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0.紫金山天文台

正永

<p class="ql-block">  紫金山又称钟山、蒋山、中山、金山、金陵山、神烈山,登顶紫金山可俯瞰南京城全貎。</p><p class="ql-block"> 紫金山天文台<span style="font-size:18px;">简称紫台,</span>位于南京紫金山第三峰天堡峰上,始建于民国十八年(1929年),是中国自行设计建造的第一座现代化天文台,为中国第一个具有国际一流水平的天文台,被誉为“中国现代天文学的摇篮”。隶属于中国科学院,现有4个研究部、5个实验室和7个野外观测台站,共有28个研究团组、实验室和基地单元。</p><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font-size:18px;">紫金山天文台前身为“</span>国立紫金山天文台”。国立紫金山天文台旧址占地面积约700平方米,主要建筑分为天文台本部、子午仪室、赤道仪室、变星仪室等6座,是全国科普教育基地,入选“中国首批十大科技旅游基地” 和“首批中国20世纪建筑遗产”,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p> <p class="ql-block">  张钰哲(1902~1986),福建闽侯人,民国时期中央研究院天文研究所所长,新中国成立后<span style="font-size:18px;">任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台长。</span>中国现代天文学家,“中华”小行星的发现者, 中国现代天文学的奠基人和领导者,出版天文学文集《张钰哲论文选》,主编《天问》等。</p><p class="ql-block"> 张钰哲与助手先后新发现1000多颗小行星和以“紫金山”命名的三颗彗星,其中40多颗小行星分别以中国古代天文学家的姓名和中国省(市、自治区)名命名。为了纪念他,国际小行星中心把哈佛天文台发现的编号为2051的小行星命名为Chang(张),国际天文学联合会批准把月球上一撞击坑命名为张钰哲。</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