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丘•一座鲜为人知的历史文化名城

石头

<p class="ql-block">2024年11月末,广东之行回家途中驻留商丘,被商丘的历史文化所吸引。</p><p class="ql-block">商丘市,简称“商”,是河南省辖地级市,位于河南省东部,地处豫鲁苏皖四省接合部,国家历史文化名城。</p><p class="ql-block">商丘,一座鲜为人知的历史文化名城,它给了我太多的信息量、知识点。为游好商丘,连夜恶补了很多有关商丘的信息,略知一二,文中如有不对,请斧正。</p><p class="ql-block">沉浸式游览了“火神台、商丘博物馆、大汉雄风景区‌、汉兴源景区、汉梁王陵景区‌(梁孝王刘武陵、王后陵、共王刘买陵遗址)、应天书院、商丘古城”,亲身感受到了商丘文化的厚重。‌</p> <p class="ql-block">商汤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通过武力夺取天下的君主,<span style="font-size:18px;">商朝开国帝王商汤灭夏后,在商丘建都。</span></p><p class="ql-block">商丘,这座并不起眼的城市,作为殷商之源,不仅是商族的兴起地,还是殷商文化起源之地,因其丰富的文化内涵,成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华夏文明和中华民族的重要发祥地之一。</p> <p class="ql-block">“商”字是商丘市的城市地标。</p><p class="ql-block">商丘是“商人、商品、商业”的发源地。华商始祖王亥在这里最早进行货物交换,他在商丘服牛驯马,用牛车拉着货物到其他部落进行交易,开创了华夏商业贸易先河。商朝开国帝王商汤灭夏后在商丘建都,因此,商丘被誉为“三商之源·华商之都”。</p><p class="ql-block">商丘是中华始祖燧人氏发明钻木取火的地方,开创了人类文明历史新纪元。</p><p class="ql-block">商丘还是孔子的祖籍地,涌现出刘备、范仲淹等历史名人。</p><p class="ql-block">“火神台”景区大广场铺的地砖全是“商”字。</p> <p class="ql-block">一、火神台(阏伯台)。</p><p class="ql-block">火神台是商丘的标志性景点,是阏伯所建造的观星台,也称为阏伯台或火星台,是中国最早的观星台遗址之一,拥有4500多年的历史。这个古迹经历了多次修葺,文化大革命期间又受到破坏,1981年得到修复。</p> <p class="ql-block">进入“火神台”景区大门,就是通往“华商始祖”王亥塑像的路,这条路是铺满铜钱图案的大道。</p> <p class="ql-block">走过这个照壁就是商祖殿。</p> <p class="ql-block">商祖殿,又名王亥殿,仿汉建筑,高16米,面阔7间,深16.8米。王亥,商丘人,夏朝诸侯国商国第七代诸侯王,契(阙伯)六世孙,商汤七世祖。王亥首先发明了牛车并驯牛,肇始经商,故被奉为“华商始祖”。</p> <p class="ql-block">商祖殿前“驯牛造车”图案。</p> <p class="ql-block">日月同辉石碑居三商大道中段两侧。其寓意是,阙伯、王亥、成汤三位伟人的丰功伟绩,将流芳万世,与江河同流、日月同辉。</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从这里进入火神台(也叫阏伯台或火星台)。</p> <p class="ql-block">玉皇宫是根据王母娘娘祠所建,王母娘娘祠曾一度建在阙伯台上,元代大德年间移至阙伯台下,后毁于战火。1992年重修时,更名玉皇宫。</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最上面就是火神台。</p> <p class="ql-block">火神殿。