝感伤。但它是全国现存唯一一处宋代庑殿顶建筑。看不懂,回去百度一下,庑殿顶居然是古建筑里等级最高的屋顶形式,呵呵,小看它了。所以说啊,无论什么,只要活得够长,就打败了99.9999%的同类。</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当当舅妈原本想去风陵渡看看。“风陵渡口初相遇,一见杨过误终身。”我脑海里的画面是郭襄骑着小毛驴,在夕阳中哒哒远去,一步一回头。就如有人第一次来杭州,在春日的细雨中,撑着伞,也会希望遇着一位姑娘,一位丁香一样的姑娘。可包车司机说来不及,到风陵渡天都黑了,好吧,那就去不远的大禹渡。因为我俩都没见过黄河,也算小小的执念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途中又去看了看芮城城隍庙和寿圣寺。后者始建于东汉,是中国供奉释迦摩尼真身舍利的19处之一,抗战时毁于日军,目前仅剩一座宋塔。唏嘘,山西随随便便就是宋塔元宫,清代的都来不及保护,民国的都不算古迹。相形之下,浙江就如欠缺底蕴的暴发户,很多地方修旧如旧,南宋的遗址也就剩遗址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终于站上黄河观景台,不禁深呼一口气,看了一天古迹,着实有些烧脑。此刻,西边天空的火烧云如火如荼,云在光中流淌,不停变幻色彩,炫丽耀眼,上一次见这般燃烧的火焰还是17年夏在冰岛的草帽山。面前的黄河如一条细长弯曲的缎带,温柔地镶嵌在这片黄土大地上,无波无澜。一道斜阳入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热烈与恬淡就这样完美地构成一副画卷,刻在记忆深处。回来看地图,我们所见的黄河段已经走完“几”字型的最后一个弯了,下次还是要去风陵渡口望一眼。临走旁边来了一众摩托车友,是从200公里外的西安出发的,旅游正越来越成为国人的最大消费项目之一。回程航班上,邻座的2位大妈问我是否去运城旅游的,然后介绍自己也是第一次来杭州旅游的,看看西湖看看丝绸。</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因为包车,所以走的路并不很多,与爬虫队周末的运动量相仿,晚上还去酒店对面的“留驾庄”夜市逛了逛。就是一个典型的城中村。当当舅妈发出灵魂拷问:如果是你,从这里出去,到了一二线城市读书,还会回来吗?</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因后土祠和飞云楼距离较远且分散,第二天早出发半小时。当地比杭州稍昼短夜长些,气温相差不大,但早晚需穿棉外套。</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从永乐宫出来第一次听说“后土娘娘”,进了后土祠才知道什么是“皇天后土”。后土圣母是中华最古之祖,掌管土地(包括地下)之神,后土祠又是海内祠庙之冠,是华夏文化的源头。据记载轩辕氏扫地为坛以祀地,自汉代起历朝皇帝24次在此祭祀后土,特别是汉武帝,将后土祠定为国家祠庙,6次亲临,并留下了千古绝赋“秋风辞”。明清时皇帝祭祀后土的仪式才正式迁往北京天坛。因黄河决堤,后土祠多次被毁重建,现址为同治九年(1870年)建,占地37亩,不到原来的5%,但仍有许多可看之处。</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先说三座戏台,呈品字型,第一座叫“过亭台”,台上唱戏台下走人,戏台上联:游哉悠哉,头上生旦净丑;下联:演也艳也,脚下士农工商。让人顿悟戏如人生,人生如戏。后两座并肩而立,分别是道家台和佛家台,真真是唱对台戏啊。在这里,儒释道三教合一(全国独一无二),我觉得是源于农耕文明对土地的信仰。</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略过献殿、正殿就是以收藏“秋风辞”碑而得名的秋风楼,它与解州关帝庙的春秋楼、东岳庙的飞云楼并称“河东三楼”。春秋楼是一座二层的木质结构,雕梁画柱繁复华丽自不必说,可以上楼参观,南望中条山,北眺盐池,最令人惊叹的是那菊花藻井,似两座巨大的吊灯,可以随风旋转,当然,现在固定住了,为保护古建。至于建筑中的重要特点“悬梁吊柱”(又是个全国唯一)则不懂无感。</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秋风楼则是三者中最靓的仔,完全体现了清代建筑的最高水准,十字歇山顶(总算也能分辨了),彩色琉璃,精雕悬柱。很奇怪,以现代建筑的发展水平,为什么就造不出如此精美的楼堂馆所了呢?三层藏有一块元代的秋风辞碑,可惜现在不能登楼了。楼的底部是高大的台基,东西贯穿是为张仪古道,经汾阴故城蜿蜒至黄河岸边庙前渡,据说春秋时张仪由此道入秦为相,但1937年八路军经此古道奔赴抗日前线一定是真的。</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经讲解介绍,才知道后土祠的镇店之宝居然是傍边小屋内不起眼的几块石碑,是宋真宗亲自撰写并书丹的碑刻,这么珍贵的古迹,就这么毫无间距地相遇,我偷偷闭眼摸了一下,是个“何”字。</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飞云楼是我们此行的最后一站,也许有些审美疲劳了,没有眼前一亮的惊喜。飞云楼与应县木塔并成为“南楼北塔”,因其结构力学和造型艺术方面的特色,而成为中国纯木质建筑的代表作。在我这样的小白看来,相比秋风楼的颜值,飞云楼更质朴缄默,以气质取胜。不过一楼外墙是红砖,在蓝天的衬托下,拍照十分出片。讲解说楼本身是没有楼梯的,解放后当地领导说这么好的楼怎么能不让人上呢?于是有了现在这简陋粗鄙的楼梯。可现在为了保护古建,又不让人上楼了,还拆不了楼梯。唉,历史就是个大轮回。</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最后,再说说当地的物价,苹果柿子2元一斤,人均30元吃到满嘴流油,感觉自己就是80年代的港商进大陆,啥都自由。哈哈。一次完美的旅行。</span></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盐池的天空之镜</p> <p class="ql-block">关公显灵啦</p> <p class="ql-block">五世同堂桑</p> <p class="ql-block">关帝家训</p> <p class="ql-block">乾隆亲笔</p> <p class="ql-block">春秋楼</p> <p class="ql-block">菊花藻井</p> <p class="ql-block">永乐宫无极殿,里面不许拍照</p> <p class="ql-block">元代的狮子长这样</p> <p class="ql-block">福禄寿三星(以下均为临摹图,姑且留个印记)</p> <p class="ql-block">天蓬大元帅</p> <p class="ql-block">林芝仙女</p> <p class="ql-block">广仁王庙</p> <p class="ql-block">唐碑</p> <p class="ql-block">寿圣寺宋塔</p> <p class="ql-block">夕阳下的黄河</p> <p class="ql-block">过亭台</p> <p class="ql-block">道家台和佛家台</p> <p class="ql-block">后土祠正殿梁上的“连环画”</p> <p class="ql-block">秋风楼</p> <p class="ql-block">宋真宗的“萧墙碑”</p> <p class="ql-block">张仪古道</p> <p class="ql-block">东岳庙的香亭顶</p> <p class="ql-block">猜猜花了多少米?</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