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养生与养心 傅前生 2018.02.08.

傅前生

<p class="ql-block"><b>浅谈养生与养心</b></p><p class="ql-block"> <b> 心态好,一切都好!</b></p><p class="ql-block"><b> 尊重客观规律 保持良好心态 </b></p><p class="ql-block"><b> 第一、如何养生保健? </b></p><p class="ql-block"><b> 网上,社会上,养生保健知识,多不胜数,可谓是百花齐放,百家齐呜。 </b></p><p class="ql-block"><b> 养生,保健,如何活得好,如何活到老,又如何活得更老,活到一百岁,甚至更大……一切听在耳,看在眼,要去伪存真。各人都有自己的生活和保健习惯,也各不相同,不要去追求传闻,东说东有理,西说西更好,道理都对头,方法也不错。但是,任何事情都有它的内在联系和自然规律,须知规律是绝对不能违背的,违背了就会出问题。</b></p><p class="ql-block"><b> 我认为,人生规律,也就是你自己一辈子正常的、习惯的养生保健和工作方法,包括吃穿住行,喜怒哀乐等各方面,不要隨意去改变它,特别是进入中老年后,改变了就会出问题。人能活到退休,也就是活到老了,很不错了,这说明你这一辈子生活得很好,不仅养生保健得好,方法也是对的。人体差异很大,不能千篇一律,不加思索地认同或照搬别人或特别的方法,就会出问题。比如你长期生活在某地,一年四季,过着的是当地的春夏秋冬,己经很适应了当地的气候环境,该冷或该热的时候,你自然会转入并适应这冷与热的环境中。如果你不顾及自己长期的生活环境,而去过“候鸟式”的生活,冬居南方,夏居北方。这就打破了你的生活规律,生活规律一旦被打破,就会出问题。不要随意改变自己的生活规律,不要刻意为难自已,不要信这信那,不要这也不敢尝,那也不敢吃。应随心所欲,淡泊从容,自由自在地生活。适合你自己的养生养心方法,就是最好的方法!世上没有统一的养生与养心方法。 </b></p><p class="ql-block"><b> 人在工作的岁月里,辉煌的时间也就是15年左右,因为你要花很多时间去学习和奋斗,争取好的成效。人生要活得好,要活得有貭量,必须遵循自己的生活习惯,按照自我的生活规律走下去,身体力行,一切行为能自保。不管你活到什么年伶,生活质量很重要,包括行为能力、精神状态和形态形象等,当然,这一些都完好是不可能的,但是,行为能力一定要能够自我支持完成,如果生活没有了质量,活得再年长,也就没有意义了。 </b></p><p class="ql-block"><b> 第二、人活着的是什么? </b></p><p class="ql-block"><b> 人,活着的是什么?是金钱财富?是房子车子?是名利地位?是美景美色?有需要但都不是。人活着的是心态,心态好容易感到美好,情绪低落不可能感到幸福。</b><b style="font-size:18px;">我国新疆的阿丽米罕·色依提,她生于1886年6月25日(光绪12年),现在已经132岁了!在聊到人生观时,老人说:“我每天都保持一个好心情,心情好了,自然就少了很多疾病。”可见心态好的重要性。信</b><b>佛也好,信神也罢,佛和神都看不见,摸不着,但却在你心中,心中有就有,心中无就无。心态是一种感觉,是一种自然的,无忧郁的心态和情谊。要重情谊,重感情,俗话说,金钱似糞土,情谊重千金。遇到问题、困难、悲哀,要坦然处之,过往不究,家庭要保持和谐的气氛,不要发脾气,不要生气,这会影响你的身体健康,开心才是最重要的,无论发生多少艰辛,生活多么无奈,快乐常驻心中。 特别是遇到了病痛, 甚至疑难疾病,都要放松身心,保持平和的心情和良好的精神状态,精神是支柱,心态是力量,要树立信心,下定决心,战胜疾病,须知保持良好的心态和精神,是战胜疾病的先决条件,只要人的精神不垮,心态不散,就没有战胜不了的困难。</b></p><p class="ql-block"><b> 人生如梦,岁月无情。俗话说:父母在,人生尚有去处;父母去,人生只剩归途。这两句话,包含着深情与心酸两层意思,好好理会吧。我的父母过世几十年了,直到现在,当我一旦回到家乡,心里非常心酸,父母在时的温暖再也找不回了。要敬重父母,爱惜儿孙。父母在哪里,哪里就是你的家。不管你走多远,都是你的根,是你的坚强后盾。父母不在了,你心灵的寄托便再无归宿,剩下的,也只有一条走到底的归途。告别总有最后一次,希望不是满含愧疚。</b></p><p class="ql-block"><b> 人的穷富得失,都是过眼烟云,一逝而过。富不会永远富,穷也不会永远穷。富与穷体现人的思想和意识,价值和能力,智商的高与低。经过艰苦奋斗与聪明才智获得的富,值得赞赏,是榜样,是能力的像征。通过权势,欺压人民,索取钱财得来的“富”,是耻辱,是人类的渣滓,为人民所唾弃,也终究会受到法律的制裁,走上历史的审判台。钱不是万能的,但没有钱或欫钱也是万万不能的,够用就好。俗话说,知足常乐。除了吃、穿、住、行、逰、玩和投资下一二代造就智能等一切消费,多余的钱财受你支配,但都不是你的。留给子孙后代?在现代社会,隨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往前只会更好,子孙后代凭着自己的知识和能力,不可能欫吃少穿,只会是一代比一代强,一代胜过一代,社会财富只会越来越丰富,生活只会越来越好,不需要你的钱。