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在教育教学不断探索创新的征程中,跨学科教学正逐渐展现出独特的魅力与价值。2024 年11月29日,我们《基于跨学科背景下乡镇学校八年级文言文教学实践研究》课题组迎来了第八次公开课活动,此次公开课由语文老师吴淑惠执教,将语文与美术巧妙融合,为大家呈现了一堂别开生面的《答谢中书书》课堂,让我们一同走进这场精彩的教学之旅吧。</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课堂伊始,吴老师以亲切的笑容和温和的话语开启了这趟奇妙的学习之旅。她首先聚焦文章标题《答谢中书书》,引导学生分析题目中的关键字眼。同学们纷纷积极响应,在吴老师的启发下,明白了 “答” 是回复的意思,“谢中书” 指的是谢征,而第二个 “书” 则是书信之意。通过这样细致的解题,学生们对文章的写作背景和文体特点有了初步的认识,为深入理解文本内容奠定了基础。</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在充分朗读、感悟文本之后,便迎来了充满创意与趣味的跨学科环节 —— 笔绘仙踪。吴老师利用多媒体展示了之前精心收集的不同风格的明信片设计,同学们的目光瞬间被吸引,眼中满是新奇与期待。吴老师鼓励大家根据《答谢中书书》所描绘的青林翠竹、山川河流、沉鳞竞跃等美妙景致,发挥自己的想象,动手画一张明信片。</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教室里顿时热闹起来,小组热烈讨论,只见同学们拿起画笔,用心勾勒着自己心中那如诗如画的美景,有的专注于描绘巍峨的山峰,有的精心刻画清澈见底的溪流,大家都沉浸在创作的世界里,将对文言文的理解通过画笔尽情展现。</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待同学们的明信片创作基本完成后,就到了激动人心的墨彩共赏环节。每个小组推选一位代表,按照吴老师给出的发言模板,上台介绍自己小组设计的明信片。代表们落落大方,先是介绍明信片画面中选取了文中哪些景致进行呈现,比如 “我们小组画的明信片中着重描绘了文中提到的‘高峰入云,清流见底’这一画面,用高耸的山峰和清澈的流水展现山川的壮美”,接着分享色彩运用的想法以及想要传达的情感等。</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随后,其他小组依据老师出示的明信片评价表,从多个维度对展示的明信片进行客观公正的评价,同学们认真聆听,互相学习,课堂气氛热烈而融洽,大家在欣赏与评价中进一步加深了对文章的理解,也提升了审美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古人素有在绘画作品上题字以表明画作意旨的习惯,在这一环节,吴老师引导同学们思考:“如果是你,你会在你的画作上题文中的那句话?为什么?” 同学们陷入沉思,而后踊跃发言。有的同学说会题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因为这句话点明了自古以来人们对山川美景的喜爱与赞叹,也契合明信片想要传达的自然之美的主题;有的则选择 “实是欲界之仙都”,觉得这句话最能体现出文中景色如仙境般美妙的感觉。在这一思维碰撞的过程中,同学们对文章的主旨有了更深刻的把握,也体会到了古人以文入画、以画表意的精妙之处。</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在课堂的尾声,吴老师满含深情地送上了教师寄语:“希望同学们在忙碌的生活中,保持一份自然宁静,让心灵自在丰盈,让身心徜徉于青林翠竹,惊喜于沉鳞竞跃。” 这简短而真挚的话语,不仅是对本节课所学内容的升华,更是对同学们的美好期许,希望大家能像古人一样,用心去感受生活中的自然之美,在喧嚣尘世中寻得内心的宁静与丰盈。</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公开课结束后,课题组的老师们齐聚一堂,展开了热烈而深入的课后研讨。老师们纷纷对吴淑惠老师这堂课给予了高度评价,称赞其教学设计巧妙,将语文与美术自然融合,真正实现了跨学科教学的目标。通过让学生画明信片、评价明信片等环节,不仅让文言文学习变得生动有趣,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同时也锻炼了学生的多种能力,如想象力、创造力、审美能力以及语言表达能力等。</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在研讨过程中,大家也针对课堂上的一些细节问题展开了讨论,比如如何在学生创作明信片时给予更有针对性的指导,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更好地发挥;如何进一步优化评价环节,让学生的互评更能深入挖掘作品的内涵等。每位老师都积极发言,分享自己的见解和思考,大家在交流中互相学习、共同进步,为后续的跨学科文言文教学实践积累了宝贵的经验。</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此次课题组公开课活动,无疑是我们跨学科教学探索道路上的又一次有力实践,它让我们看到了学科融合的无限可能,也为乡镇学校的教育教学改革注入了新的活力。相信在未来的日子里,我们会继续秉持探索创新精神,在跨学科教学的领域深耕细作,为学生们带来更多精彩且富有实效的课堂。让我们一起期待下一次的精彩呈现吧!</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