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right;"><span style="color:rgb(176, 79, 187);">题字:刘宝麟</span></p> <p class="ql-block">《孙子兵法.谋攻篇》曰:“敌则能战之,少则能逃之,不若则能避之。”意思是说,兵力与敌人相当,要有战胜敌人的能力;兵力少于敌人,要设法摆脱敌人;实力弱于敌人,要避免与敌人决战。也就是说,当无法战胜敌人时,用《三十六计》的话来说:走为上。</p><p class="ql-block">然而,无论是在战场上还是在商场、职场上,许多情况下是没有退路的,或者说“走”是需要付出大代价的。一言以蔽之:“走”并非都是上策。</p><p class="ql-block">那么,无路可退时,该怎么办?“走为下”时,该怎么办?那就得学会“扛”。</p><p class="ql-block">冯仑在《挺住才有出路》一书中回忆说:我从1991年开始创业,到现在30多年了。经常有人问我遇到过哪些感觉自己扛不住的事情,后来又怎么扛住的。实际上我很少有觉得自己扛不过去的时候,扛得特别艰难的时候并不算少。从我自己的经历来讲,在阶段性挫折面前,还是要保持乐观,因为这个过程就像是在翻一座山,现在这个阶段是在山谷里走,只要坚持往前走,爬上山坡,翻过山头,就有机会到山的那一边,在那里可能就会出现丰茂的草原一样开阔的地带。</p><p class="ql-block">当年,李鸿章向老师曾国藩请教署理军政、解决困难的办法,曾国藩不假思索地向李鸿章传授了一个字:“挺”,不管遇到任何困难,“挺”它一“挺”,都会过去的。</p><p class="ql-block">谁的人生没有遇到过“拦路虎”?谁在职场上总是风调雨顺?如果遇困难就退缩、遇挫折就撂挑子,哪有那么多的他路供你挑、哪有那么多的“学费”供你交?所谓的“走为上”,说起来很丰满,做起来却很骨感。一个人在职场,不能动不动就动起“走为上”的念头。大风大浪面前一败涂地的,往往就是那些挺不起腰杆、扛不住拍打的人。</p><p class="ql-block">当然,现实中许多人没有冯仑那么幸运,有的面对风暴与重压,虽几经挣扎但最终还是没能扛过去,甚至越扛越惨。这说明,究竟是“走为上”还是“扛为上”,不能一概而论,而是要视情而定。但有一点那是确定的:无论在什么情况下,精神上、追求上的“挺”与“扛”是永远至上的。</p> <p class="ql-block"><i style="font-size:22px;">老路名片:</i></p><p class="ql-block"><i>路秀儒,军封大校,人封作家,自封学人,时封兵学专家。曾任原济南军区司令部办公室副主任、某基地司令员、军区司令部某部部长,现为山东孙子研究会副会长、专家委员会常务副主任、《孙子研究》杂志主编、孙子兵法大讲堂讲师团团长,山东省作家协会会员,烟台大学客座教授。先后出版著作17部,多部获全国性和山东省奖项。</i></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76, 79, 187);">为文追求:独辟视角,原创深耕!</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