</p> <p class="ql-block">阏伯在帝尧时期掌管火的事务,因此被称为火正。</p><p class="ql-block">阏伯在商丘建立了火神庙,祭祀大火星。他以肉眼观察火星每年运行规律,并编订历法,来定农时、分季节,告诉人们何时耕种,何时收割。他教会人们使用火、烧制陶器、炼制青铜、煮食烤肉、驱赶野兽、抵御寒冷等。</p><p class="ql-block">由于他在管火用火的过程中为民造福,功勋卓著,因此被人们誉为“火神”‌。</p> <p class="ql-block">昭明,阙伯之子,相土之父,夏代商国第二代诸侯王,商丘人。 </p> <p class="ql-block">相土,阙伯之孙,昭明之子,商丘人。夏代商国第三代诸侯王,曾任火正。</p> <p class="ql-block">阏伯的贡献不仅限于历法和农业,他还发明了以大火星的运行规律来纪年的火纪时的历法,并在管火的同时筑造阏伯台观察星辰,以此为依据测定每年的自然变化确定农事的开始和结束以及年成好坏,对中国古老的天文学作出了重要贡献‌。</p> <p class="ql-block">古观星塔遗址。</p> <p class="ql-block">从火神台俯视。</p> <p class="ql-block">阏伯台庙会又称火神台庙会,是商丘最为古老和盛大的庙会。它是由人们对祖先阏伯(火神)的祭祀演变成盛大的庙会,火神台庙会在2021年5月被正式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p> <p class="ql-block">现在在商丘每年的立春、立夏和立冬会有三次大的祭祀。其中,最盛大的是立春元宵节的庙会。从正月初一开始一直持续到正月十五,是商丘地区最大的民间节日。</p><p class="ql-block">路过时,看到工人在景区一角已经开始搭架子筹备庙会了。</p> <p class="ql-block">景区内展厅。</p> <p class="ql-block">火神台景区内景色。</p> <p class="ql-block">二、商丘博物馆。</p><p class="ql-block">商丘博物馆是一座综合性博物馆,是商丘文化地标之一,这里收藏了大量的历史文物和艺术品,展示了商丘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博物馆的展品主要包括商代青铜鼎、战国布币、金缕玉衣、汉玉、汉画像石等,展示了丰富的商文化历史。</p> <p class="ql-block">‌商丘博物馆的镇馆之宝金缕玉衣‌。</p> <p class="ql-block">商代马车。</p> <p class="ql-block">三、大汉雄风景区‌。</p><p class="ql-block">大汉雄风铜塑雕像耸立于赤帝峰观景台中央,是大汉开国皇帝汉高祖刘邦铜塑雕像,高39.9米、是亚洲最高历史人物铜塑雕像。雕像挺拔雄伟,姿态生动,气宇轩昂。</p> <p class="ql-block">坐景区摆渡车去景点,加快了速度,节省了体力。</p> <p class="ql-block">去上面的观景台,近距离看刘邦铜塑雕像。</p> <p class="ql-block">仰视刘邦铜塑雕像。</p> <p class="ql-block">在观景台上,突然听到身边的一位男士高亢吟诵着刘邦直抒胸臆,雄豪自放,踌躇满志的诗歌《大风歌》:“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一下把身边游客的情绪调动起来了,仿佛感触到刘邦傲视群雄,威加海内豪放之气。</p><p class="ql-block">观景台是眺望整个芒砀山的最佳位置,“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p> <p class="ql-block">景区内设有玻璃滑道可以下山。</p> <p class="ql-block">在观景台山下,均厌寺旧址院内,有2棵银杏树,两者相距50余米。据测定此银杏树有2000多年树龄。