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此一生,何苦清欢许白头

唐明华

<p class="ql-block">  刚看完《小姨多鹤》,突然觉得应该写点东西。</p><p class="ql-block"> 二战进入尾声,日本战败,当年日本准备在中国实施殖民主义,这些被移民的日本人民被政府无情地抛弃。无数人被枪杀,而多鹤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中捡回了一条命。在命运多舛的逃亡路上,她被卖给了张站长做媳妇。准确来说,不是媳妇,是代孕工具。而张俭的正牌妻子,朱小环就是因为在躲避日本人的过程中,流产,甚至因此丧失了生育能力。所以,多鹤的加入,使得这个家庭的关系变得诡异而又神秘。张俭只是把多鹤当成一个为张家传宗接代的工具,因为他们之间隔着国恨家仇。而朱小环与她既是情敌又是姐妹。而多鹤对外称是三个孩子的小姨,实际上是三个孩子的生身母亲。而小环呢,带着三个孩子,不是亲骨肉,胜似亲骨肉。就是这样错综复杂的关系成为了笼罩在张家人周围的一层浓雾。亦真亦幻,迷迷蒙蒙,神神秘秘。但是,在那个光怪陆离的社会背景下,这个风雨飘摇的小家却相亲相爱地存活了下来。</p><p class="ql-block"> 这本书也让我见识到了严歌苓的写作功力。她没有大开大合的情节,只有丝丝入扣地冷静的表达。犹如一把手术刀轻轻地割开人的肌肤,让你去近距离地接触文字。没有大叫大嚷,没有大悲大喜,只有冷静,客观,以此达到温水煮青蛙的效果。所以,当把《小姨多鹤》最后一页读完以后,我的内心柔软胀痛,似乎只有一壶烈酒才能消除心中这个块垒。</p><p class="ql-block"> 虽然很多人会把多鹤当成主要人物,我却认为小环才是这个家的灵魂。她剽悍,泼辣,一张嘴赛过刀子,只要是谁欺负他们家的人,她立刻就会骂上门去。直到别人灰溜溜的投降。她的生活哲学就是“凑合”。张俭在家的时候,不见得她有多省钱。但张俭一坐牢,她就开始操持一家人的吃喝拉撒。她经常提着一个菜篮子,里面放个碗,外面什么都看不出。她趁着大家拿鸡蛋照亮的时候,顺几个鸡蛋,趁着切肉的大姐把头摆向一边时,偷一块被苍蝇不知盯了多久的肉。她还把一个缝纫机搬到了楼下,用缝缝补补的手艺养活了一大家子人。她就是这样活得敞亮,威武,飒爽。很多人觉得她很苦,和情敌同处一个屋檐下,把情敌的孩子当成自己的亲骨肉。但她并不觉得苦,只因她爱着张俭,因为这份爱,她承受了一切,忍受着一切。甚至数次把多鹤从自杀的悬崖边拉了回来。所以,她就是这本书里的高光人物。</p><p class="ql-block"> 但这个高光人物也有软弱的时候,我印象最深的就是这样一个情节,张俭慢慢地爱上了多鹤,在剧院的后台两人正在交欢,被人抓住。张俭为了保护多鹤,被抓进了审讯室。小环得知此事,立刻去了审讯室,把一切的责任都揽在了自己的身上,不惜堵上了清白的名声,并用插科打诨的方式,让审讯员红了脸。当这场闹剧落幕以后,她一下子把张俭拖到了铁轨边上,对他又哭又打:“你怎么可以这样子对我,我不是给你们机会了吗?你们怎么可以瞒着我?那我算什么?”小环绝望而无助的哭声似乎穿越了时空,击中了我。我真想抱抱她,你可以软弱的,你不必要这么坚强。</p><p class="ql-block"> 小环最大的愿望就是和他的张俭白头偕老,可是作者却没有实现她的愿望,给了我们一个大大的悲剧结尾。天下大同,可是留给这个女子的,却只有太平盛世里的绝对孤独。其实真正的悲剧不是所有人都死了,而是让一个本该幸福的人孤独地活着,把她的精神放逐到一个万劫不复的荒野。</p><p class="ql-block"> 这正是:</p><p class="ql-block"> 虚华无常,奈何百川终归海。</p><p class="ql-block"> 只此一生,何苦清欢许白头?</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