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观复博物馆创立人,马未都先生</p> <p class="ql-block"> 观复博物馆,是新中国第一家私立博物馆,1997年1月18日开馆,马未都先生为创办人。博物馆位于北京市朝阳区大山子张万坟金南路18号。设有陶瓷馆、家具馆、工艺馆、门窗馆等。</p> <p class="ql-block"> "观复"二字取自老子《道德经》"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复,…”。意思是世间万物只有静下心来,一遍又一遍反复仔细观看,才能认清它的本质。</p> <p class="ql-block"> 观复博物馆的猫舍,观复猫并非名种,都是收养的流浪猫,最早有6只,花肥肥、黑包包、黄枪枪、蓝条条、麻条条、云朵朵。为此马老还专门写了一本《观复猫》一书。</p> <p class="ql-block"> 这可不是普通的猫,它们睡的是黄花梨双龙戏珠罗汉床,坐的是清乾隆紫檀屏风小宝座,饭盆是汝窑钧窑青花瓷,练的是雌雄龙凤鸳鸯剑,与千年古玩相伴。所以观复猫被誉为"最有文化的猫"。</p> <p class="ql-block"> 观复博物馆门票100元,制作精美,可作书签。</p> 陶瓷馆 <p class="ql-block">( 北宋)磁州窑梅瓶</p><p class="ql-block"> 磁州窑,是古代北方著名的民间瓷窑,有"南有景德,北有彭城"之说。窑址在今河北省邯郸市彭城一带。磁州窑品种诸多,以白地黑花(铁锈花)、刻划花、窑变黑釉最为著名。</p> <p class="ql-block">磁州窑唐草纹梅瓶</p><p class="ql-block"> 此瓶梯形口,溜肩,长腹,圈足。器身以弦纹分五层,口沿处点划草叶纹;肩、腹及腰身处满绘唐草纹。画师有意忽略了唐草的枝干,而用夸张的手法表现花叶的柔软舒展。</p> <p class="ql-block">(清乾隆)粉彩霁蓝釉描金花卉大瓶。</p> <p class="ql-block"> 此瓶长颈,六瓣瓜棱型腹,分别施釉彩绘六种不同的花卉,芙蓉、莲花、牡丹、菊花、梅花、石榴花,花枝烂漫,设色淡雅。外口部、颈部和近足处霁蓝釉描金缠枝纹锦地饰如意云头纹、福庆纹、回纹,与花卉纹饰形成对比,浓妆淡抹两相宜。</p> <p class="ql-block">(清乾隆)青花荷花纹贯耳大瓶</p><p class="ql-block"> 器身纹饰分三层,满绘荷花纹,荷花的描绘力求形似,荷叶阴阳向背,卷边都描绘细微;荷花层层渲染,颜色逐渐过渡,准确地表现出荷花肥嫩鲜艳的效果。</p> <p class="ql-block">(清康熙)五彩仕女放鸢图</p> <p class="ql-block"> 馆内拐角处出的花池,也起到了调节馆内湿度的作用。</p> 景泰蓝 <p class="ql-block"> 景泰蓝,又叫铜胎掐丝珐琅。它的来源是个传奇。最早起源于欧洲迈锡尼,在13世纪下半叶,忽必烈率大军远征,横跨欧亚大陆,在西亚、阿拉伯一带虏来了很多擅长"掐丝珐琅"技术的工匠,使烧造珐琅器的工艺,乃至原料得以传入中国。</p> <p class="ql-block"> 景泰蓝的制作过程极为复杂,约有百余道工序,制作步骤可概括为先以铜制胎,将铜扁丝掐出纹饰花样,用药焊于器表,后将珐琅釉料,填进纹饰立墙以内,再经过焙烧、打磨、通体鎏金而成。所以景泰蓝一经问世,个个精美绝伦。 </p><p class="ql-block"> 铜胎掐丝珐琅,源于欧洲,后传入中国。在宣德、景泰年间兴盛,康、雍、乾三朝,发扬光大,釉料多为蓝色,所以被称为景泰蓝。</p> <p class="ql-block"> (清晚期)铜胎掐丝白地花卉纹瓜棱形瓶</p> <p class="ql-block"> (清乾隆)铜胎掐丝珐琅“喜上眉梢”鎏金翼龙双耳大瓶</p> <p class="ql-block"> (清雍正)铜胎画珐琅花蝶纹盘</p> <p class="ql-block"> (清中期)掐丝珐琅“鹤鹿同春”朝冠耳鼎式炉</p> <p class="ql-block">(清乾隆)掐丝珐琅牡丹纹扁瓶</p><p class="ql-block"> 这种扁瓶原型,来自于游牧民族的储水皮囊。</p> <p class="ql-block">掐丝珐琅鼓式薰炉</p> 门窗馆 <p class="ql-block"> 窗对于今人而言,只是透气和透光,然而对于古人而言,它是一道人与自然的帷幕,将窗内的人、窗外的景欲隔还连。</p> <p class="ql-block"> 杜甫的“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想象力何其深远,这就是门窗艺术的魅力,简约与繁缚共生,华丽与朴素并存,遥想古人置身于家中,便可有移步挽暑的美妙情趣。</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三国演义"博古纹隔扇</p><p class="ql-block"> 这十八扇隔扇门的格心采用攒插、透雕,整套隔扇门腰板和裙板上装饰"三国演义"的故事纹样,工匠们把三国中的一个个历史人物刻画的栩栩如生,画面共雕刻了二百零二个人物。