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9日一26日川北行(四)

幸福平安

<p class="ql-block">22日早饭后从昭化古城出发,约1个多小时我们到达李白《蜀道难》中写的"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天下雄关"剑门关。</p> <p class="ql-block">从南北两个方向打卡剑门关关楼。关楼最初为三国时诸葛亮修筑。古代剑门关是连通四川和陕西的通道,也是中原和西南地区重要的军事要道,战事频繁,关楼屡遭破坏,多次重修。我们现在看到的关楼是2009年地震后重建。</p> <p class="ql-block">望着对面高达500多米,几乎呈90度垂直的陡峭崖壁,真实体会李白在《蜀道难》中写的"危乎高哉,蜀道难,难于上青天,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援"。想要征服这座山,爬上山顶有两条道可选择,一条猿猱道,一条鸟道,两条道都非常惊险,猿猱道更刺激。如果恐高,年龄超过60岁,有高血压等疾病不能选猿猱道,只能走鸟道。</p> <p class="ql-block">对于我这个天不怕,地不怕,胆子超大的人当然毫不犹像选择走猿猱道。攀爬之前还需量血压,正常,放行。在入口处戴好完全帽,穿好保护装备,听安全员讲解安全扣的使用方法,掌握要领,开始攀爬。崖壁上有上下两条平行铁索,上面一条供安全扣全程穿行,下面一条扶手。人在崖壁凿开的小道上行走,最窄处只有15厘米宽,必须依靠这条铁索固定重心和借力才能上行。这条道自古便是猿猴攀岩越山和老百姓上山采药的便道,无法想象当时没有保护措施的情况下他们是如何穿越的。</p> <p class="ql-block">在下山途中经过一线天,石笋峰等景点。</p> <p class="ql-block">在剑门关关口有一个突出的山峰特别像一个人像。人们传说是赤胆忠心的蜀汉大将军姜维死后英魂返关,在关口化作武士神像,护估蜀汉故土。</p> <p class="ql-block">今天我们走过了剑门关,从此人生无难关。</p> <p class="ql-block">下一个景点,我们来到距剑门关16公里远的翠云廊。翠云廊是古蜀道金牛古道的一段,有我国保存最为完整,面积最大,数量最多的人工行道古柏树群。历史上共有七次植树的记载。第一次是秦始皇下令以咸阳为中心修筑通达全国的驿道,同时在道路两边种上成排的松柏。第二次是三国时期,张飞令士兵沿驿道植树标路。最后一次是明朝剑州知州令百姓在驿道上补植大量柏树,同时发出″官民相禁伐″的禁令,新官接任都要由旧任点这些柏树数量,形成"交树交印″的制度,一直沿袭下来,这些古树得以保存。到了清朝,官员乔钵有诗写道″剑门路,崎岖凹凸石头路。两行古柏植何人?三百里程十万树。翠云廊,苍烟护,苔花荫雨湿衣裳,回柯垂叶凉风度。″因此这段古蜀道被称为"翠云廊"。</p> <p class="ql-block">走进这条一丈多宽,青石铺成的古道,只见道路两边遮天蔽日的古柏树高耸入云,枝繁叶茂。难怪这条道被驴友称为徒步的天花板线路,在路上我们就碰到了来自贵州,专门来此徒步的几位驴友。他们在这条古道上走了7天,他们很震憾,表示不虚此行。</p> <p class="ql-block">这株被命名为张飞柏的柏树,因其树大粗旷似张飞性格也得名,也是对张飞令人植柏很好的纪念吧。</p> <p class="ql-block">这株剑阁柏,树龄2300多年,又名"松柏长青树"。树干似松,树叶似柏,果实大于柏果,小于松果。濒临灭绝树种,世界仅此一株,四川省十大树王之一。</p> <p class="ql-block">去年7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来此考察指示:要把古树名木保护好,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好。站在习总书记站过的地方打个卡,留个纪念。</p> <p class="ql-block">  写于2024年12月2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