因此,包括子孙后代,人生中多余的财产,可以讲是社会的,也可以讲是国家的。得之淡然,失之坦然。房子再多,一晚只睡一张床,金钱再多,一日三餐,就是这么简单。金钱,这个东西,生没带来,死也带不走。人光着身子,握着拳头来到人间,临终了,一炬火,烟飞灰灭,装进小匣子,埋到土里或撒往大地江河海洋,一切都不知了。 </b></p><p class="ql-block"><b> 人的年伶只是一组数字,不要当真,身体健康才是实体。按照人的生命发展,不出问题,可以活到140岁左右。有活到80、90、100多岁的,也有活到50、60、70多岁的,还有活得更短的。 保持一颗轻松快乐的心情,才会青春永驻,才会身心健康。人不怕百斤担,只怕四两病。有了健康,才有一切。人的生命只有一次,绝无来生。而且,作为人生,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是极其短暂的,犹如过眼烟云。要珍惜生命,把握好人生极其有限的时光。</b></p><p class="ql-block"><b> 我有一句座右铭:心态好,一切都好。世界上一切事物都是无常的,要顺其自然,才可以在这无常的世界中,保持内心的平静与安宁。心宽似海,风平浪静。不管遇到什么问题,碰到多大的困难,不要急,冷静下来,停一停,三思后再行。一定要保持一种美好又平和的心态,事物才会按照你的意愿平稳发展而成就。</b></p><p class="ql-block"><b> 第三、生活要注意的是什么? </b></p><p class="ql-block"><b> 生活和工作要充实,充实才有利于身心健康。无事所思,无事所做,绝不是好事,无益于身体健康。但是,做任何事情,一定要注意“量”和“度”。适量就好,过度就差,凡事都要掌握量和度。从哲学角度讲,量变会产生质变。如工程建筑,量和度极为重要,必须遵循其科学数据,认真搞好技术设计,缜密施工,要特别注意每个工程项目的质量规范和安全系数,不能破规破格,要把工程控制在规定的质量范围和安全系数内,不能超度也不能减度,工程才会永古千秋运行下去。否则,就会出安全事故,造成人民生命财产的重大损失,一不小心就会犯下不可绕恕的罪责。在我年轻的那个时代,做任何事情都是认真的,一丝不苟,绝不会偷工減料,玩勿职守。我搞过一些水利工程设计和施工,至今还未见哪个工程出问题,牢固地竪立在原地,稳如当地山河。所以,做任何事情,都要把握好量和度。 </b></p><p class="ql-block"><b> 自然科学如此,人生也同理。与人交往要注意量,适度适量交往,友谊永存。运动要注意量,适当适量锻炼,身体健康。饮食要注意量,饱了会增加消化系统的负担,适量会保持消化功能正常运转。病了要及时就医,适时医治能转危为安,过时会延误最佳医疗时机。工作要注意量,努力而正常地作息,能充分调动脑细胞功能,保持旺盛的精力,取得优异的成绩,过度劳作或偷闲或不作为,事业难以成就或战绩平平或碌碌无为……等等,过度不妥,适量最佳。 生活和工作不能懒惰或等待,勤奋才是最好的选择,勤奋就是勤动脑,勤动手,不仅能创造财富,提高生活工作质量,还能锻炼身体,增强体质。 </b></p><p class="ql-block"><b> 总之,一是要遵循自己的生活规律。一辈子的生活习惯不能随意打破,打破了就会出问题;二是心态要好,心态好,一切都好。心静而慧,心静则明,心静以致远。要像山水一样的宁静和坦然;三是做任何事情不能过量,凡事都要掌握一个度,超量超度绝不可取。四是养生与养心的方法很多很多,各人有各人的养生与养心之道,适合自己就是最好的方法。</b></p><p class="ql-block"><b> 最后,用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纪小龙的实话结束这篇文章:</b></p><p class="ql-block"><b> 健康是1,其他的一切都是0,拥有健康,才会拥有未来。</b></p><p class="ql-block"><b> 在日常生活中留意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四大作风,八项注意,就会将健康把握在自己手中。</b></p><p class="ql-block"><b> 一个中心是健康;</b></p><p class="ql-block"><b> 两个基点是糊涂与潇洒;</b></p><p class="ql-block"><b> 四大作风:助人为乐,知足常乐,自得其乐,天伦之乐;</b></p><p class="ql-block"><b> 八项注意:健康四大基石:均衡的营养,适量的运动,充足的休息,积极的心态;保健四最好:最好的医生是自己,最好的药物是时间,最好的心态是宁静,最好的运动是步行。</b></p><p class="ql-block"><b> 篇后语:这篇文章,多年前就写</b></p><p class="ql-block"><b>成了,以后进行过修改和补充,然后才在《美篇》网上发表。</b></p><p class="ql-block"><b> 文章肯定还有许多不妥和有待完善的方面,因为养生与养心学问很深,方法也很多,不能千篇一律,还须因人而宜,各有各的养生之道。</b></p><p class="ql-block"><b> 以上,仅供读者参考,並请提出宝贵意见,谢谢! </b></p><p class="ql-block"><b> 傅前生 2018.02.07.</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