</p> <p class="ql-block">古井。自汉元和四年(公元87年)建高祖庙,至清朝乾隆年间,该古井为历代寺庙内的附属物。</p> <p class="ql-block">四、汉兴源景区(刘邦斩蛇处)。</p><p class="ql-block">汉兴源,为汉高祖刘邦举义反秦之地,汉民族、汉文化肇迹之源。秦末,刘邦“以亭长送徒骊山”,途经此处,遇白蛇挡道,挥剑斩蛇后,诛秦灭项,创建汉室,成就帝业。汉文帝时,为纪念刘邦斩蛇反秦,在斩蛇处立碑建庙。历经千年,碑庙几经损坏,又几经修建。明隆庆五年立“汉高断蛇之处碑”,因毁,1982年复制重立。介绍说,夜灯照射,碑体消失,凸显刘邦持剑帝像,如同当年刘邦戎马征战再现,令人惊叹!被誉为“天下第一奇观”。</p><p class="ql-block">2006年扩建为汉兴源旅游景区。</p> <p class="ql-block">汉高祖斩蛇碑。</p> <p class="ql-block">五、汉梁王陵景区‌。</p><p class="ql-block">汉梁王陵景区‌是国家5A级芒砀山旅游区最引人注目的地方。这里曾是西汉梁孝王刘武陵、王后陵、共王刘买陵及其家族的墓地,也是中国目前发现的最早的崖壁巨型陵墓群,现已发现22座西汉梁国墓葬,形成了规模庞大、气势恢宏的陵墓群。其中,王后陵被誉为“天下石室第一陵”。</p> <p class="ql-block">1、汉梁共王刘买陵。</p><p class="ql-block">梁共王刘买,梁孝王刘武之子,汉景帝刘启之侄。这是一座两千多年前的大型崖墓,墓道被石头堵住,墓内出土了大量钱币和珍贵的金缕玉衣,墓室中还发现了一幅价值连城的壁画,被称为四神云气图,是具有极高艺术水平的大型彩色壁画。</p> <p class="ql-block">前言:介绍汉梁王陵景区‌。</p> <p class="ql-block">介绍汉梁共王陵发现及发掘经过。</p> <p class="ql-block">介绍汉墓结构。</p> <p class="ql-block">介绍墓室壁画。</p> <p class="ql-block">介绍《四神云气图》壁画的揭取和复原。</p> <p class="ql-block">介绍钱币窑藏与随葬车马。</p> <p class="ql-block">介绍陶俑。</p> <p class="ql-block">介绍出土器物。</p> <p class="ql-block">通往汉梁共王刘买陵。玻璃罩保护的是原始路石。</p> <p class="ql-block">梁共王刘买陵是在1986年5月村民开山采石时发现的。当时村民将钎子打进石头里,结果掉了进去。画红圈的地方是钎子掉下来的地方。</p> <p class="ql-block">墓深,看不到底,整座墓是用山体开凿出来的,上面还有开黄凿的痕迹。</p> <p class="ql-block">这么大的石头一共是2000多块,把整个墓道给堵住,都是从泰山运过来打磨好的,而且上面呢都刻有著工匠的名字。</p> <p class="ql-block">刘买下葬穿的是金缕玉衣,金缕玉衣是古代墓葬中等级最高的组合,玉片数量最多的一种,也被称为叫做玉匣。金缕玉衣需要墓主人的身份达到一国之君或者呢是近臣一定的地位了才能使用。据说刘买的这件,专家曾经估价24个亿。</p> <p class="ql-block">墓道中出土的铜币数量高达225万枚,总重量约5.5吨,梁共王刘买陵被盗过,但盗墓贼却放弃了这些宝贝。</p> <p class="ql-block">2、汉梁孝王王后陵</p><p class="ql-block">王后陵是梁孝王刘武的夫人李王后的陵墓,距梁孝王陵约200米。该陵墓规模宏伟,有34个侧室及回廊,墓室平面面积1.6万平方米,容积约为6500立方米,被誉为“天下石室第一陵”。王后陵内有大量的西汉早期铜钱,共计225万枚,以及骑兵俑、车马饰件等珍贵文物‌。</p> <p class="ql-block">3、汉梁孝王刘武陵</p><p class="ql-block">梁孝王刘武是汉高祖刘邦之孙、文帝刘恒之子,景帝刘启之胞弟,武帝刘彻的叔父。