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故事】《遇见棉花》— 库尔勒市哈拉玉宫镇小一班

兔兔

课程起源 <p class="ql-block">  上个月我们和孩子们一起用棉花布置班级主题,做环创的时候,利用了很多棉花,因此小朋友们对棉花产生了强烈的兴趣。</p><p class="ql-block">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指出:充分利用自然和实际生活机会,引导幼儿通过观察,比较,操作,实验等方法,学习发现问题及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我们的课程《遇见棉花》随之展开。</p> 课程目标 <p class="ql-block">认知目标:通过棉花</p> <p class="ql-block">认知目标:了解棉花的基本特征,包括外形,生长环境以及用途。</p><p class="ql-block">技能目标:锻炼幼儿的观察能力,通过观察棉花实物,图片,视频等发现棉花在不同阶段的细微变化以及棉花制品的特点。培养幼儿动手操作能力。</p><p class="ql-block">情感目标:</p><p class="ql-block">1. 对自然万物产生敬畏和热爱之情,学会珍惜劳动成果,体验活动带来的乐趣。</p> 调查表 课程开展 《棉花小秘密》 <p class="ql-block">棉花是什么样的?棉花成长环境是什么样的?棉花的整个生长过程是什么样的?带着一系列问题我们开启了科学探索。通过两节《棉花小探秘》的科学活动,小朋友们出不知道了棉花的生长环境以及成长步骤。</p><p class="ql-block">了解棉花的生长后,小朋友对棉花有了更大的兴趣,想去棉花地里看看,亲身体验棉花。</p> 《棉花》 <p class="ql-block">你们知道什么是棉花吗?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棉花生产国。棉花虽然名字里有个花字,却不是花。棉花一般都是白色的,但是也有米色、褐色、紫色、灰色等等,科学家用杂交的方法培养出了红、蓝、绿黄等二十多种有色的棉花。神奇吧?今天,兔兔老师就要和宝贝们讲一个关于棉花的科普故事《好暖好暖的棉花》,故事开始了!宝贝们,这是一本关于棉花的科普绘本,让我们在故事里了解棉花的生长过程,你们看,棉花种出来真不容易呀,所以我们养成珍惜爱护棉织品的好习惯哦。</p> 《小绵羊》 <p class="ql-block">指南中明确指出,现阶段幼儿手的动作能够灵活协调,能使用简单的工具或用具,我根据本班幼儿年龄特点,创设了适宜的手工活动。</p><p class="ql-block">通过用棉花制作《小绵羊》小朋友学会了粘贴的方法体验了手工活动带来的乐趣。</p> 《我会摘棉花》 <p class="ql-block">孩子们对棉花已经有了初步的认识和了解,为了孩子们亲身体验棉花的特点和生长环境以及采摘方式,我和家长合作,把幼儿带到棉花地里观察棉花,亲手采摘棉花。通过这节社会实践活动小朋友对棉花的认识了解更加深刻,而且体验了美好的亲子时光,发展幼儿社会行发展,动作能力。</p> 学习与发展 <p class="ql-block">《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强调“幼儿的学习是以直接经验为基础,在游戏和日常生活中进行的”,本次活动正是通过实际操作,让幼儿在真实情境中学习,不仅提升了他们的生活技能,还培养了耐心、协作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符合指南中关于“生活自理和适应环境”的发展要求。</p> 课程反思 <p class="ql-block">幼儿天生向往自然,对棉花充满好奇。《遇见棉花》主题活动正是基于这一兴趣,引导孩子们通过直接感知、实际操作和亲身体验,深入探索棉花的奥秘。教师作为支持者,提供丰富材料,激发孩子们的创作灵感与探索欲。活动中,孩子们不仅拓宽了视野,还收获了愉悦的情感与良好的学习品质,加深了对大自然的热爱,培养了探索精神与家乡自豪感。正如陈鹤琴先生所言,大自然是最好的教材,我们需敏锐捕捉孩子们的兴趣点,引导其主动学习。此次棉花之旅,不仅是一场知识与体验的盛宴,更是与自然共舞的幸福故事,见证了孩子们从对棉花的好奇到热爱的转变,以及他们在探索中的全面成长。我们应继续鼓励孩子们在自由的探索中自我发现、自我成长,让学习成为一场愉快的旅程。</p> <p class="ql-block">策划:库尔勒市哈拉玉宫镇幼儿园</p><p class="ql-block">审核:李梅</p><p class="ql-block">责编:吐逊古丽·库尔班江</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