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游巴尔干—波黑

宜人丽江

<p class="ql-block">2024年5月26日,也是我们巴尔干之行的第六天。早饭后参观了克罗地亚戴克里先宫,国家大剧院和圣杜金教堂后,从斯普利特出发前往波黑。波黑东欧一个小众却惊艳的国家。波黑全称“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Bosnia andHerzegovina),它小众到很多人可能连听都没听过,但它的首都却为很多人知晓:萨拉热窝。</p> <p class="ql-block">波黑总面积约为5.12万平方公里,人口大约为350万,地形以山地为主,迪纳拉山脉自西北向东南纵贯全境,最高峰为马格里奇山,海拔2386米7。气候方面,南部属地中海型气候,而北部则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p> <p class="ql-block">波黑的主要民族包括波什尼亚克族(约占总人口的43.5%)、塞尔维亚族(约占31.2%)和克罗地亚族(约占17.4%),他们分别信奉伊斯兰教、东正教和天主教5。官方语言为波斯尼亚语、塞尔维亚语和克罗地亚语6。</p> <p class="ql-block">波黑的首都和经济、文化中心—萨拉热窝曾是南斯拉夫社会主义联邦共和国的波斯尼亚与黑塞哥维纳社会主义共和国的首都,在中部萨瓦河支流博斯纳河上游附近。群山环抱,风景秀丽的古城。人口37.5万,建于1263年。1914年6月28日奥匈帝国国王储在此被刺死成为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线。旧市区中心以产东方特色的铜、银手工艺品著名。设有大学、科学院、博物馆。市中心保存有土耳其时代的旧建筑。</p> <p class="ql-block">来到萨拉热窝的游客几乎无一例外的会去拉丁桥。它是一座有200多年历史的石拱桥,3个桥墩,4个桥孔。是萨拉热窝事件的发生地。1914 年 6 月 28 日,此日为塞尔维亚之国庆日,奥匈帝国皇位继承人斐迪南大公夫妇被塞尔维亚族青年19岁的普林西普在拉丁桥附近枪杀,这是一名隶属塞尔维亚的恐怖组织黑手社的波斯尼亚学生。随即奥匈帝国对塞尔维亚宣战,紧接着俄国、德国、法国、英国等相继参战,谁也没有想到,这个偶发事件竟成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索。</p> <p class="ql-block">世界上有哪座桥在桥头用花岗石砌了一个大沙发?只有一战爆发的导火索:斐迪南大公遇刺的拉丁桥(Latin Bridge)。</p> <p class="ql-block">拉丁桥位于波黑萨拉热窝老城区,是一座有 200 多年历史的石拱桥,3 个桥墩,4 个桥孔,外形普普通通。然而,因为引燃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萨拉热窝刺杀事件,拉丁桥闻名于世。</p><p class="ql-block">拉丁桥头有座为纪念斐迪南夫妇而建的花岗岩靠椅。</p> <p class="ql-block">这是在拉丁桥头立的一块纪念牌。</p> <p class="ql-block">这排房屋如今已成为再现这一重大历史事件的博物馆。</p> <p class="ql-block">可以说萨拉热窝是一座来了就想走的城市。因为它满大街都是伤痕累累的战争痕迹。</p> <p class="ql-block">1992年波黑内战期间城内很多建筑都有损毁,教堂的外墙上还保留着弹抗。城内很多建筑都有弹坑保留着,可能是为了警醒世人吧。</p> <p class="ql-block">这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瓦尔特保卫萨拉热窝拿起机枪扫射德国侵略者的钟楼,钟表匠为掩护瓦尔特就牺牲在旁边的清真寺院子里。</p> <p class="ql-block">老城街道干净整齐,一遍祥和景象。在相当近的距离里坐落着天主教堂、东正教堂,与尖顶林立的伊斯兰清真寺塔协调地分布于城区之内,是这座城市的魅力所在。长久以来,天主教、东正教、伊斯兰教和犹太教在这里交汇碰撞,互相斗争也安然共存。</p><p class="ql-block">,在一条街的地面上东西方的标志线(图5),站在这里分向二处望望,看到的确是东方都是清真寺拱顶,西方都是天主教东正教的塔尖。所以,站在老城区的一个街口,不用挪动脚步,原地转一圈,视野中就能看到天主教堂、东正教堂、清真寺。走在老城区的主街上,同时可以看到衣着时尚的西方女郎和身披黑色长袍,黑纱遮面的穆斯林女子。让您感觉时而好像置身于中东的阿拉伯世界。这种独特的风貌明显迴然于欧洲其他传统的城市,因此,萨拉热窝现被誉为“欧洲的耶路撒冷”。</p> <p class="ql-block">也有镇守街边祈求帮助的人。</p> <p class="ql-block">老城区最著名的建筑是具有奥斯曼风格的格兹.胡色雷.贝格清真寺,1531年建成。