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国培计划农村骨干教师培训第二天个人感悟

<h3>  再次进入秀中,依然被这种校园文化所吸引,根据项目组的安排,首先观摩一位老师的常规课堂教学:<br>  <br>1. 复习旧知:直接根据复习旧知引入串并联电流,顺势切入要如何连接串并联实物图。<br>2. 项目单教学:每位同学在课前分发项目单,根据项目单上的任务一来进行,先让学生明确电流走向,并学生自主连接实物图第一个,最后选择两位学生在黑板或大屏上清晰呈现,串并联电路的基本元件符号、线路走向特点,边讲边画实物连接的简化示意图,强化学生对串并联本质区别的记忆。<br>3. 示范操作:没找到的学生,在纸上画出的实物图,根据投屏的方式来展现,在选择学生时,有意的选择画错误的同学,让其他学生来纠错,找错,并边连边强调串联“一条路径、各用电器互相影响、开关控制整个电路的特点”,并联“多条路径、各支路用电器互不影响、干路开关控制整个电路、支路开关控制所在支路的用电器”的要点。“老师让学生展示,其余学生纠错”是一种互动性强且高效的教学方式,而且让学生记忆更深刻。</h3> <h3>  上午我们并听取了曹主任的《四化校园 五优少年》,这种育人理念和举措十分全面且具有系统性,看得出学校对于德育工作的高度重视以及用心谋划。架构德育网络能让全校上下形成合力,共同为学生品德培养助力;开展内涵丰富的德育实践则可以让抽象的德育理念落地,让学生在实际参与中受教。挖掘文化内涵这一重点更是抓住了学校的独特优势,借助历史文化、院士故事等让德育工作更具底蕴和感染力。多种育人类型和明确的工作原则也确保了德育工作能从多个维度、利用不同契机扎实推进,有助于培养出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学生,真正践行立德树人的使命,相信这样的德育模式会对学生成长产生深远且积极的影响。</h3> <h3>  下午,我们先听了胡奕澜主任的《数据驱动下的循证教学探索与实践》,胡奕澜主任围绕数据驱动下的循证教学展开探讨,剖析当下教学与大数据时代融合的关键议题。此次培训让人醍醐灌顶,清晰意识到大数据浪潮下教学革新迫在眉睫。过往教学多凭经验“摸黑走路”,忽略学生多元认知差异。数据驱动困境恰似“顽疾”,警醒我们整合项目、提升素养、重视全程数据,是解锁教学新质态“钥匙”。循证教学带来曙光,像搭建稳固“脚手架”,促使教学从“直觉”迈向“实证”,以数据支撑教学各环节,确保教研、授课紧密贴合学生需求,真正践行因材施教,赋能教学高质量发展。</h3> <h3> 最后,张校长介绍了嘉兴市秀州中学初中部始建于1900年,有着深厚的历史底蕴。其教育理念中蕴含着“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平民教育秀州精神,这种精神激励着师生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不断进取,将个人发展与学校发展、教育事业发展紧密结合。秉持“我是秀中人,一生一世学做人”的理念,强调对学生人格塑造和品德培养的重视,把做人的教育贯穿于学生的学习生涯中。<br> 提出“学校家庭纸化、生活纪律化、头脑科学化、身手平民化”,旨在培养学生在生活、思维和实践等多方面的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使学生不仅在学业上有所进步,还能在生活习惯、思维方式和实践操作等方面得到锻炼和提升。<br> 校园文化中包含着“爱国爱校、民主科学、崇礼尚善、修业进德”等价值观,这些价值观通过校训、校风和学风等形式体现出来,营造了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br> 在新时代,学校强调“百年的办学积淀、新时代的教育步伐”,在传承历史文化的基础上,不断融入现代教育元素,如依法治校、民主管理和人文精神等,形成了传统与现代相结合的校园文化特色。<br>  学校倡导“四有教师”理念,致力于打造“有一支敬业、有爱心的教师队伍;有一支踏实、肯奉献的服务团队;有一支齐心、能帮忙的家长队伍;有一个舒适整洁的校园环境”。通过这样的团队建设,形成教育合力,保障学生在学校能够得到全方位的支持和良好的教育。<br>  </h3> <h3>  通过此次观摩,为我们在学校建设和教育教学实践方面提供了丰富的经验和深刻的启示。</h3>