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修·吴城古镇·望湖亭

水寒山

<p class="ql-block">  在赣江与修河的交汇处,座落着一座亭子,亭子于2021年重修,上下四层,高28.05米,总建筑面积1200平方米,在今日繁华的国度里,望湖亭看起来很平常,我在吴城古镇夜宿,望湖亭是晨光中观看鄱阳湖日出的绝佳处。鄱阳千古情,听角望湖亭。由于鄱阳湖,由于吴城千年古镇的地位,望湖亭承载了太多的历史。</p> <p class="ql-block">  望湖亭一直作为吴城古镇的一个地标性建筑。有说是初建于三国时期,也有说是初建于晋代,三国一说源于文天祥抗元兵败被押解大都,途经吴城登望湖亭所作的一首诗:“历经沧桑罹万劫,饱经风雨度千春。六朝古迹招待客,百代名胜载酒兵。”,文天祥登上望湖亭是1279年,据此推测望湖亭建于三国,清代重修望湖亭碑记中也有指出周瑜点兵于此的记载。而另一说是根据《新建县志》的记载,为晋太康元年(280年)。</p> <p class="ql-block">  望湖亭是一座文化名楼,无数文化大家登临过望湖亭,鼎盛时期,望湖亭与滕王阁并称江西两大名楼,因此也有“江南第一亭”的赞誉。自谢灵运到吴城古镇游玩并留下诗篇始,描写望湖亭的名诗不计其数,唐代李白的诗,更让望湖亭名声大噪,其中也包括了唐代的王翰、李贞,后来的苏轼、王安石、白居易、陆游、朱熹、解缙、刘伯温、王阳明、唐寅、曾国藩、彭玉麟、赖学海等。</p> <p class="ql-block">  望湖亭有过一次更名,这与元末那场旷日持久的鄱阳湖水战相关,规模远超过赤壁之战,朱元璋与陈友谅鄱阳湖对峙了十八年,最后以陈友谅的惨败收场,六十万大军葬身湖底。吴城为陈友谅的行宫地,两军对擂,娄妃经常登望湖亭观战,一次见陈友谅倒挂战旗,误以为陈友谅战亡,遂跳望湖亭投河而去,为纪念娄妃,望湖亭一度更名为望夫亭。</p> <p class="ql-block">  望湖亭是长江入赣水运门户、浙赣粤大运河的主航道,有“洪都锁钥”之称。除了周瑜点将传说,陈友谅与朱元璋鄱阳湖大战,还是王阳明平定宁王之乱、曾国藩操练湘军水师的地方,1912年10月,革命先驱孙中山先生在亭前发表演讲,后亭南一带被僻为了中山公园。自从日本军国主义的那颗炮弹落下,望湖亭成了一堆残骸,也正是这一次的浩劫,望湖亭随吴城一损俱损,陷入清冷之境。</p> <p class="ql-block">  吴城的所有传说与往事,都记录在望湖亭的壁画上,包括那些为望湖亭所作的诗篇。拾阶而上,亭匾落着“西昌大观”,亭门落着“吴头枕此”八个字,归纳了望湖亭的壮观与地理位置。一轮红日跃出鄱阳湖面,芳草萋萋,货轮始于一个码头,行向另一个地方靠岸,往来经过了望湖亭下,鹭鸶被一声咳嗽惊醒,继而翱翔,望湖亭仍是这道美丽的景致。</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地址:江西九江市永修县吴城镇)</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