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爬黄山记

神州海斌哥

<p class="ql-block">黄山雄踞于安徽省黄山市境内,是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世界地质公园,被世人誉为“人间仙境”、“天下第一奇山”。截至2022年,总面积约1200平方千米。山境南北长约40千米,东西宽约30千米,东起黄狮 ,西至小岭脚,北始二龙桥,南达汤口镇,分为温泉、云谷、玉屏、北海、松谷、钓桥、浮溪、洋湖、福固九个管理区。</p><p class="ql-block">黄山经历了造山运动和地壳抬升,以及冰川和自然风化作用,才形成其峰林结构。黄山有七十二峰,素有“三十六大峰,三十六小峰”之称,主峰莲花峰海拔高达1864.8米,与光明顶、天都峰并称三大黄山主峰,为36大峰之一。</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黄山山体主要由燕山期花岗岩构成,垂直节理发育,侵蚀切割强烈,断裂和裂隙交错,长期受水溶蚀,形成花岗岩洞穴与孔道。全山有岭30处、岩22处、洞7处、关2处。黄山的第四纪冰川遗迹主要分布在前山的东南部。</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黄山集八亿年地质史于一身,融峰林地貌、冰川遗迹于一体,兼有花岗岩造型石、花岗岩洞室、泉潭溪瀑等丰富而典型的地质景观。前山岩体节理稀疏,多球状风化;后山岩体节理稠密,多柱状风化,山体峻峭,形成了“前山雄伟、后山秀丽”的地貌特征。</p> <p class="ql-block">野爬黄山我一直都很想去,小楼召集我立即报名,还约了建康,南拳,再加上小楼朋友福松,一行五人,由我开车过去,原打算坐高铁,时间太紧张,最后一班高铁 18.28,估计赶上有点难度。11.30 中午我们就出发,在途中去歙县瞻淇古村,唐模古村,傍晚到达汤口镇天湖新村。</p> <p class="ql-block">12 月 1 日 早上四点四十分闹钟响起,起床烧开水,洗漱,五点吃早饭,面条鸡蛋,吃好我们就出发,临行前,民宿老板娘给我们每人一根木拐杖,还好有这个拐杖,给我们在景区台阶提供很大帮助。我开车到上山路口附近停好车,昨晚我已经出来看过地方。</p> <p class="ql-block">大概五点二十分,我们开始出发,此时天还是漆黑一片,我们打开头灯开始往山上走,走过一段机耕路,</p> <p class="ql-block">来到一大片茶园,从茶园间小路一路爬升,爬升一小段,身上已经开始出汗,穿的有点多</p> <p class="ql-block">山区的早上有点冷,早上起来穿了冲锋衣、羽绒衣、羊绒衫,里面还有件抓绒的速干衣,把羽绒衣、羊绒衫脱了,到六点天开始有点蒙蒙亮了,继续爬升,等到天亮的时候忽然听到好像有人,心想还有比我们更早的驴友,来到一处铁丝网铁围栏处,我是爬了进去,小楼他们走旁边去了。</p> <p class="ql-block">我则一路上升,碰到小朋友,一问才知,上海一对夫妻带着8岁和10 岁的二个儿子也来野爬黄山,太惊讶了,他们是四点起床,怪不得我们前面听到声音原来是他们一家子,我们都为这一家人点赞,带这么小年纪的孩子出来高强度、高难度的野爬黄山</p> <p class="ql-block">随后小楼他们从铁围栏找到缺口处也上来了,我们就合在一起往前走,路迹还是比较明显的,看来野驴来的不少,不过有些路口还是不太明确,在一处飘带是显示往上爬,但实际是往下走,后面快到景区时也碰到这个一样情况,不知道有多少条驴道,我们还是依据户外爱自然的轨迹行走。还有一处要到山谷的,飘带却显示往上爬,轨迹显示往右下走,也是有些漂移,好在我和小楼都有轨迹,试试都能走回到轨迹上,爬升到一处山脊,可以欣赏黄山全貌,左边是天都峰、莲花峰,前方是光明顶,右边应该是西海景区。