生前曾封代王、淮阳王,后封梁王,死后葬此。</p><p class="ql-block">梁孝王陵由墓道、马车室、甬道、主室、回廊及排水系统组成,布局严整,工程艰巨,宛如地下宫殿。该墓凿山穿石,全长60米米,宽30米,面积约700平方米,墓口为“U ”形,上部用梯形石板扣压,极其坚固,至今保存完好,许多建筑专家参观后惊叹不已,认为可以改定中国建筑史,其设计理念仍值得现代建筑工程借鉴。被誉为“八五”期间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之一‌。</p> <p class="ql-block">汉梁孝王刘武陵“最后的倾诉”:</p><p class="ql-block">我为梁王二十五年,梁国的文治武功臻于极盛。皇兄向我许诺,千秋之后传位于我。此后,我一直梦想着继承大统,实现更大的抱负。可是,天不假年,我死在了皇兄前。</p><p class="ql-block">我死之后,梁国被一分为五,我的长子刘买继承了梁王,次子刘明封为济川王,三子刘彭封为济东王,四子刘定为山阳王,五子刘不识为济阴王。五子为王,看似荣宠,但刘买继承的梁国,从四十八县锐减为十三县,强大的梁国不复存在,从此走向衰落。</p><p class="ql-block">西汉末年,后来的王莽篡权,建立新朝,将最后的梁王刘音贬为公,梁国正式被撤置退出历史的舞台。</p><p class="ql-block">东汉末年,天下大乱。曹操引兵盗伐我梁王陵,收获金宝数万斤,运七十二船,养兵三年。王陵中陪葬的金银珍宝,向后人证明我西汉梁国曾经的强大与富足。但属于梁国和汉朝的荣耀却早已随着烽烟远去……</p> <p class="ql-block">汉梁孝王陵寝遗址。</p> <p class="ql-block">一路游完,突然想到最具代表性、代表了西汉时期绘画艺术的最高水平保存完整、彩色壁画没看到。</p><p class="ql-block">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农民起义领袖陈胜之墓也在芒砀山,<span style="font-size:18px;">因时间关系没有去。</span></p> <p class="ql-block">孔夫子曾经在芒砀山避雨讲学。</p> <p class="ql-block">张飞曾在芒砀山筑寨招兵。</p> <p class="ql-block">六、应天书院。</p><p class="ql-block">应天府书院,又称应天书院、睢阳书院、南京书院、南都书院、南京国子监,是中国古代四大书院之一,与嵩阳书院、岳麓书院、白鹿洞书院齐名。</p><p class="ql-block">北宋宋真宗时期改升应天书院为府学,正式赐额“应天府书院”。后来应天府(商丘)升格为南京,成为北宋时期开封的陪都,应天书院也随之称为“南京书院”,最后升为南京国子监,成为北宋最高学府,这也是中国古代书院中唯一一座升级为国子监的书院。(国子监‌是中国古代的教育行政管理机构,是国家设立的最高学府和教育行政管理机构)。</p><p class="ql-block">范仲淹曾主持应天府书院,为北宋培养了大批人才。</p><p class="ql-block">但复建的应天书院与白鹿洞书院等旧址无法相提并论。</p> <p class="ql-block">应天书院一期工程竣工纪念碑刻着如下文字:</p><p class="ql-block">2007年10月1日,应天书院一期工程正式竣工,对游人开放。应天书院源于后晋,兴于北宋,与当时的湖南长沙岳麓书院、江西庐山白鹿洞书院、 称北宋“四大书院”,且居“四大书院”之首,是四大书院中唯一被升为国子监的书院。大中祥符二年(公元1009年)2月24日,宋真宗卿赐院额“应天府书院”。应天书院在中国教育史上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和影响,史载:“北宋兴学,始于商丘”。</p><p class="ql-block">千余年来,由于战火、洪灾等原因,应天书院遭到严重破坏。