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蒙特利尔(法语Montréal,英语Montreal,粤语译为“满地可”)是魁北克省最大的城市(资料显示,蒙特利尔市有170多万人,大蒙特利尔区人口超过430万,朋友介绍说目前约有500万,我没查到官方数据),也是加拿大第二大城市,通用语言为英法双语,以法语为主。</p> <p class="ql-block"> 蒙特利尔在加拿大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它座落于渥太华河与圣劳伦斯河交汇处,扼五大湖至大西洋海道的咽喉,是魁北克省的经济中心和主要港口。</p> <p class="ql-block"> 这次加东游行程中,在蒙特利尔两天三晚,是停留时间最长的一个城市,主要游览了皇家山、唐人街、老港口、地下城、生物圈、圣约瑟夫大教堂、圣母大教堂等景点,约会了老朋友,享受了美食,收获满满,不虚此行。</p> <p class="ql-block"> 皇家山公园位于蒙特利尔市区中央的皇家山(英语Mount Royal,法语Mont Royal)上,建于1876年,占地101公顷,由设计纽约中央公园的美国著名景观设计师欧姆思特德(Frederick Law Olmsted)负责设计。据说蒙特利尔的名字就是由皇家山的法语(Mont Réal)派生而来,有“先有皇家山,后有蒙特利尔”的说法。</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公园景色优美,环境宜人</p> <p class="ql-block"> 它的顶端是蒙特利尔市的至高点(不过也不算高,才只有233米),开车可以到达接近山顶的公园停车场,然后步行十几分钟就可以达到山顶观景台。站在观景台上往南看,市中心的建筑尽收眼底。</p> <p class="ql-block"> 在皇家山周边,有著名的蒙特利尔大学和麦吉尔大学。吃过中午饭,我们返回停车场的途中,穿过麦吉尔大学校区,一些老房子正在维修。</p> <p class="ql-block"> 来蒙特利尔唐人街是必须打卡的。与我以前的同事、朋友李女士约好10点在唐人街红宝石酒楼见面。早上,我们在酒店简单吃了早餐,乘坐地铁去唐人街。好在我们住的酒店紧挨地铁站,非常方便。</p> <p class="ql-block"> 我们住的酒店</p> <p class="ql-block"> 蒙特利尔的地铁是少有的使用胶轮路轨系统的地铁,分橙、黄、绿、蓝四条线,票价分单程票、次票、日票、月票等,我们购买了日票,12+加元,24小时内可无限次乘坐(包括地面交通)。按照朋友的指引由黄线换乘橙线到达战神广场(法语Champ-de-Mars)站。一出地铁站,朋友已等候在那里。</p> <p class="ql-block"> 唐人街是早期华人集中生活的区域,建有中国典型特色的牌楼,街道两旁布满挂有汉字牌匾的店铺,店铺里的商品大都是中国商品,店员也多是华人(说粤语的多)。这里的中心是中山公园(其实就是个广场),有中山先生塑像,是广东省中山市人民政府2013年捐赠的。这里还有华人自己建立的教堂、庙宇和医院等设施。走在唐人街感觉就像回到了自己的祖国、自己的家!</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span>老港口是圣劳伦斯河的重要港口,上连五大湖,下至大西洋圣劳伦斯湾,<span style="font-size:18px;">是蒙特利尔的发迹地,</span>在蒙特利尔乃至加拿大发展史上曾发挥了重要作用。现在已不具有早年的功能(被新建港口代替),而变为休闲娱乐的场所,冬天这里是重要的滑冰场,到了夏天,许多节庆活动会在这里举行。</p> <p class="ql-block"> 老港口秋色非常美,红叶惹得人陶醉。</p> <p class="ql-block"> 从老港口附近拍摄的雅克·卡蒂亚大桥</p> <p class="ql-block"> 从黄家山拍摄</p> <p class="ql-block"> 紧挨着老港口就是蒙特利尔老城区,这里的老建筑多数为法国风格,因此有“小巴黎”之称。</p> <p class="ql-block"> 走在港口岸边,一边是圣劳伦斯河,一边是具有欧式风格的老建筑,颇有点儿上海外滩的感觉。</p> <p class="ql-block"> 老城里有家银行咖啡馆非常有名。原来这里是一家银行,现在成了咖啡店。内饰豪华,堪比法国的宫殿。我们坐下来也享受了一把这法兰西王宫般的待遇。</p> <p class="ql-block"> “地下城”也是蒙特利尔的特色亮点。所谓“地下城”,实际就是一个由步行街通道联系起来的庞大地下生活系统。蒙特利尔由于地处高纬度,冬季漫长且寒冷,人们为了战胜严寒,设计了地下生活空间,包括购物中心、旅馆、办公、银行、博物馆、地铁站、火车站、长途汽车站、地下通道等,人们一天的工作、生活、购物、娱乐均可通过地下通道完成。</p> <p class="ql-block"> 资料显示,地下通道总长超过32千米,它连接10个地铁车站、2000个商店、200家饭店、40家银行、 34家电影院、2所大学、2个火车站和一个长途车站,设有120多个出口。加拿大国家铁路总公司、中央车站和伊丽莎白女王饭店都在这里,堪称世界上最大最繁华的地下“大都会”</p> <p class="ql-block"> 地下城水池</p> <p class="ql-block"> 地下城世贸中心收藏的柏林墙遗址碎块。