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摄影:施一伟</p> <p class="ql-block"> 今年秋季摄影采风,去了潘周家村,见识了晒面的场景。每年的秋冬季节,是潘周家村的开面季,我们去的这天天气晴朗,走进潘周家村,一挂又一挂细滑如线的拉面一字排开,晒面成为村里一道特殊的风景。</p> <p class="ql-block"> 哂场里手工挂面是勤劳的潘周家村民一根面绝活,以长、细韧、滑面而闻名浦江全县,家家都会做面,潘周家制作的手工面又叫“长寿面”,一斤面粉可以拉一百多米长,且韧性非常好,即使用来跳绳,面条也不会轻易折断,堪称金华一绝。</p><p class="ql-block">2017年我曾来潘周家村的麟振祠堂观看一根面表演。</p> <p class="ql-block"> 摄影采风来到村中顺备堂前的广场上,顺备堂前的空地上,晒满了手工挂面,在古朴典雅的建筑和淡蓝色天空的映衬之下,洁白的面条如梦如幻,犹如一件艺术品,在阳光的照射下,愈加熠熠生辉、光彩夺目、美轮美奂。</p> <p class="ql-block"> 在潘周家村摄影釆风中,看到有几户人家在家中拉面,我走进屋里上面三台吊扇在扇风,屋里二台除湿机开足马力在除湿,主人身穿厚衣服,头戴帽子在拉面,一刻也沒停,与主人闲淡中,主人说:''手工面制作很辛苦,全村人都会制作手工面,现在还有部分人在制作,我们晚上12点起床和面,面中要加适量的盐,加盐可以增加面条的韧性,砸面,就是将面放进稻臼中,用大木杖反复捣,这是个力气活,另外还有揉条、上厨、发酵(发酵时要用棉被盖好,时间长短要看气候冷暖和温度高低。)第二天早上拉面、晾面等六、七道工序,现在我是在拉面,晾面,等下拿到太阳晒面,中午12点收面,现在制作面还是外出打工有得赚钱"。我说外出打工也有难处,她说也有道理,就是每晚沒有好睡觉,听她说制面真的很辛苦。</p> <p class="ql-block"> 渐渐走入潘周家村的古建筑群了,鹅卵石铺就的地面,灰色具有年代感的墙,走在深深的弄堂里,恍惚间似乎穿越到了古代。</p> <p class="ql-block"> 潘周家村古建筑群极有特色。是一个有着400多年历史的古村落,村子被群山环绕,山清水秀。时光的漂流并没有磨蚀掉潘周家村古朴的自然风貌,十几座建于明清时期的厅堂保存完好,堂内挂灯笼结彩球,大小横梁结构新颖气势壮观,积淀了浓厚的历史文化。 </p> <p class="ql-block"> 一面青灰色的砖雕门楼吸引了我,灰墙黑瓦加上精致的砖雕,十分的典雅大气,原来这是古时潘家的光裕堂。</p><p class="ql-block"> 潘氏所建的光裕堂则是一座建于明代崇祯年间的古宅,两进三开间二抱厢,整体呈“囍”字布局。造型奇特,带着美好的寓意。</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