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22px;">无寒哪得梅花香</span></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王韩炉</p><p class="ql-block"> 一提到杜友成,池州人无不知晓。不仅杏坛名家,甚至社会各界,都对他敬之三分。都知道杜老师是梅坛高手,是一朵盛开的梅花!</p><p class="ql-block"> 我与杜老师熟悉时间不算太长,却有一种相见恨晚的感觉。那是在一次市级美术展上,我正被一幅梅花图深深地吸引着,身边一位老师模样的中年人目光不停地朝我打量,透过他的骨气,我便一口猜出“您就是杜老师吧!”</p><p class="ql-block"> 久闻杜老师大名,其先倒不是他画的梅花多么名贵,而是他低调而不俗、铁骨铮铮般的梅花品格更深得人心。“我尊重梅花的铁骨冰心,欣赏梅花坚韧不拔的精神。所以我喜爱梅花。”究此根源,还得从杜友成的家庭背景寻起一一</p><p class="ql-block"> 都说梅花香自苦寒来。杜友成出生于贵池四大姓氏之一的“茅坦杜”村,兄妹六人,父母是普普通通的农民,靠守着几亩薄地度日,饥荒年代,一家人总是穷的吃了上顿没下顿。而正是这种逆境,恰恰在杜友成幼小的心灵上种下了坚强的种子。要出人头地,唯有发奋读书。用心,刻苦,孜孜不倦,由于他的学习成绩一直优秀,从青阳中学毕业后,就被推荐到茅坦农中任代课老师(后入编转正),三尺讲台上一站就是40年。除了教授学生们的文化知识外,他业余时间就尝试作画。杜友成说,他热爱画画是受父亲与大哥的影响,父亲凭着一身铁骨带领全家人走出困境,大哥是位老师范生,擅长书画且在当地小有盛名。但追究画梅的缘由,则是因为他受小时候家庭穷苦环境的影响,那时候就在心中烙下了梅花印记。</p> <p class="ql-block"> 杜友成具有较高的艺术天赋和扎实的书画创作功底,作墨细腻、清润,讲究法度,追求意境。尤擅梅花的创作,他笔下的梅花穿插得势,疏密有序,清雅高逸。花朵清新洒脱,生气盎然。特别是将老干的苍劲表现得淋漓尽致。保留了古人之精华,吸取了今人之精隨,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绘画风格。</p><p class="ql-block"> 他是池州画坛名人,为人随和低调,求他画梅的人络绎不绝。但始终坚持原则的秉性,如他的梅花一样铁骨铮铮。他说,梅花出生严寒,所以高洁,他要求“梅花图”的主人也应懂梅、爱梅、有骨气。</p><p class="ql-block"> 一次我在杜老师的微信朋友圈的看到了一幅高雅的四尺《松梅情》,爱慕不已。杜老师仿佛看穿了我的心思,他说,我之所以把这幅图晒在朋友圈里,就是已经决定了要将她赠送给爱梅惜梅懂梅之人。你若能将这幅《松梅情》读懂并为她配上一首诗,表达我的创作初衷和意境,我立马赠与你!</p><p class="ql-block"> 我早就揣摩到了杜老师的创作初衷。一般来说,松竹梅乃岁寒三友,他之所以重笔突出松与梅而刻意隐去那棵竹,是要人们从侧面看出竹的虚心品格和奉献精神。于是,我作出了这首配图诗一一</p><p class="ql-block">我在你身后</p><p class="ql-block">一一题友成老师的松梅情</p><p class="ql-block">你是云中鹤</p><p class="ql-block">一振碧空万里</p><p class="ql-block">你是雪之魂</p><p class="ql-block">一生铁骨柔情</p><p class="ql-block">你的左右,一双双惊羡的眼神</p><p class="ql-block">时而天上</p><p class="ql-block">时而心中</p><p class="ql-block">我愿是一只猴①,把所有的灯笼②点亮</p><p class="ql-block">才知道,刚刚隐去的竹</p><p class="ql-block">原是你上辈子的,梦中情人</p><p class="ql-block">注①:杜友成擅在梅花图中若隐若现一两只猴,以表达梅的骨气和灵气;②灯笼,即绽放的梅花。 </p><p class="ql-block"> 这首诗既正面刻画了松与梅坚韧不拔的高尚品格,又突出了竹的低调虚心、甘于牺牲的奉献精神,同时含蓄地透露出作者的惜梅、羡图之情。他的这幅得意之作现在何处,结果不说便知,也成了艺界的一个美谈。</p> <p class="ql-block"> 如今,杜友成虽然已从殷汇中心学校的教师岗位上光荣退休,但他的“梅花”则开的更加娇艳。为了让更多的爱梅人士掌握绘画技术,他十分乐意地接受了贵池区文化馆的聘请,成为一名公益美术教师,每周至少安排一天时间免费授课,他还开设了青少年美术班,培养更多的艺术新人。</p><p class="ql-block"> 出于对梅花的特殊情感和对艺术执着追求,退休后的他则把更多的时间潜心专研梅花创作,其作品先后获得国家、省、市级的表彰,在本土画家中一枝独秀。作为中国华夏万里行书画家协会会员,安徽省美术家协会会员,池州市及贵池区美术家协会会员,杜友成不为虚名,不随波逐流,更不急功近利,永远守护心灵那一方净土,保持着作品的纯真和高洁。其作品先后在国家及省内十余家主流刊物上发表,多次参加省市级展出并屡次获奖,大量作品被收录于网络媒体平台和书画集,多幅作品被全国各类政企藏家收藏。</p> <p class="ql-block"> 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这位老牌艺术家一刻都没闲着,背着照相机到处挖掘素材,哪里有梅,他就出现在哪里。为筹备参加建党百年美术展,他精心创作了7幅精美作品,其中,一幅《暗香》寓意深刻,独具匠心,深受观众喜爱。“烽火一支梅,凌寒独自开。遍红桑梓地,朵朵暗香来。”</p><p class="ql-block"> 一首伟大的作品就像一座喷泉,总能喷洒出智慧的雨露,开出惊艳的花朵。在这幅铁骨铮铮的梅花图上,一排排窑洞和延安宝塔心有灵犀,遥相呼应,象征着全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万众一心,攻坚克难,共同抗击日本侵略者的坚定意志,同时也表达了一位艺术家一心向党红、永远跟党走的坚强决心。经过专家评委评审,这幅作品荣获池州市庆祝建党100周年美术作品征集大赛一等奖,已入选安徽省老干部局《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优秀作品》展并被收藏。</p> <p class="ql-block"> 无寒哪得梅花香。杜友成将心血、思想和灵魂融入了他的每一幅作品中,用充满了风骨和生命力的作品向人们提供着积极向上的精神食粮。他的梅花就是一颗颗红心,在党旗下砰砰跳动;是一句句豪迈的誓言,执着、铿锵、坚定;是一盏盏前进的明灯,时刻照耀着他奋斗的征程!</p><p class="ql-block"> 文艺的号角又一次吹响。中国文联十一大、中国作协十大是一支强劲的春风吹进了杜友成这朵梅花的心田。他说,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高瞻远瞩,振奋人心,充分体现了总书记对广大文艺工作者的关怀和信任,我们很受启发,备受鼓舞。总书记寄于广大文艺工作者的“五点希望”,进一步明确了今后文艺创作的方向和路径。我一定要牢记总书记的嘱托,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从时代之变、中国之进、人民之呼中提炼主题、萃取题材,把最真的情感融入中华历史之美、山河之美、文化之美中,把最美的价值注入最美的艺术之中,用手中的画笔把最美的时代描绘得更加壮丽!祝愿杜友成老师艺术常青!</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文 / 王韩炉</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图 / 杜友成</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