</p> <p class="ql-block"> 它是1992年由柏林市政府送给蒙特利尔市政府的,作为纪念蒙特利尔建城350周年的礼物。</p><p class="ql-block"> 据说,柏林墙在1990年被拆除后,墙体碎块有的被民众挖开高价售卖,有的被各国博物馆收藏,目前全世界有九十多个博物馆收藏柏林墙遗址。</p> <p class="ql-block"> 蒙特利尔教堂多名声久远。马克吐温曾经如此描写蒙特利尔市:“我有生以来第一次见到随便抛一块砖头就可能砸到教堂窗玻璃的城市。”这话一点儿不夸张,蒙特利尔大街小巷,给人印象最深刻的就是大大小小的教堂,几乎三拐两拐就可以看到一座教堂矗立在眼前。</p> <p class="ql-block"> 这是圣约瑟夫大教堂</p> <p class="ql-block"> 这个全景我没拍到,这是网络图片。</p> <p class="ql-block"> 圣约瑟夫大教堂座落在蒙特利尔皇家山上,始建于1904年,后经两次扩建,目前的教堂完成于1967年。教堂高150米,分上下两层,共有4000多个座位。教堂的巨形圆顶高达97米,仅次于罗马的圣彼得大教堂,每年接待游客和朝圣者约200多万人。</p> <p class="ql-block"> 教堂很大,内有电梯。</p> <p class="ql-block"> 教堂内有一巨大管风琴</p> <p class="ql-block"> 教堂内饰,窗玻璃很精美,都是圣经人物和故事,看不懂。</p> <p class="ql-block"> 从教堂平台上可以看到蒙特利尔市概貌</p> <p class="ql-block"> 这是圣母大教堂</p> <p class="ql-block"> 由于教堂正在维修,影响拍摄效果,借用一下网络图片。</p> <p class="ql-block"> 蒙特利尔圣母大教堂是哥特式天主教堂,也是北美最大的教堂,建成于1829年,是参照法国巴黎圣母院的样式建造的,所以被称为“小巴黎圣母院”。</p> <p class="ql-block"> 晚上观看圣母大教堂灯光秀,通过灯光表现《圣经》里的故事,很震撼,但由于我没读过《圣经》,基本没看懂是什么意思。全程不让拍照,不让录像,只能呆呆的观看。</p> <p class="ql-block"> 表演结束后参观,大堂内流光溢彩,金碧辉煌,浪漫奢华与庄严肃穆和谐的混搭在一起。</p> <p class="ql-block"> 还有很多教堂</p> <p class="ql-block"> 教堂内竟然悬挂同性恋旗帜</p> <p class="ql-block"> 朋友介绍说:“这个地方是同性恋村庄,生活着很多同性恋者”。出于好奇,我上网查了有关介绍,还真是的,蒙特利尔还有个“美誉”——“同性恋天堂”。</p><p class="ql-block"> 所谓的同性恋村庄就是市中心的一段街区,这里是世界上最大的同性恋聚集地,不管你从哪里来,在这里一视同仁,同样受到尊重,同性恋者可以根据加拿大法律进入任何机构做事。</p> <p class="ql-block"> 蒙特利尔的同性恋生活是丰富多彩的。由市政府支持的大型活动有同性恋黑蓝节、同性恋国际电影节、每年一度的同性恋大游行等,2006年还举行过世界同性恋奥林匹克运动会。</p><p class="ql-block"> 据说,每年一度的同性恋大游行规模宏大,场面非常壮观。这些同性恋者打扮得“妖娆多姿”、“风情万种”,向公众展现自己的价值观和性取向。我只能说,加拿大真是一个价值多元的社会。</p> <p class="ql-block"> 生物圈(Biosphere)原为1967年世博会的美国馆,由建筑设计师富勒设计,由三角形、五边形、六边形组成了二十面体的球形圆顶,其直径76米,高62米,内置一个七层展览大楼。最初建造时圆顶外表面覆盖着透明亚克力(丙烯酸)薄膜,后由于火灾遭到破坏,现在裸露的只有钢结构。纯粹的几何美感是生物圈为人类带来的视觉馈赠。</p> <p class="ql-block"> 1990年加拿大政府将其购买,并改造成互动式博物馆,以展示和探索五大湖及圣劳伦斯河的水生态系统为主题,用于促进公众对圣劳伦斯河和五大湖生态系统的了解和保护。遗憾的是我们来这天正在维修,只能看看外观。</p> <p class="ql-block"> 网络图片</p> <p class="ql-block"> 蒙特利尔的美食。在蒙特利尔两天三晚,朋友李女士请我们在唐人街红宝石酒家品味广东早茶,杨先生请我们享用当地有名的正宗粤菜,我们还体验了一次川菜。最难忘的要数女儿安排的蒙特利尔特色美食——熏肉。</p> <p class="ql-block"> 那天我们从皇家山景区到达餐馆时已是下午一点多,门口还排着长长的吃客,看来这家餐馆着实生意不错!排队约30多分钟,终于轮到我们。女儿点了熏牛肉、牛排、肉汁薯条,配菜有薯条、生白菜、黄瓜等,很好吃,值得推荐。</p> <p class="ql-block"> 蒙特利尔的中餐虽没有温哥华和多伦多丰富,也没有我在温哥华吃过的中餐味道好,但朋友的热情款待比餐味更觉香甜醇厚!</p> <p class="ql-block"> 早茶</p> <p class="ql-block"> 粤菜</p> <p class="ql-block"> 川菜</p> <p class="ql-block">编辑:城里一村姑</p><p class="ql-block">摄影:城里一村姑 隐居士</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