这是绝大部分人看不到的黄山另一面,这里已经能看到有缆车上下了。</p> <p class="ql-block">看到缆车</p> <p class="ql-block">在乱石坡前又有飘带显示往右上爬,轨迹显示直走到乱石坡,在爬过一段乱石坡之后,感觉离景区越来越近</p> <p class="ql-block">历经五个多小时,看到入胜亭</p> <p class="ql-block">入胜亭,是黄山风景区白沙石征的凉亭。建于1962年。砖石混合结构,高5米,面积15平方米。为六角风景亭,由云谷寺至北海,必过此亭。原名七里亭,因过此亭后多有佳境,故名入胜亭。</p> <p class="ql-block">终于走到景区了,进了景区就遇到不少徒步上来的游客,他们大概用时五十分钟左右到达入胜亭的,到了景区就松了口气,没想到景区全是台阶,更虐,从入胜亭到白鹅岭一路爬升,估计有五六百米,一路有仙人指路(安徽黄山的著名景点之一,位于云谷寺至皮篷路口。一怪石屹立峰巅,其状似身着道袍的仙人,他一手举起,似为游客指引进入皮篷之路,故名“仙人指路石”,又名“仙人指路峰”。它之所以颇负盛名,不仅仅在于外形酷似,而且因为有一段对世人颇有启发作用的故事。)</p> <p class="ql-block">双猫扑鼠</p> <p class="ql-block">到达白鹅岭(白鹅岭位于白鹅峰与贡阳山之间,是东海与北海的分水岭, 云谷索道的上站在白鹅岭东500米。白鹅岭出露黄山复式补充期侵入的中细粒斑状花岗岩,岭南悬崖峭壁,壁上辟有400多级鹅下山石阶,俗称“400踏“。岭北岩石演化为较易风化的细粒花岗岩,构成了中央高山台地的东部边缘。由此向北即可到达北海和天海,由此南下即到云谷寺。),我去上了个公厕,没想到还有温开水可以免费加,我的第一瓶水已经喝完,加满一瓶水后,我们继续往西海景区走,</p> <p class="ql-block">黑虎松(黄山十大名松之一,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生于白鹅岭索道站下坡至始信峰岔路口海拔1650米处狮子林。传说一天有一高僧路过这里时,突然看见一黑虎卧于松顶,吓了一跳。后来黑虎不见,那位高僧四处寻找,只见一棵古松高大苍劲,干枝气势雄伟,虎气凛凛,且冠盖浓绿近黑,似一黑虎卧于坡下,便取名为“黑虎松”。)</p> <p class="ql-block">黑虎松留影</p> <p class="ql-block">探海松</p> <p class="ql-block">我们脱离原来轨迹去往始信峰,始信峰顶风比较大,我又把冲锋衣穿了起来,肚子饿了,下来后我们在一处园林办公室前吃了午饭,把护膝拆了晒晒,这护膝的确能较好保护膝盖,但就是太重,太闷了点。休息时,又遇见了上海一家人,这家人也是不肯吃亏的主,</p> <p class="ql-block">我们继续往妙笔生花(梦笔生花,位于黄山北海景区。传说李白深感长老待人诚恳,意欲草书诗作相赠,以作答谢之礼。长老大喜,小和尚们忙着研墨的研墨,铺纸的铺纸。李白趁着酒兴,奋笔疾书。长老及小和尚们分站两旁,目睹那遒劲的大字,赞叹不已。李白写毕,还有三分酒意,便将毛笔顺手一掷,那毛笔翻翻摇摇,从空中落下插入土中。他这才告辞长老而去。长老送走李白,回过头来,不禁大吃一惊,刚才李白掷下的毛笔已化成一座笔峰,笔尖化成了一棵松树,矗立在散花坞中。这就是如今见到的“梦笔生花。”</p> <p class="ql-block">梦笔生花,峰尖石缝中,长有一株奇巧古松,盘旋曲折,绿荫一团,宛如盛开的鲜花。峰下有一巧石,形如人卧睡,故游人称此景为“梦笔生花”,为黄山胜景。清人项黻有诗赞曰:“石骨棱棱气象殊,虬松织翠锦云铺。天然一管生花笔,写遍奇峰入画图。”)