夕阳下的集贤亭

晓瑜

<p class="ql-block">集贤亭,位于杭州西湖一公园“晚节流香”石碑对面,是清代西湖十八景之一。2012年9月12日,一场突如其来的暴风雨让这座历史悠久的亭子轰然倒塌。然而,2013年3月8日,新集贤亭在原址上开始了原貌重建,外表依旧古朴典雅,而内部的梁柱则换成了更加稳固的钢结构。如今,它再次成为了西湖边一道亮丽的风景线。</p> <p class="ql-block">夕阳下的集贤亭,仿佛披上了一层金色的纱衣,美丽异常。亭子静静地矗立在湖中央的小岛上,周围的光线渐渐柔和,天色渐暗,却依然明亮。游人们或站或坐,享受着这份宁静与美丽。湖面上泛起微微的波纹,倒映着亭子的身影,宛如一幅动人的画卷。</p> <p class="ql-block">集贤亭是杭州西湖最美的亭子之一,也是西湖上唯一一座建在湖面的亭子。它集齐了西湖之美,无论是湖光、山色还是荷影,都能在这里找到完美的融合。晴朗的日子里,阳光洒满整个画面,亭子坐落在平静的水中,四周环绕着绿树,许多人在这里散步或驻足观赏风景,仿佛时间在这一刻静止了。</p> <p class="ql-block">亭子里不断有人拍照打卡,人流络绎不绝。人们站在水边,背景是广阔的水面和远处的城市建筑。其中一些人的手机摄像头对准镜头,或许是在自拍,记录下这美好的瞬间。夕阳西下,亭子的轮廓在金色的余晖中显得更加迷人,每一个角度都是一幅美丽的画面。</p> <p class="ql-block">亭子上方写着“集贤亭”三个大字,从低角度拍摄,可以看到整个亭顶的设计以及周围的环境。亭子的飞檐翘角在夕阳的映衬下显得格外精致,仿佛在诉说着它的历史与故事。湖面上的波光粼粼,远处的山峦若隐若现,构成了一幅动人心魄的美景。</p> <p class="ql-block">集贤亭已有三百年以上的历史。清代时,这里曾是旗营的一部分,东南角水流弯曲,平沙浅草,原有一座黑亭子,又名亭子湾。浙江总督李卫重建射亭,命名为聚贤亭,供八旗子弟骑射练武。乾隆南巡来杭,时常在这里阅兵,因此有“亭湾骑射”之称。后来,亭子改名为集贤亭,取自王羲之《兰亭集序》中“群贤毕至,少长咸集”的意境,寓意着文人雅士的聚会之地。</p> <p class="ql-block">人们坐着等待夕阳落下的那一刻,美丽和心动。集贤亭之所以能成为网红打卡地,不仅因为亭子本身的美,更在于它独特的“三借”——一借湖光、二借山色、三借荷影。无论是在亭中还是亭外,只要打开镜头,总会发现有几丝垂柳闯入画面一角,不经意中成了你的前景。远处有山,近处有水,不时有荷花相伴,怎么拍都漂亮。西湖天生上镜,集贤亭无疑排第一。</p> <p class="ql-block">日落时分,西湖上的一座亭子周围聚集着许多人观赏风景。夕阳西下,天空被染成金黄色,湖面上泛起层层波纹,远处的山峦在余晖中若隐若现。人们或站或坐,享受着这份宁静与美好。亭子在夕阳的映衬下显得更加古朴典雅,仿佛一幅动人的画卷。</p> <p class="ql-block">游客们坐在湖边欣赏着美丽的日落景色。夕阳西下,天边的云彩被染成了橙红色,湖面上泛起金色的波光。人们纷纷拿出手机或相机,记录下这美好的瞬间。亭子在夕阳的映衬下显得格外美丽,仿佛时间在这一刻凝固了。</p> <p class="ql-block">如果说一年有三百六十五日,那么集贤亭就有三百六十五种风情。每一天的集贤亭都有不同的面貌,从清晨的第一缕阳光到夜晚的最后一抹余晖,每一刻都值得细细品味。无论是晴天还是雨天,无论是春夏还是秋冬,集贤亭总能给人带来不同的惊喜。</p> <p class="ql-block">夕阳西下,人们站在岸边看太阳慢慢落下,并拍照留念。湖面上的波光粼粼,远处的山峦在余晖中若隐若现,构成了一幅动人心魄的美景。亭子静静地矗立在湖中央,仿佛在诉说着它的历史与故事。人们在这里留下了许多美好的回忆,这些回忆将永远珍藏在心中。</p> <p class="ql-block">集贤亭,承接天色、湖色与山色,构成了摄影师心目中的中国山水画独特韵味。她的每一分、每一秒、每一角度都会让你心动。这种美或永久定格于镜头之中,或永远沉淀于你我的心中。无论何时何地,集贤亭都是西湖边上一道不可错过的风景线。</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