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57, 181, 74); font-size:20px;">文 字: 古原印象</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57, 181, 74); font-size:20px;">图 片: 来自百度</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57, 181, 74); font-size:20px;">美篇号: 27811366</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2019年4月,我们学院组织了退休教师参观大冶铁矿的春游活动。特别是这次江城驿站又组织了声势浩大的《走近大冶》线下采风活动,虽然我没有参加这次活动,但美友们发表的美篇文章和精美图片,使我记忆犹新。为此,我抽出时间撰写了这篇《大冶铁矿的前世今生》的文章,以作纪念。</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大冶铁矿位于湖北省东部的黄石市,素有</span><span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37, 35, 8);">“百里黄金地,江南聚宝盆”</span><span style="font-size:20px;">之美誉,自公元226年开始开采,至今已有1700多年的开采历史。</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在漫长的岁月里,大冶铁矿创造了多项第一:中国人聘请外国矿师运用近代地质科学技术勘察的第一座大型铁矿山;中国人自己建设的第一矿山机器开采的大型露天铁矿;也是毛主席视察的唯一一座铁矿山。</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这里也是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源地,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便利的水路、陆路交通优势。</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大冶铁矿的东露天采坑,东西跨度2400米,南北跨度1000米;坑顶边缘面积118万平米,坑底面积8150平米,最大垂直高差444米;其规模位居亚洲第一。</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东露天采坑于1958年7月1日投入生产,到2005年结束露天采矿。据统计,从东露采坑中共剥离岩石3.64亿吨,采出铁矿石1.34亿吨。</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深入地下探矿,仿佛能听到深藏地底的矿石在诉说着往日的故事,感受到国家矿业发展的坎坷历程。每一道矿痕印记,都记录着无数矿工的辛勤付出和滴滴汗水。他们在这片土地上,发扬艰苦奋斗与不断创新的精神,书写着大冶铁矿的辉煌篇章。如今,我们聆听历史的低吟,不仅是为了铭记过去,更是为了展望未来。</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露天开采矿石,是人类目前利用矿产资源最主要的方式之一。相比地下开采,露天采矿的开采面大,有利于大型、高效生产设备的使用。缺点是剥离工作量大、开采深度有限;同时还可能破坏生态环境。常见的露天开采方法有倒堆采矿法、阶梯式采矿法等。</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大冶铁矿主要采用的是先进的阶梯式采矿。主要好处有三点:一是改善人员、矿山机械的作业条件,减少坠落事故;二是承接上部边坡滚石,减少滚石事故;三是增强边坡物理单元稳定性,避免联动崩塌。</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span><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57, 181, 74);">大冶铁矿开采史:</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经历了古代开采、近代开采、日本掠采、重建开采和深部开采等5个历史阶段。先后采用官办、官督商办、商办、公私两矿并存、以及国有开采5种经营模式。</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span><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57, 181, 74);">古代开采:</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大冶铁矿已有1700多年的开采历史。</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三国时期,这里出产铁矿的山岭被称为“铁山”,公元229年,孙权将都城从公安迁到鄂城称帝,改鄂城为“武昌”,取“用武力达到繁荣昌盛”之意。要用武力达到国家繁荣昌盛,就要有强大的军队。从公元226年开始,孙权便在武昌所属的矿山开采铜与铁,铸造刀剑,拉开了大冶铁矿辉煌的开采史。</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到晋代,朝廷在武昌设铁官,专门管理矿冶,铁官仍派人在铁山采矿冶炼铸造刀剑和农具。尔后,宋、齐、梁、陈各代均在此地设置铜场、钱监。隋朝建立初期,隋炀帝在白雉山南的铁山设十炉铸造五株钱。</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北宋太祖开宝年间,朝廷在铁山之东设磁湖铁务,大规模开采冶炼铁山的铁矿。南宋抗金名将岳飞于公元1134年屯兵鄂州时,派士卒在铁山采矿冶炼,锻造成了“大冶之剑”,并率用“大冶之剑”武装起来的岳家军多次战胜金兵。</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朱元璋建立明朝后,于公元1374年下令置兴国冶专司冶铁,铁山成为兴国冶的主要采场。到公元1385年,因全国存铁过多,朱元璋以“军需不乏”为由,下令关闭各地官铁冶。此后数百年间,铁山铁矿的开采冶炼活动停止,并逐渐被人遗忘。</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span><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57, 181, 74);">近代开采:</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鸦片战争后,列强妄图瓜分中国,国内一些有识之士,提出</span><span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37, 35, 8);">“师夷之长技以制夷”</span><span style="font-size:20px;">,兴起洋务运动。到19世纪70年代,洋务运动已由军事工业转到民用工业,钢铁需求量增大,引进西方新技术开发煤铁矿已成为当务之急。</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随着大冶铁矿,被重新发现的消息传出,立即轰动世界,欧洲各国报纸纷纷刊登消息。