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观中国陶瓷博物馆(二)(副本)

无为人

<p class="ql-block">  走进中国陶瓷博物馆的民国时期展厅,立刻被一件名为“18罗汉”的陶瓷作品吸引。这些罗汉神态各异,栩栩如生,每一个细节都透露出匠人们的智慧与匠心。参观的人们排成长队,缓缓移动,每个人脸上都写满了期待与敬仰。那一刻,我仿佛穿越时空,感受到了民国时期陶瓷艺术的魅力与辉煌。不远处,现代瓷器作品《捏雕花季》同样引人注目,其精美绝伦的工艺让人叹为观止,仿佛每一片花瓣都在诉说着一个动人的故事。</p> <p class="ql-block">国瓷时代铸魂塑型的主题墙面上,英文“National Porcelain, age, culture and shaping”与中文相映成趣,彰显了景德镇陶瓷文化的国际影响力。这里不仅是中国的瓷都,更是世界的瓷都,每一件作品都是中华文明的瑰宝。</p> <p class="ql-block">“18罗汉”陶瓷作品前,参观者络绎不绝。这些罗汉神态各异,个个传神,每一个细节都处理得恰到好处。匠人们的高超技艺令人赞叹,仿佛每一件作品都有生命一般,向世人展示着民国时期的陶瓷艺术之美。</p> <p class="ql-block">民国时期景德镇瓷器国礼瓷展区,陈列着多件精美的国礼瓷。这些瓷器不仅工艺精湛,更承载着国家的荣誉与尊严。每一件国礼瓷都是匠人心血的结晶,见证了景德镇陶瓷的辉煌历程。</p> <p class="ql-block">民国陶瓷捏花艺技之高,令人叹为观止。这些作品不仅造型优美,更展现了匠人们的巧思与匠心。每一片花瓣、每一根枝条都处理得恰到好处,让人感受到陶瓷艺术的魅力。</p> <p class="ql-block">白胎九桃如意爱卿的展品前,人们纷纷拍照留念。这件作品造型独特,寓意吉祥,每一处细节都处理得恰到好处。匠人们的巧思与匠心,让人感受到陶瓷艺术的无穷魅力。</p> <p class="ql-block">罗汉手托桥梁,神态自若。</p> <p class="ql-block">展厅内,一件件民国时期的陶瓷雕塑作品静静地陈列着。这些作品不仅造型优美,更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内涵。艺术家们通过长期的艺术实践,逐渐形成了自己的艺术风格,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p> <p class="ql-block">一幅精美的艺术品摆件前,几只仙鹤与鹿的形象栩栩如生。</p> <p class="ql-block">这只鹰展开翅膀,仿佛即将飞翔,展现出一种磅礴的气势。</p> <p class="ql-block">一个让我感到熟悉又亲切茶具套装前,参观者纷纷驻足。这套茶具以蓝色为主调,配以白色花纹装饰,显得典雅大方。我家70年代曾用过这套茶具,目前仅剩一只杯子(见下图)由我所用,杯子将我拉回了那个年代,与父母一起生活的日子,一段幸福温暖又温馨的时光。</p> <p class="ql-block">解放后,景德镇建有10大瓷器厂。这些工厂不仅继承了传统工艺,更不断创新,为景德镇陶瓷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每一家工厂都为景德镇陶瓷的繁荣做出了重要贡献。</p> <p class="ql-block">主要有三派,分别是曾龙升-蔡金台为代表的丰城派,游长子、魏洪泰为代表的新加坡福建帮,以及以范乾生为代表的抚州、都昌派。他们的作品件件形象生动,犹如鬼斧神工,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p> <p class="ql-block">当代非遗捏花作品《捏雕花季》前,参观者络绎不绝。这件作品不仅造型优美,更展现了匠人们的巧思与匠心。每一片花瓣、每一根枝条都处理得恰到好处,让人感受到陶瓷艺术的无穷魅力。</p> <p class="ql-block">坐在椅子上的穿着中国元素夏装的女性,形态可掬,充满着生活乐趣。</p> <p class="ql-block">一群鸟儿栖息于蜂巢之上,形象栩栩如生。</p> <p class="ql-block">文革时期制造的肩背长枪的女民兵瓷器</p> <p class="ql-block">漂亮的女鞋,色美形也美。</p> <p class="ql-block">一条陶瓷巨龙静静地躺在夕阳下的湖中,形象栩栩如生。</p> <p class="ql-block">  花费15元购买了6朵可以假乱真的瓷花,作为纪念“瓷都”之行的礼物。</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