</p> <p class="ql-block">贝格清真寺、瓦尔特战斗的钟楼、外墙遍布枪眼的天主教堂,战争与和平,有时是真的身不由己。</p> <p class="ql-block">新城区内有天主教会的“耶稣圣心座堂”,是波黑最大的天主教哥特式大教堂,建于1884年至1889年期间,哥德式的建筑。内战中遭到损毁,战后重新修复。清真寺、天主教堂、东正教堂,组成一个三角形,这就是三个种族混居的老城区,也是萨拉热窝最吸引人的地方。</p><p class="ql-block">教堂前有小广场,往南走到十路口往西拐就是一座姜黄色的塞尔维亚东正教堂,建于1902年,教堂西侧是公园。</p> <p class="ql-block">在萨拉热窝最繁华的Ferhadija 步行街中,有一条非常醒目的地标:新老城区分解地标,也是东西文化的分界地标。E指向东侧是土耳其伊斯兰教建筑风格的老城区,W指向的西侧是欧式建筑。实际上这里不全然是分界,应该理解为东西文化的交融之地。</p> <p class="ql-block">因瓦尔特情结,不远万里寻到这间传说中的铁匠铺。这是传承了五百余年的老铁匠铺。也是电影“瓦尔特保卫莎拉热窝”里瓦尔特接头的据点。现在的老板可能是第N代传人。</p> <p class="ql-block">一间铁匠铺,可以传承几百年。为他们的专注和工匠精神点赞👍。铁匠铺门口张贴的宣传海报就知道有多受国人的追捧。和老铁匠的继承者来张合影,不枉此行。队里的同伴还买了一套咖啡具留着纪念。</p> <p class="ql-block">老城区中心广场,称鸽子广场,看到的亭子就是是萨拉热窝的地标建筑。</p> <p class="ql-block">萨拉热窝老城区的商业街别具特色,始建于奥斯曼帝国统治时代已经有500多年历史。石块铺路的老街已很滑亮,两侧的建筑呈现出波斯尼亚民族风俗和土耳其式的风格,一排排的手工艺品店铺错落有致,期间夹杂着咖啡馆、烤肉馆和清真寺。漫步在老城区我看到有一个亭子(图1,当地人称"Sebilja”),就说明到了萨拉热窝老城中心广场了,在喷泉亭周围的广场亦称</p><p class="ql-block">“鸽子广场”,成群的鸽子在广场上觅食。(图2、3为清正寺,图7东正教堂,图8圣心天主教堂</p> <p class="ql-block">到莎拉热窝已是晚餐时刻,跟着导游穿过街巷,到了一个院落。一家牛肉煎饼餐厅,这家餐厅的牛肉煎饼据说是萨拉热窝的N01。在院子里就可以看到当年瓦尔特战斗过的塔楼。</p> <p class="ql-block">汤看起很不起眼、味道还蛮不错的。</p> <p class="ql-block">Kingsize的牛肉煎饼,我是没法全部消化。</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老城街道干净整齐,一片祥和景象。</p> <p class="ql-block">街道两边的房子墙上各种花式涂鸦。</p> <p class="ql-block">街边有些小店铺。</p> <p class="ql-block">老城内喝水的也很别致。</p> <p class="ql-block">波黑人生活还是很休闲的,路边的咖啡店都是宾客满座。</p> <p class="ql-block">欧洲人觉得,墓地是离天堂和圣灵最近的地方,英国有“天堂在左家在右”的情结,墓地傍的房子比其他地方的要贵上20%,萨拉热窝墓地也建在风景漂亮的观景平台下。</p> <p class="ql-block">满山遍野的墓地都是波黑战争留下的,让人产生压抑感。</p> <p class="ql-block">萨拉热窝,第一次世界大战导火索的发生之地。人们对萨拉热窝记忆最深的莫过于残酷的战争,众多的墓地,埋葬的多是战争的受害者。这里也被称作“一半城池,一半墓地”。</p> <p class="ql-block">莎拉热窝的Yellow Fortress 黄堡需要爬一点小坡,黄堡上可以看到萨拉热窝市全景。</p> <p class="ql-block">黄堡军事要塞,也是《瓦尔特保卫萨拉热窝》的取景地之一,两个德国军官就是站在黄堡上,在这里俯瞰萨拉热腐市区,讲了那句著名的台词“看这座城市,他就是瓦尔特”。老城离黄堡不远,很建议慢慢逛过去,可以看到沿路城市的风暴,很漂亮,但也会看到瘦山遍整说落是是波里战争督下的,可能会让人产生压抑感。</p><p class="ql-block">8-12300018518978 (SarajevoTunnelMuseum)</p><p class="ql-block">自于机场附近,建在防空隧道内。波黑内战时该防空隧道长达800多米,在萨拉热窝被围困时期,这是通向外界的维一通通,由群婆過</p><p class="ql-block">的生命希给通道。</p><p class="ql-block">修为第一次世界大該导火索的发生之地,人们对萨拉热窝记忆最深的莫不过是残酷的战争,墓地之多,让人惊得,埋舞的多是战多中学!</p><p class="ql-block">者,这學破務作“一半城池。一半坟墓”,尽管战争已经远去,遍布在城市里的白色墓碑、纪念碑和破败城出仍在时刻提選人有掌的艾路井名粉痛。