《捷报》撰文说:“英国煤铁最富,然而湖北省所雇用的外国矿师则认为中国的铁矿比英国尤为富,大部分的铁很纯,即可制成器物与铁轨。”</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湖广总督张之洞于1890年开办大冶铁矿。1896年盛宣怀接办后,开辟得道湾狮子山矿区,矿石年产量由1万多吨增加到30多万吨。1924年,汉冶萍公司将大冶铁矿与大冶铁厂合并,成立大冶厂矿管理机构,矿石产量提高到60万吨。</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1890年,湖广总督张之洞决定兴建汉阳铁厂,开办大冶铁矿作为汉阳铁厂的原料基地。年底正式动工兴建,其规模之大,场面之宏,实为当时中国的一大创举。1893年大冶铁矿完成基建任务,1894年5月,汉阳铁厂竣工投产,正式升火开炼出铁。</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随着民族资本的初步发展,清政府先后颁布了一些“奖励实业”的政策。为了扩大生产规模,吸引更多的投资,1908年3月,清政府农工商部批准成立“汉冶萍煤铁厂矿有限公司”,大冶铁矿成为亚洲最早、最大的跨地区跨行业集团公司,并成为汉冶萍公司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1911年,辛亥革命成功,湖北革命军政府派员接管大冶铁路。此时,大冶铁矿是中国第一座用机器开采的大型露天铁矿。</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span><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57, 181, 74);">日本掠夺:</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1937年,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1938年10月,日本侵略军占领大冶铁矿,12月在石灰窑成立掠夺机构"日本大冶矿业所",在铁山设立矿业部,驱使1万余名劳工,大肆掠夺大冶铁矿的矿产资源。</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由于大冶铁矿质量上乘,不仅含铁量高,而且富含有铜、钴等制造飞机、战舰的重要金属材料。因此,日军在占据大冶后,就开始疯狂地掠夺。</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八幡制铁所是日本当时的军工企业,大冶的铁矿石运回日本后,主要用来制造武器,武器造好后,又运回中国,发动侵略战争,实现日本“以战养战”的目标。</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至1945年,日军从大冶矿山共掠夺走500余万吨铁矿石,占掠夺铁矿石的9.66%。若按概率推算,日本每生产10支步枪,最少有一支是用大冶铁矿矿石锻造后所产。</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span><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57, 181, 74);">重建开采:</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抗战胜利后,国民政府资源委员会在黄石成立华中钢铁公司。准备利用汉冶萍公司大冶厂矿旧址,兴建年产100万吨钢的钢铁厂,后因国民党忙于内战,无意搞经济建设,年产100万吨钢的钢铁厂化为泡影。直到1949年5月,中国人民解放军到达铁山,大冶铁矿才终于回到了人民手中。</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span><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57, 181, 74);">深部开采:</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1951年11月,在援助中国建设的苏联专家指导下,大冶资源勘探组成立。次年5月,中国第一支地质勘探队429地质队也在大冶铁矿成立,该队以大冶铁山为中心,对铁山矿区及大冶境内的灵乡、金山店、铜绿山、鄂城的西山、雷山及程潮等铁矿进行全面勘探,共投入70余台钻机进行钻探。</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1954年3月,429勘探队完成勘察任务,提交勘探报告,探明大冶铁矿铁矿石储量为1亿零3百多万吨,金属铜为60.2万吨。矿山虽然经过一千余年的开采,仍是一座大型露天铁矿,可作为华中钢铁中心的主要原料基地。中央决定重建大冶铁矿,作为新建华中钢铁中心-武汉钢铁公司的主要矿石供给地。</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1958年9月15日,毛泽东主席亲临大冶铁矿视察,指示矿山要综合利用矿产资源,一矿变成多矿。1969年10月19日,董必武副主席又到大冶铁矿视察,要矿山以开发矿业为主。</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重建后的大冶铁矿,迅速形成年生产原矿440万吨,年选矿430万吨的综合生产能力,可生产铁精矿、铜精矿、钴硫精矿、块矿、粉矿等矿石产品,可直接和间接回收铁、铜、硫、钴、黄金、白银等金属和非金属元素,成为全国十大铁矿生产基地之一。</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2008年3月,国务院公布了全国首批资源枯竭型城市名单,大冶名列其中,大冶铁矿也因此成为湖北省唯一被列入国家首批资源枯竭型城市经济转型试点的企业。曾经的光辉已经慢慢褪去,但大冶铁矿的故事却在继续书写。</span></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b><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57, 181, 74);">黄石国家矿山公园:</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国家矿山公园,是自然与科学的完美融合。人们在这里可以欣赏到了壮观的矿洞以及巨大的开采设备。矿井的每一寸土地都经历过无数次的勘探和挖掘,铸就了国家的辉煌文明。</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 font-size:20px;"> </span><span style="font-size:20px;">黄石国家矿山公园,将是</span><span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1, 1, 1);">黄石首个5A级景区</span><span style="font-size:20px;">。近日,大冶铁矿和黄石市文旅投签订合作协议,力争3年内完成投资5-10亿元,按照5A旅游景区标准开发建设。</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在黄石国家矿山公园内,不同类型的10多台采矿、运输设备,有苏制爬犁机、美国50B重型矿用汽车、日本大功率铲运机等大型机械在此陈列,以无声的形式向参观者们“讲述”着千载挖掘、百年风云的大冶铁矿。</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