2001年10月,时任河南省省长的李克强同志在视察商丘古城时指示:“应天书院的影响太大了, 该尽快把应天书院复建起来。”为充分发掘这一宝贵历史文化资源,遵照李克强同志的指示,经中共商丘市睢阳区委、商丘市睢阳区人民政府及有关部门多方努力,应天书院修复项目于2003年被河南省人民政府批准立项,并列入河南省政府重点建设项目。重建的应天书院由河南大学设计,占地50余亩,建筑面积4116.8平方米,道路占地2532.4平方米,预计总投资4000余万元。应天书院按历史文献记载恢复原貌,一期工程共投资900多万元,完成了仿古围墙、大门、崇圣殿、道路、门前广场、状元桥、停车场、院内外绿化等工程。</p> <p class="ql-block">崇圣殿是供奉孔子及其弟子的圣地,体现了书院对儒家文化的尊崇。</p> <p class="ql-block">大成殿原为祭孔之地,殿内曾立有孔子和其弟子的牌位。</p> <p class="ql-block">大成殿两侧分别是纪念孔子和范仲淹纪念室。</p> <p class="ql-block">前讲堂现在是书院进行教学活动的核心区域,学子们在这里聆听师长的教诲,探讨学问。</p> <p class="ql-block">七、商丘古城。</p><p class="ql-block">商丘古城,又称归德府城,国家4A级旅游景区。</p><p class="ql-block">商丘古城已有四千多年历史,是六朝古都‌。由砖城、城湖、城廓三部分构成,是当今世界上现存的唯一一座集八卦城、水中城、城摞城三位一体的大型古城遗址。</p><p class="ql-block">现存地上的“归德府城”于明朝弘治十六年(公元1503年)开建,距今已有500余年的历史。现存“归德府城”下叠压着元朝、北宋、隋唐、秦汉、周朝时期五座古城遗址。</p><p class="ql-block">游走在古城,想想脚下还有五座古城遗址,感觉很神奇。</p> <p class="ql-block">古城四周城墙耸立,仅有四个城门与外界相通。这些城门在历史上经历了多次重建和修缮,最终形成了现在的规模。</p> <p class="ql-block">古城墙高地险,易守难攻。当年七国叛乱时,梁王就是凭借这地利之势顶住七国雄兵,为汉景帝平叛赢得了时间。</p> <p class="ql-block">商丘古城“七大户”之首的陈家大院。大院始建于明末清初,整座院落全盛时共有房屋33座,120余间,占地一万余平方米,是古城内传统历史民居建筑的典型代表。大院院院相通相连,分布规整,以四合院为主。</p> <p class="ql-block">穆氏是当时商丘古城内七大家、八大户之一。穆氏四合院是清代的古建筑,这座宅院曾有80多间房,现仅存28间,但仍保留着四合院的布局。</p> <p class="ql-block">城内所见。</p> <p class="ql-block">古城内有保存下来的明清建筑和历史遗迹,但城内街道、建筑、四合院多是参考明、清时归德府的风格建筑及布局复建的,鳞次栉比,商业味道浓。城内面积1.13平方公里,街道纵横,据说有93条街,车可以在古城穿梭,最后放弃徒步,开车溜达一圈出城。</p> <p class="ql-block">商丘古城四面环水,是罕见的水中城。据说站在城墙上向外看去,城外碧波荡漾,风景如画(可惜因维修没能上城墙上)。</p> <p class="ql-block">黄河作为中国北方的主要河流,历史上多次决口和改道,导致大量的泥沙沉积在商丘地区,这些沉积的泥沙逐渐覆盖了之前的城市,再加上战乱等原因,商丘保留古迹原貌的不多,虽觉遗憾,但徜徉其中,仍然能感受到脚下这片土地蕴藏着厚重的历史和文化,不可否认,商丘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华夏文明和中华民族的重要发祥地之一。</p><p class="ql-block">中华文化有多悠久,商丘就有多久。</p> <p class="ql-block">2024.12.3 晚 于安波鸿缘温泉山庄</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