</p><p class="ql-block">抵</p> <p class="ql-block">从黄堡下来路遇几个活泼可爱的女孩</p> <p class="ql-block">幼儿园的孩童蛮可爱的。</p> <p class="ql-block">5月27日早餐后乘车从萨拉热窝约110km到达浓黑历史名城—莫斯塔尔。</p> <p class="ql-block">莫斯塔尔(Mostar)位于波黑南部,因为有内雷特瓦河流经过峡谷,所以又叫“内雷特瓦河之城”,即如今的莫斯塔尔古城。古城由奥斯曼土耳其建造,1878年成为奥匈帝国领土,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成为南斯拉夫王国的领土。</p><p class="ql-block">以莫斯塔尔老桥为中心的老城区是莫斯塔尔最有名的旅游集散地,莫斯塔尔老桥及周边区域在2005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为世界遗产。</p><p class="ql-block">波黑有三个民族,塞尔维亚族,克罗地亚族和穆族;三种宗教,塞尔维亚族信仰东正教,克罗地亚族信仰天主教,穆族信仰伊斯兰教。在前南斯拉夫解体后,1992年---199 5年之间由于三个主要民族围绕波黑前途和领土划分等问题而发生了著名的“波黑战争”。后根据《岱顿协定》,波黑目前是国际社会的受保护地区,由欧洲议会所选出的高级代表所管理。现在在莫斯塔尔还有战争留下的疲墟。尽管波黑是欧州比较穷的国家但莫斯塔尔却非常美,物价比克罗地亚要低许多。</p> <p class="ql-block">内雷特瓦河流水潺潺,一座沧桑古桥横亘其上,古桥背后是连绵的青山和林立的清真寺尖塔。</p> <p class="ql-block">莫斯塔尔老城建于1452年,有着浓郁的奥斯曼帝国时代风格。它以一座石头拱桥著称。</p><p class="ql-block">老桥有427年历史,横跨美丽的奈莱特瓦河。是波黑乃至巴尔干地区最著名景点之一,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遗憾的是毁于1993年民族间的战争。现在的石桥是2004年重建。桥上有一个小小的石碑,写着Don't forget 93',意在提醒人们不往过往,追求和平。莫斯塔尔老城老城值得慢慢逛慢慢品。</p> <p class="ql-block">莫斯塔尔有着丰富多元的建筑和文化,这里汇聚了波斯尼亚、克罗地亚、塞尔维亚等各族的居民,基督教堂、天主教堂、清真寺、东正教堂等宗教建筑鳞次栉比。然而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和波斯尼亚战争期间,莫斯塔尔的众多古建筑都遭到了严重破坏,战后经世界各国的捐助和修复,如今终于逐渐恢复了昔日的风貌。这里的每一座建筑都是一处景点,都曾有其独特的来历和故事,无法一一尽述,唯有此地的青山绿水,在慢慢抚平战争的伤痕。</p> <p class="ql-block">运气好可以在莫斯塔尔古桥上看到精彩的跳水表演。通常需要客人捐助。这不,小伙子在那里等着客人慷慨解囊呢。</p> <p class="ql-block">旧集市整个老街均由鹅卵石铺成,两边是很有特色的工艺品店和老餐厅,各种小店售卖具有当地特色的地毯、铜器等。</p> <p class="ql-block">由圆形鹅卵石铺砌而成的古城库君斯鲁克在老桥的两侧延伸开来,城中随处可见出售地毯、珠宝首饰、传统服装、领带和烟斗的小店。 </p> <p class="ql-block">建筑多为土耳其风格,其中不乏几百年的历史古迹。</p> <p class="ql-block">世遗老城莫斯特尔漂亮的糕点屋</p> <p class="ql-block">我们在莫斯塔尔古桥不远的一家古老餐厅就餐。这家餐厅不仅装饰和每间餐室的设计,摆件,这里的服务员的服务也是独具特色。</p> <p class="ql-block">对中国胃来说吃的内容不重要。难忘的是当地饮食和服务体验。</p> <p class="ql-block">服务生高大威猛,诙谐有趣,等待上菜的时光在他们轻松打趣和一流的服务中开心度过,引得队友纷纷与他们合影留恋。</p> <p class="ql-block">波黑之行在这圆满结束。</p> <p class="ql-block">这是在波黑居住的好莱坞酒店。在酒店晚上闲逛还邂逅了一场当地人举办的婚礼。</p> <p class="ql-block">随着车轮的在萨拉热窝主干道的转动,我们的波黑之行也将告一段落。</p> <p class="ql-block">尽管战争已经远去,遍布在城市里的白色墓碑,纪念碑和千疮百孔的城墙和房屋扔在提醒人们战争给萨拉热窝带来的伤痛。</p><p class="ql-block">愿曾在南斯拉夫解体中饱受战争之苦的波黑永远不会有战争,愿世界永远和平!</p><p class="ql-block">告别波黑前往下一个目的地—克罗地亚。</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