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邂逅秋日里的<span style="font-size:18px;">茅镬,李家坑</span></p><p class="ql-block">在2024年11月29日这个阳光明媚的秋日,我们一行六人怀揣着对自然的无限向往,驾车驶向了四明山的怀抱。秋风送爽,天高云淡,正是出游的好时节。我们的目的地,是那片被古老传说与现代诗意交织的村落——茅镬村,以及与之相邻、充满乡土气息的李家坑村。</p><p class="ql-block">茅镬村:古木参天,秋意正浓</p><p class="ql-block">车子缓缓驶入茅镬村,仿佛穿越时空,回到了一个静谧而古老的岁月。映入眼帘的是一片金黄色的海洋,那是银杏叶铺就的黄金大道,每一片落叶都承载着季节的故事,轻轻踏上去,是岁月的低语。抬头仰望,古木参天,枝叶交错,阳光透过缝隙,洒下斑驳陆离的光影,给这静谧的秋日增添了几分神秘与温馨。</p><p class="ql-block">最让人震撼的,莫过于那两棵被誉为“金钱松之王”的千年古树,它们见证了无数春秋的更迭,依旧挺拔苍翠,仿佛是大自然赋予的守护神,静静地守护着这片土地。我们在这片金色的海洋中徜徉,手机卡擦声此起彼伏,每一个镜头都试图捕捉这份难以言喻的美丽,生怕错过任何一个细节。从晨光初照到午后斜阳,时间在这里仿佛静止,只留下我们与自然的对话,与秋色的缠绵。</p><p class="ql-block">李家坑村:溪边午餐,乡味浓郁</p><p class="ql-block">直到肚子开始抗议,我们才依依不舍地离开茅镬,驱车前往被誉为“四明三千里,渊源李家坑”的李家坑村。沿途,秋色依旧,但多了几分人间烟火的气息。李家坑,一个因漂流而让我所知的村落,在这个季节虽无法体验激流勇进的刺激,却另有一番风味。一条清澈的大溪穿村而过,溪水潺潺,使李家村更具灵动和活力。</p><p class="ql-block">虽已过了午餐时间,但我们还是在溪边的一家小餐馆品尝了地道的李家坑炒年糕和年糕汤,那软糯中带着丝丝香甜的滋味,瞬间温暖了我们的胃,也温暖了我们的心。餐后,漫步于村间小道,偶遇村民们正在制作蕉藕粉,那是一种我从未听说过的植物,新鲜而好奇。村民们热情地介绍着制作过程,那份纯朴与热情,让我们感受到了乡村独有的魅力。走着走着,我们的美女画家被一蓝漂亮的萝卜吸引,说要买回去当标本照样绘画,还给我们一人一个,当场布置作业,让我们也每人要画一个萝卜。回家以后她竟然什么也不干先画起了萝卜,并发到群里,这下,我们被她这一逼,也只能拿起画笔画起了萝卜,小花画得好,还画了好几个,我也画了一个,虽然画得不好,但态度还是不错的。(这是后话)。</p><p class="ql-block">柿子红了,留住秋色</p><p class="ql-block">此时,正是柿子成熟的季节,红彤彤的柿子挂满枝头,如同一个个小灯笼,照亮了整个村庄。村民们为了维护这份自然之美,特意规定溪边的柿子不得采摘,让游客在欣赏的同时,也能感受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我们举起手机,记录下这份丰收的喜悦,也记录下这份对自然的尊重与爱护。</p><p class="ql-block">夕阳西下,天边染上了橘红色的余晖,提醒着我们该是归家的时候了。虽然心中满是不舍,但这份秋日的记忆,已深深烙印在心底。我们带着满满的收获,带着对茅镬村,李家坑村的欢喜,驱车踏上了回家的路。</p><p class="ql-block">这一天,我们在四明山的怀抱中,感受到了秋的热情与宁静,体验了自然的壮丽与细腻。茅镬的古木、李家坑的溪流、金黄的银杏、火红的柿子,还有那份纯朴的乡情,共同编织成一幅幅动人的画卷,成为了我们心中宝贵的记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