</p> <p class="ql-block"> 单刀赴会</p> <p class="ql-block"> 铜雀台比武</p> <p class="ql-block"> 敞开的门、尺幅大小的窗,构成诗人眼中绝妙的取景器。人在屋内,但视线却任意驰骋。于是,目之所及,"纳千顷之汪洋,收四时之烂漫"。</p> <p class="ql-block">冰裂纹开光人物窗清代</p><p class="ql-block"> 开光是指在门窗的主要部位,以曲直长短线形,勾勒出不同形状的栏框,在此开光内装饰纹样,使主题突出。此窗格心的纹样像冰面裂开的纹理,得名"冰裂纹"。冰裂纹是用典型的攒插工艺制作。</p> <p class="ql-block"> 吴均的"鸟向檐上飞,云从窗里出"。李白的"檐飞苑溪水,窗落敬山亭"。门窗,将古人无限的诗意和想象,体现的淋漓尽致。以门窗取景,也是古人对门窗审美的延伸。</p> <p class="ql-block"> 这就是古人的连环画,小人书。</p> <p class="ql-block"> 古人的识字率不高,很多知识来自日常的潜移默化。孩子在很小的时候就被母亲抱着,讲门窗上的故事。一来二去,中国人该恪守的做人做事的准则就代代相传了。</p> <p class="ql-block"> 明清门窗中有一种常见的纹饰,叫做"扯不断",也叫"一根藤"。如下图:</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它像我们小时候画的连笔画,从中间任意一点开始,顺着路径行进,都能回到起点。这种纹饰象征着幸福、子孙、财富延绵不断。</p> <p class="ql-block"> 另外梅兰竹菊,也是古代门窗中常用的图案。</p> <p class="ql-block"> 这是一扇明瓦窗,糊的不是普通的纸,而是用贝壳磨制粘接而成,土豪窗哦。</p> <p class="ql-block"> 很难想象这是古人的门窗,有多精美繁复。</p> <p class="ql-block"> 观复博物馆的门窗馆,是馆中的精华。一是展品精而全,二是你可以近距离的观看,这在国家级的博物馆里,都绝无仅有,蝎子粑粑独一份。面对如此精美的雕刻,真让我们感谢,古代工匠们的精湛工艺,才使我们今人一睹它们的芳容.正如马先生所说:与古人对话,与文化同行。</p> 紫檀大画桌 <p class="ql-block">紫檀雕螭龙纹大画桌 清</p><p class="ql-block"> 紫檀属于热带植物,百年不能成材,成材十檀九空(芯),所以自古以来极为珍贵。画桌长182.6,宽96,高89.5。说起这个大画桌。差点被肢解。那个年代都将这样的桌子腿。以大改小,做胡琴杆或算盘珠。因它体量太大,逃过一劫。</p> <p class="ql-block"> 紫檀雕螭龙纹大画桌,摆放在家具展厅中心的位置,是迄今为止发现的紫檀,桌案类家具中最宽的桌子。</p><p class="ql-block"> 上世纪80年代,香港导演李翰祥因拍摄需要,由马先生陪同在北京家具厂,以4000元购得,当时国内人人争当万元户,马老也买不起。十几年后,李翰祥在北京猝死,他的家人60万卖给马先生。</p> <p class="ql-block"> 这个紫檀大画桌,面板三拼,实属罕见。三弯腿 ,桌身满雕螭龙纹。紫檀木材有一独有特性,横向走刀不阻,纤维细,适合雕刻。不像竹子势如破竹。</p> 工艺馆 <p class="ql-block">紫檀描金七重檐宝塔</p><p class="ql-block"> 塔檐呈弧型下滑上翘,加上鎏金铜装饰,皇家气派十足。宝塔19世纪流落海外,漂泊百年,直到2003年冬现身苏富比拍卖会,被马未都先生以近400万港元拍得,因为体积太大,拆成四段运回国内。</p> <p class="ql-block"> 这对紫檀描金七重檐宝塔,是当年乾隆皇帝为母亲八十大寿准备的寿礼,因皇太后信奉佛教,故七重檐宝塔在设计上借用了佛经"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之意。</p> <p class="ql-block">螺钿百宝嵌盒</p><p class="ql-block"> 螺钿是指用螺壳与海贝(主要是夜光贝)磨制成人物、花鸟、几何图形或文字等薄片,根据画面需要,镶嵌在器物表面,再经过多道上漆,打磨而成。</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金叶玉蝉</p> <p class="ql-block"> 最后,观复博物馆的每一个细节都是经过精心设计的。几百平米的小院,一栋博物馆主楼,一个玻璃鱼池,三座猫舍,五六棵法国梧桐,十来个藤椅,零散的石狮子石猫,室外楼梯上慵懒的小猫,鱼池里自由自在的金鱼,满墙绿意中微微泛红的爬山虎。</p><p class="ql-block"> 玩累了,大人找个树荫下,藤椅上一坐,翻翻书,发发呆。小朋友去撸猫猫,这一切都是那么轻松,那么惬意!</p><p class="ql-block"> 2024年12月1日补记</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