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岭第一篇:雪后上跑马梁(浅尝秦岭)

猜猜猜

<p class="ql-block">  贾平凹说,“秦岭,一道龙脉,横亘在那里,提携着黄河长江,统领了北方南方,它是中国最伟大的一座山,当然,它更是最中国的一座山。” </p><p class="ql-block"> 秦岭,于我,于无数人而言,始终散发着神秘的气息,令人心怀深深的敬畏。</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color:rgb(176, 79, 187); font-size:15px;">11月28日秦岭牛圈沟~跑马梁原路反穿</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 font-size:18px;"> 在我的心里,始终根植着一个秦岭的梦,</span><span style="font-size:18px;">这个梦,已然成为我心底最美好的向往,这一天,如愿踏上这片神奇的土地,让梦开始一点点照进现实。</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机缘巧合</span>我有幸跟随西安十七的团队,首次踏入秦岭的跑马梁。我们从西安市区出发驱车到达牛圈沟,从这里的入口进入秦岭。一路沿蒿沟林场路上行大约三公里,这一段路正在维修扩宽中,沿途有施工车正在运作,因前几日刚刚下过雪,雪化后的部分路面稍显泥泞。和林场路相伴的有一条河沟,沟里石头乱布,杂草恣意生长,河水淙淙而下。一路走一路和领队飞仔聊着关于这次攀爬跑马梁的种种。从最初听闻跑马梁这个名字时心中涌起的那份好奇与向往,到出发前做准备时的紧张与期待,想想秦岭大山里气候多变,攀爬中出现的种种失联事故,再到此刻身处其间的忐忑不安,我都一股脑儿地跟飞仔分享着。飞仔,一边迈着稳健的步伐在前面带路,一边耐心地回应着我。他给我讲每次带队来跑马梁时遇到的有趣故事,他还分享了不少在跑马梁上欣赏日出日落的绝美景色,以及不同季节这儿会呈现出的别样景致。一名年轻的领队,却像极了一名资深的心理咨询师,从事情的另一面让我紧张忐忑的心慢慢放松下来。</p> <p class="ql-block">  雪后的天格外的蓝,那是一种纯净到极致的蓝,蓝得通透,蓝得空灵。山下的气温还算温暖,雪已经化去了大部分。从远处眺望,跑马梁那起伏的山峦轮廓在这湛蓝天空与皑皑白雪的映衬下,展现出一种动人心魄的美。飞仔指着远处尖尖的山顶说,我们今天就是要到达那里,从山尖儿左侧的垭口再向左上一段陡崖直通兵马营。接着,他向我讲了关于跑马梁的故事(此处省略,自行恶补)。飞仔,一个健谈而温暖的小伙儿。</p> <p class="ql-block">  沿林场路深入到一个岔路口向左,途经河道,河道里乱石嶙峋,山水清冽透亮,水声悦耳动听。随着向山里的深入风呼呼地叫起来,气温也在渐渐降低,四周的树木被吹得沙沙作响,石头上的积雪让脚下不住的打滑,为行进增加了难度。河道边缘流动的溪水凝结出薄薄的冰,冰花沿着岸边的水草蔓延生长,仿佛要将这一方水域都封印在寒冷之中。河道两侧的山坡积雪皑皑,有冰凌柱倒挂在岸边的岩石上,似一把把晶莹剔透的利剑,在阳光的映照下折射出耀眼的光芒。</p> <p class="ql-block">  穿过这段河沟,转而沿崎岖的山路盘旋而上,穿行进箭竹林中,虽然下了雪,但这里的竹子还有绿色,不是我们以为的高大上的竹林,而是极细极密的毛竹,粗不过筷子,高不过八尺。飞仔说秦岭是大熊猫的重要栖息地之一,这些毛竹是熊猫的重要食物来源,只是我没有看到熊猫。穿越竹林的过程中经过两处有坡度的河岸,虽然很滑,但是已经有以前的驴友下好了绳索,架好了梯子。顺利下滑至河沟底,再次上行进入竹林,尽管阳光普照,但越往上温度越低,脚下的雪也越厚,把带的冰爪穿好,走起来轻松省力了不少。此时,开始呈现Z字形拔高,坡度也还好,感觉还算轻松,一段距离后,基本直线往上,拔高很厉害,哎呀!继续上坡,我已经开始粗重地喘息,心跳加速,双腿灌铅,好不容易到达一块儿舒缓地带,赶紧稍稍歇息补充能量。