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兴子城,历经1700余年风雨,国内罕见的府衙遗址

庄里老妈

2024年12月初,风和日丽,来到早已闻名的子城遗址,虽已深冬,却仍是一派秋色,遗址内树木有的依然苍翠,有的红黄艳丽,五彩斑斓。<div> 嘉兴子城遗址位于嘉兴南湖区,相传始建于三国,历经1700余年,是国内罕见的保存完好的府级衙署遗址。<div> 子城遗址彰显了“吴风越韵,水乡绿都”千年古城的独特魅力。</div></div> 秀州古治 首藩名郡 嘉兴子城遗址是嘉兴历代府衙所在地和太平天国听王府旧址,曾长期作为嘉兴城市政治、经济、文化、军事活动中心,是保存完好的、演变脉络清晰的县、州、府衙署遗址。<div> 2019年10月7日,嘉兴子城遗址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div> 嘉兴府<div> 2017年,嘉兴子城遗址实施考古发掘,勘探东城墙位置,解剖北城墙,发现了五代时期城墙,探明子城明清大堂位置、规格及子城遗址起始年代。<br></div> 公生明 大堂.端本堂<div> 大堂是衙署建筑的中心,也是体量最大的单幢建筑。经考古勘探发掘,发现明清时期大堂基址叠压在五代宋元基础之上。<br></div> 端本堂内展示的文物 嘉兴子城遗址平面呈方形,周长约1.1千米,占地面积约7.5万平方米,文物构成分为地上和地下两部分。地上现存清末重建的城楼和民国时期日伪政权建造的绥靖司令部营房四幢;地下已发掘出五代时期城墙基址,及五代至清的甬道、仪门、戒石坊、大堂、二堂等中轴线建筑基址。其余未发掘区域均探明有各历史时期不同类型的建筑基址。 明清石板路 五代.席纹铺地 明清.础石 五代.础石 古树苍翠 水杉渐变 古代城池的城墙建造均以土为主,做夯土城墙。<br>嘉兴子城遗址中已揭露的南城墙即为中间夯土,两面包砖。 城墙上 遗址内枫叶正红 银杏金灿 1700多年的子城始终默默地屹立在嘉兴城市中心,见证了这方热土的春夏秋冬,风云变幻,真是历史更迭,无尽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