</p> <p class="ql-block">经过狮林大酒店,猴子观海没去貌似封了,在北海宾馆,来到了大王松</p> <p class="ql-block">大王松位于北海景区,外形像蒙古包,气势非凡,有王者风范</p> <p class="ql-block">与大王松自拍</p> <p class="ql-block">左转到回音壁,此处有个大峡谷,谷底深不见底,面向对面石壁高喊有回音,但不清晰,在两山之间向外望去,怪石嶙峋,远处山峦叠嶂,走过小段路,就来到飞来石观景点,我们在此拍照留念</p> <p class="ql-block">飞来石,在平天矼西端的群峰中,有一巨石耸立在岩石平台上,巨石高12米、长7.5米、宽2.5米;其下的岩石平台长12至15米,宽8至10米。两大岩石之间的接触面很小,上一石似从天外飞来,故名“飞来石”。它上尖下圆,形若仙桃,故亦名“仙桃峰”。明代程玉衡诗云:“策杖游兹峰,怕上最高处。知尔是飞来,恐尔又飞去。”飞来石在排云楼去光明顶的路上,重约544吨,为红楼梦电视剧片头的石头。另还有两处飞来石,一在翠微峰侧,一在古颖林庵前小峰上。</p> <p class="ql-block">飞来石的景点也封了,不过飞来石还是远观更好。路过群峰顶拍照打卡</p> <p class="ql-block">到达光明顶,我们没有停留下山了,小楼想坐缆车下山,怕赶不到点,下午四点半停运,其实不会停,景区肯定是会送游客下山,估计是小楼脚力不够。</p> <p class="ql-block">我还是自拍一个</p> <p class="ql-block">来到鳌鱼峰观景平台可以远眺远方,如同山水呈现在眼前,此时阳光正在头顶,美不胜收,在这里我让一小伙子给我拍他的姿势照片</p> <p class="ql-block">鳌鱼峰的位置属于黄山中部,从平天罡能攀至峰顶,海拔1773米。鳌鱼峰因山峰形状极像鳌鱼而得名,为黄山三十六小峰之首。峰顶有三角形的鳌鱼洞,洞额刻有“天造”二字,洞内有梯道,游人可从洞中穿过。古人有诗云:“东海有巨鳌,何年飞到此;人行穿鱼腹,沾衣湿玉髓。”峰前有数石,远望似螺蛳,构成“鳌鱼吃螺蛳”、“老鳌下蛋”等奇景。峰背有龟形大石,名“鳌鱼驮金龟”。</p> <p class="ql-block">福松和健康也来了,我们就继续往下走,过了一线天有个分叉口,我们选择去走百步云梯,金龟探海,犀牛望月,玉屏索道</p> <p class="ql-block">我们到了迎客松景点,拍照打卡,小楼去等索道,我们四个一致徒步下山,从迎客松到慈光寺6.5公里。</p> <p class="ql-block">迎客松</p> <p class="ql-block">迎客松合影</p> <p class="ql-block">我们四个一路向下,龟鱼石,来天都峰脚下,因冬季来临,从今天起天都峰封闭,好在我也去过,时间也来不及了</p> <p class="ql-block">天都峰脚下</p> <p class="ql-block">我们是16.20多开始下山,到了五点多天就黑下来了,此时我们距离山脚大概还有3公里左右,下山的路着实不好走</p> <p class="ql-block">不敢太快,怕伤了膝盖和脚,五点半之后天就完全黑了,我们都带起了头灯,好在景区也有灯光,马不停蹄往下走,终于在六点前赶到慈光寺公交站。</p> <p class="ql-block">慈光阁</p> <p class="ql-block">坐上公交车来到汤口大桥下车,小楼早就已经坐缆车下来,他已经在饭店点好饭菜,我随意吃了一口饭,就打滴滴去岔口村开车了,离停车地方比较近,也就4公里左右,我开了回来接上他们,一路通畅,九点半我们就到达新安江,这时候感觉有点累了,</p> <p class="ql-block">老婆刚好南黄古道回来,到家后和老婆还一起小酌了一下。</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