</p> <p class="ql-block">  风还在嘶吼,它裹挟着竹叶划过我的脸颊顿觉生疼,飞仔说这几日毛竹上的积雪已经完全掉落,不然积雪会把它们压的很低,整个人就得始终猫着腰在毛竹下穿行一两个小时,那才虐的很。嗯,不同的体验不同的感觉,都好。周围的寒意本应如影随形,可随着山体不断拔高,仿佛身体里燃着一团火,全然感觉不到外界的寒冷,身上也开始冒汗,褪去外套咬牙继续上行。阳光透过竹林洒下斑驳的光影落在雪上跳跃不停,穿梭在这如时光隧道般的竹林,踏着松软的雪,听着脚下嘎吱嘎吱的声音,我仿佛生出了翅膀,有种想飞的感觉。</p> <p class="ql-block">  经过长时间的艰难跋涉,在下午一点半左右,我们一行人终于抵达了垭口。当从那密密麻麻的箭竹林中穿出的一刹那,呼啸的狂风好似发了狂一般,猛地朝我们席卷而来,那强劲的风力如同一只无形的大手,狠狠推搡着我,整个人根本来不及防备,身子猛地一个趔趄,脚步瞬间就乱了,差一点便被这强大到可怕的风给直接吹倒在地。狂风肆虐,寒意阵阵往骨头缝里钻,随之而来的是寒冷,刺骨的寒冷。大家赶紧退回箭竹林,蹲下拿出包里的羽绒内胆快速穿好。飞仔看了看时间说就地吃午餐,一个小伙拿出的火腿已经冻成了冰棒。我手里的两个小饼拍在一起怕怕作响,还好有一壶热水,咕咚咕咚下肚,温暖了好多。我抬头看着刺得眼花的太阳,说,这么大而明亮的太阳,怎么会这么冷呢?一个小伙伴说,因为这是秦岭。是啊,一个有着绝美景色和让人捉摸不透的地方。</p><p class="ql-block"> 飞仔指着前面的远山说,那是鹿角梁,看两个尖尖的山尖儿像鹿的两只角,它后面的山顶有一个转播塔,那是光头山,转过身看,那是冰晶顶,跑马梁就在鹿角梁和冰晶顶之间,跑马梁的前方就是王屋咀,我晃着脑袋哆嗦着说没看到。说实在的,太冷了,冷得不知道自己的心在哪儿,连心都找不到了,又怎能看得见呢。飞仔又说,来了跑马梁就一定要去鹿角梁,因为它们是一对遥遥相望的情侣,哇!竟然还有这般美好的说法呢。</p> <p class="ql-block">  飞仔在刺骨寒风下做的油泼辣子汤面,吃一碗,心就回来了。顶着狂风和寒冷我还是拍了几张远山的照片作为纪念,当然自己也要摆拍一张。</p> <p class="ql-block">  山下的竹子还绿着,山顶的只剩下黯淡的黄,在狂风中瑟瑟发抖,似乎在无声诉说着高处不胜寒的落寞。山下山顶被同一个太阳拥抱着,却是温暖与寒冷的两重天,这般鲜明的对比,宛如两个不同的世界在此刻奇妙地交织在了一起。</p> <p class="ql-block">  山顶之上,狂风像是被激怒的巨兽一般,疯狂地怒吼着。它呼啸而过,带起尖锐的风哨声响,仿佛要将这世间的一切都卷入它那无尽的愤怒之中。周围的竹林被吹得东倒西歪,枝叶剧烈地摇晃着,整个山顶都笼罩在这狂风肆虐营造出的一片混沌与喧嚣里。</p> <p class="ql-block">  由于时间紧迫加之山顶的风太大,飞仔毅然决然地做出了决定——原路下撤,放弃冲顶跑马梁。飞仔作为领队,做出的判断必然是有道理的,在大自然面前,人类是如此渺小,必须心怀敬畏。带着满心的遗憾我们选择了更为稳妥的下撤之路。山就在在这里,我们还会再来。</p><p class="ql-block"> 下撤很顺利,由于是原路返回,我一路小跑,山下也越来越温暖,尽管有积雪,但穿了冰爪的鞋子很扒滑,很稳妥(记得一定要买齿多质量好的冰爪)。下得山来,缓缓踏上那条林场路,抬眼望去,太阳已然悄悄躲进了山的背后,只余下天边那一抹残红,似在眷恋着这白日的时光。随着日光渐消,山里仿佛被一块黑色的大幕缓缓笼罩,渐渐变得寂静而黝黑。我们沿着林场路向停车处走着,白日里登山的疲惫此刻仿佛都被这宁静的氛围给安抚了,心也安然下来。</p><p class="ql-block"> 秦岭,一个充满神秘色彩的谜团,又是一段流传在岁月长河里的神话。它那巍峨的身姿隐藏着无数不为人知的故事,这次浅尝秦岭像是慢慢揭开它面纱的一个小角,有机会继续深入探寻其中的奥秘吧。</p> <p class="ql-block">  被称为“阿尔卑斯山脉”的冷酷仙境——跑马梁。这里位于安康市宁陕县,海拔高达2680米,本次累计拔高约1600多米,是一次充满挑战的徒步之旅。</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