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热点】《咬文嚼字》发布2024年十大流行语,却引发争议

心语

<p class="ql-block">【聚焦热点】</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0px;">《咬文嚼字》发布2024年</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0px;">十大流行语,却引发争议</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font-size:20px;">近日,各大央媒都刊发公布了由《咬文嚼字》编辑部发布的2024年十大流行语,包括“数智化、智能向善、未来产业、city不city、硬控、水灵灵地、班味、松弛感、银发力量、小孩哥/小孩姐”等。然而,这一榜单却引发了民众的广泛质疑,认为这些所谓的流行语并未真正反映出社会实际情况和民众意愿,其流行性也并不十分突出。</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从关注度来看,这些流行语在民众中的普及度并不高。很多普通百姓表示,他们并未感受到这些词汇的流行性。相比之下,一些涉及“社会热点”、“时事焦点”、“民生痛点”的流行语,如“毕业即失业”、“跑单奔生活”、“乡村振兴”、“教育改革”等,却广受关注。这些词汇贴近民众生活,关系到国家发展和民生福祉,为何不能入选“十大流行语”?</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再从民生的热议度来看,这些流行语并未触及民众的痛点。例如,“数智化”、“智能向善”等词汇,虽然代表了科技发展的方向,但与普通百姓的生活尚有一定距离。而“社会热点”、“时事焦点”、“民生痛点”等流行语,恰恰是民众关心的问题。这些词汇未能上榜,反映出《咬文嚼字》编辑部在一定程度上远离了民众生活,未能真实反映民众意愿。</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咬文嚼字》主编黄安靖表示,评选“十大流行语”,《咬文嚼字》秉承长期以来的评选原则,即坚持语言的“社会学价值”及“语言学价值”评价标准。语言是社会的一面镜子,今年流行语折射出的时代特征十分明显,主要表现在智能时代已经来临、以00后为代表的年轻一代正成为社会关注焦点、老年群体成为社会发展更为重要的推动力量等方面。</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事实上,所谓的“十大流行语”在一定程度上却失去了其应有的意义。流行语是社会语言的一种表现形式,它应该紧跟时代步伐,反映社会现象和民众心声。而此次发布的十大流行语,却给人一种“咬文嚼字”的感觉,将一些并不算真正流行的词汇硬生生地捧上了榜单。这样的榜单,不仅无法引起民众共鸣,反而让人质疑其权威性和公信力。</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由此可见,此次《咬文嚼字》编辑部发布的2024年十大流行语,未能真实反映社会情况和民众意愿,其意义和价值大打折扣。作为一家权威的语言机构,编辑部应深入生活、关注民生,倾听民众的声音,从而发布更具代表性、更具权威性的流行语榜单。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发挥流行语在记录时代、反映社会、引领风尚方面的作用。</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